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廉房租吸引9万“蚁族”北四村将严控外来人口
- 发布时间:2014-08-27 08:01:00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斌
继唐家岭之后,位于北京西北角的北四村成为“蚁族”的新居,这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村庄”,如今却挤下6000多村民, 9万多外来人口。
他们大多是中关村或者上地上班的白领,然而城里动辄四五千元的房租让他们望而却步,而此地房租低廉,交通相对便利,只好偏安北四村,几百元就能拥有一个单间,这是他们最大的念想和动力。
人民网记者多次走进北四村,近距离感受他们的生活和不易。
外来人口占9成
回龙观北四村包括史各庄村、东半壁店村、西半壁店村和定福黄庄,四个村子由北到南连成一片,村名因此得来。
5年前,随着海淀区唐家岭改造、沙河大学城拆迁、回龙观村拆迁,北四村的人口开始猛增,现在成了昌平区人口严重倒挂村,本地村民只有6000人多人,而外来人口已经达到9万人。外来人口中,以在中关村、上地附近工作的年轻人居多,年龄大致在19岁到55岁之间。
每天傍晚六七点,随着一拨拨下班的年轻人陆续从地铁站走出,北四村到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从地铁昌平线生命科学园站下车,沿永旺商城西侧的一条小路往北走不到100米便到了北四村。
傍晚时分,北四村的主街上小商贩开始摆放自家的货物,个个铆足了劲儿,卖力地吆喝着。一些刚下班的年轻人会顺带买点蔬菜水果,或者在路边的摊位上来个“8元炒菜”,或者直接坐在小店吃上一碗熟食,晚饭就解决了。
小摊上有卖吃的、穿的、用的等等,留给行人的路只能让两三个人并排通行。用一位当地租客的话说,“这里(北四村)是大城市,什么都可以买到。”
低廉房租吸引“蚁族”
26岁的薛女士和家人搬到北四村已经3年,租了一室一厅。在她看来,住在这里是最好的选择。“一个月1100元的房租,加上水电费每月都不会超过2000元,同样面积在市区大概要五六千元。”对于这样的环境,薛女士表示挺满意,“这里卫生每天都有人专门清扫,我觉得住着挺好。”
走在街道上,记者时不时看到,身穿安全警示服,戴着“综合管理”红袖章的大爷骑着自行车经过,一位女售货员说,他们主要是检查街道卫生及维护街道秩序,不能在街上乱停车。
主街两侧多是5层左右的楼房,这些都是村民自己修建,专门用来出租。这里的房间的租金根据房型、采光条件等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通常水费是每个月固定缴纳10元,电费是每度1.5元。
“从这里到那里都是房东的,每年不知赚多少钱?”一位热情的租客用羡慕的口吻说。在施工地旁,是一栋单间式的公寓楼,房东幺姐告诉记者,现在整个六层的公寓只剩下一楼两个房间,每个月450元。这个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屋子里,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屋里仅有的电器是半新的抽油烟机和破旧的热水器。因为是一楼常年无法采光,即使打开房内的灯,光线也非常暗。
将严控外来人口
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给这个村子带来了很多的变化。“挤”是最大的变化。每天下午五六点,原本冷清的街道忽然一下“冒”出来很多人,回家的、买菜的、吃饭的、逛街的,两三米宽的路瞬间变得拥挤不堪,连两辆汽车错车都很困难。
在北四村某公寓住了3年的租客王先生告诉记者,这里的电压很不稳定,因为人多,很多电器都用不了。有些公寓的网也不好,没有信号是常有的事。
记者了解到,去年7月,北四村被北京市列为治安、交通、消防乱点地区。近两年,该村曾经因为使用大功率电器等原因引发过3场火灾。
记者看到,很多公寓的外墙都没有粉饰,大多只在楼道边上安装了护栏,楼道地面多是粗糙水泥地,有的地方还有水泥沙子,而房间门口都堆放了不少杂物,侧身才能通过。
即使这样,租客们也在北四村生活得自在惬意。然而,随着北四村的出名,租客们的担忧随之而来,目前昌平区已建立以“五管”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即管人、管地、管出租房屋、管低端产业、管集体经济合同。此外,还将通过多种方式控制外来人口,新的目标是,明年年底,外来人口比例将降低到5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