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仍未形成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阶层结构
- 发布时间:2014-09-18 21:1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孙业文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仇立平18日在上海称,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上海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职业分层仍处在工业化阶段的金字塔形社会分层结构,未形成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阶层结构。
目前,全球的大城市都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近20多年来,中国的大城市持续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快速分化、人口流动的加速以及社会依赖关系的重要变化,这让大城市的社会治理创新成为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由上海大学副校长李友梅等著,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诸位教授参与编写的《城市社会治理》新书报告会当日在上海大学举行,李友梅、仇立平等作者围绕“城市社会治理”这一主题分别阐述各自最新研究成果。
“从中国的社会结构变迁来讲,上海已经走在全国城市的前列”,仇立平将上海城乡社会结构与阶层的变迁分成三个阶段:经济改革启动与社会阶层松动、浦东开发开放与社会阶层重组、市场体系初步成形与社会阶层定型阶段。
根据国家人口普查资料中有关职业的调查数据,仇立平比较分析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1982—2010年)上海社会阶层结构形态变迁图。仇立平发现,上海的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由当初的“土字形”金字塔结构逐步变为比较标准的、丰满的金字塔形,中产阶层虽有一定发展,但还未形成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阶层结构,“这还需要很长时间”。
在仇立平看来,目前上海的社会阶层结构只相当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形态,影响上海阶层结构的最重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变化。
“上海迈向中产社会的路径有二,一是同时重视培育新、旧中产阶层,二是将改善和发展民生与培育中产阶层结合起来”,仇立平说,随着大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具有较高收入和学历的新中产阶层正在快速形成,学术界和政府一般都比较关注这一群体,而忽视了对包括小工商业者、独立经营者等旧中产阶层的支持。
上海一方面面临自贸试验区建立后的产业结构重大调整,一方面也面临进一步改善发展民生的重任,“如果上海能够制定系统的战略和政策,鼓励自主创业的民生理念,或许能让上海在较短时间里,率先建成一个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仇立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