广西侗乡:“鱼稻共生”传统农耕模式助农民增收
- 发布时间:2014-09-29 15:30:55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姚慧婷
时下,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稻谷进入收获季,而与稻谷同时收获的还有肥美的鲤鱼。侗族群众传统农耕中的“鱼稻共生”正在恢复和传承,并成为侗乡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径。
走进三江县良口乡晒江村,见到龙彩凤正和乡邻一起在自家稻田里捉鱼。她说,这种俗名“禾花鱼”的鲤鱼受到市场欢迎,“在田边销售价格每公斤40元以上,而运到县城每公斤已接近60元。”
晒江村种稻间养禾花鱼历史悠久,山间汩汩流出的清泉,流入梯田之中,喂养出鲜嫩肥美的禾花鱼。但长期以来,由于田水管理不到位、缺少鱼苗等原因,农户的稻鱼养殖局限于自给自足,没有形成产业优势。
从2013年开始,三江县积极鼓励农民传承侗族地区传统农耕模式,通过打造“高山稻鱼”品牌,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今年以来,三江县整合各部门资金投入700多万元,在良口、八江两个乡实施种稻养鱼整乡推进示范工程,同时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并在插秧时节把230万尾鱼苗免费发放给当地农民,推进示范养殖。
“在政府部门帮助做农田保水设施之前,稻鱼产量很低,而现在产量达到每亩40公斤至50公斤。”晒江村党支部书记陆仲文告诉记者,目前,稻田养鱼示范养殖户每亩稻田可以通过养鱼增收1000多元。
“在稻田养鱼时,稻田基本不能打农药、施化肥,我们采用‘诱虫灯’灭虫,用沼气水肥田。”陆仲文说,稻鱼养殖让当地农民逐步恢复了传统农耕习俗。
村民渐渐发现,在三江“高山稻鱼”品牌得到越来越多城里人认可之后,还有一些人来到村里高价订购他们生产的无公害稻谷。陆仲文说,很多城里人认为能养出肥美禾花鱼的田里生产的稻谷,才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三江县鼓励恢复“鱼稻共生”传统农耕模式,已逐步显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县里计划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更多的侗乡群众恢复稻田养鱼。三江县委书记袁东升说:“我们将继续通过农田基本建设运用保水措施,为禾花鱼能够过冬生长创造条件,做好生态和致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