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管理成重庆财政“新常态”
- 发布时间:2014-09-11 09:19:21 来源:中国财经报 责任编辑:孙业文
通过对海量财政数据资料进行撷取、管理、处理,深入挖掘其价值,唤醒沉睡的财政数据,从而形成可供财政管理运用的大数据库,不仅有利于解决财政“信息碎片化问题”,而且还可提高行政效率和提升财政理财能力,这种“智慧财政”,已然成为重庆财政管理工作的一种“新常态”。
一张身份证筛掉80万人低保
“这人名下有一辆私家车,不能办理低保。”重庆市低保核查中心数据库红标警示,“审核不予通过。”随即,审核人员通知申请人所在街道办事处核查处理,一个潜在的骗保对象被挡在低保大门之外。
这要在以前,由于入户调查难、人为干预等因素,这类人很可能就骗保成功。现在仅需输入身份证号码,对接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只要有车辆登记这个要素,系统立马就会报警,形成权威否定结果,一票否决。据统计,重庆在2012年4月启动该信息核查系统,当月就对名下有机动车辆的1.2万人取消了低保待遇,月减少城乡低保金支出179.4万元。
受此启发,重庆在延用传统低保申请听证、公示、重点核查等手段措施的同时,逐步使核查数据由“碎片化”向“系统化”发展,先后探索整合了民政、公安、人力社保、国土房管、金融、保险、工商、税务、住房公积金管理等部门和机构的有关户籍、机动车、就业、保险、住房、存款、证券、个体工商户、纳税、公积金等16类数据。这些信息全部联网,经过数据分析,设定比对项、比对值,只要在系统中输入申请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所有信息一目了然。凡含有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因素,如有车,或超过数据警戒线的,如月消费明显高于低保金额度,系统都会立即显示,让低保申领接受多方位筛查,“死人保”、“富人保”、“关系保”、“福利保”、“轮流保”就会被剔除,“富人开着私家车领低保,穷人流泪盼救济”的现象极少发生。在试点的江津区,该综合系统对全区4.3万户低保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了核查,一下便筛查出500多户不符合低保条件而被终止低保资格。在数据面前,没有一个人不服气。
现如今,重庆已初步实现了部分低保核查大数据的整合,纵向满足了村社、街镇、区县和市四级经办服务需求,横向上则与相关市级部门实现了部分数据信息共享。“用鼠标管理好医疗、教育、就业、农业等各个方面的民生资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该市社保中心人士表示,单就低保数据的整合使用,就由于一些领域或行业的数据共享依然存在种种体制机制的障碍,多维度、全方位的大数据运用格局都还有待攻坚克难。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大数据大融合的趋势已势不可挡。重庆充分利用现有大数据筛查手段,低保人数已从2008年年末的190万人下降为目前的110万人。
项目资金再也不是“唐僧肉”
“具备所有文件要求的申报资料,项目通过了专家评审,为何财政还是不批项目?这里有什么黑幕?”这是重庆“市长公开信箱”里的一封投诉信,标题很刺眼——“财政不作为暗藏黑幕”,投诉单位具名具电话,言之凿凿。
这要放在以前,一方面很可能成为舆情炒作事件,给单位形象抹黑;另一方面上级领导可能会质疑其行政的公正性,责令整改。即便有什么特殊原因,社会对解释理由依然持怀疑态度,宁信其错,不信其对。
面对看似缺席审判造成的不白之冤,重庆财政却不慌不急,“办理结果”里的答复理由也只有一段话,“经查,你单位在2013年涉农财政资金专项检查中,被查出存在挪用资金行为,并受到相应处理。按重庆市专项资金申报补充条例规定,凡申报企业存在诚信问题,均不纳入申报范围。若有疑问,可登录市工商局‘联征系统’查证,感谢你对财政工作的监督。”而就是这个回复,申报单位看后再无底气争辩。
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使用安全,一直是财政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而企业违法违纪违规成本过低,也是造成一些企业屡查屡犯的症因所在。违纪一次就进入“联征系统”黑名单,为此付出的成本是专项资金申报无望、贷款难等一系列损失,谁还敢越雷池半步?同时,诚信公开引入社会监督,也有效防止了“打招呼”项目获批的可能性。
据了解,重庆自2003年开始建立的企业信用“联征系统”,涵盖了全市所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中介机构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汇集企业信用信息2759万条,涉及42万户企业,内容包含企业身份、税务登记、资质等级等企业基础信息、企业获奖优良信息,以及企业不良信息,如企业违法违规、欠薪欠税、银行不良贷款以及接受各类行政处罚的情况。截至目前,该系统中登记全市企业不良信息131.5万条,其中,司法判决类4.2万条,欠缴税费类70.4万条,行政处罚类56.9万条。与此同时,该系统还将涉及财政的行政处理处罚信息一并纳入了大数据库。
在大数据的运用方面,该市财政已将公开招投标、企业补助资金发放等作为首要审核条件,及时将不良信用企业剔除出拟入围或拟补助对象的范围,既确保了财政监督执法的权威性,又确保了财政在公开招投标、补助资金分配等关键业务环节上的决策科学性和操作规范性,实现将企业信息体系建设成果充分运用到财政重大决策中去的最终目的。特别是在工程建设领域成效凸显,串标围标等诚信缺失问题得到有效制止。
财政数据跨部门跨业务综合运用
通过多维度分析财政收支数据,定期编制出不同需求的月度预算执行分析手册,助力科学决策;通过将微企在国税、地税的税收数据与在工商的注册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后,生成微企的退税补贴信息,并实行国库直接支付,缩短了微企申报、国税地税工商审核、财政退税的流程及时间,实现了主动服务;把直补人员信息与公安户籍信息进行对比,核实人员是否属于本行政区划,以及对婚姻状态、户籍人口进行比对,对于不符合的信息给出提示,供乡镇财政所人员调查核实,有效遏制了虚领冒领现象;通过对公交乘车人、车信息(驾驶员)、交易信息进行及时聚类分析,数据监测报警,对骗补情况进行监督核查,遏制了个别公交公司的骗补行为;财政与国土局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系统对接,接收交易确认书、合同文号、土地面积、宗地位置、受让单位、综合价金、区域等信息,经过处理后再将数据导入非税系统,加快了土地整治成本费的拨付,提升了服务效率;财政供给单位人员信息系统根据人员姓名、身份证编码等信息对重复人员自动进行筛选,并匹配了重复人员所在的行政区域和工作单位,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仅仅是重庆财政大数据跨地域、跨部门、跨年度、跨业务综合运用的一个缩影,更大的“大数据”建设正渐成气候。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