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新闻 > 财经评论 > 正文

字号:  

供给侧改革是从问题导向出发找解药

  • 发布时间:2016-02-15 19:16:53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宁迪  责任编辑:张少雷

  一张叫做“供给侧改革”的药方已握在政府和企业的手中。

  去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几天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又再次表示:“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此后,“供给侧改革”的热度不断升温。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到如今提出供给侧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政府更注重从问题导向出发找解药。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下行压力和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从GDP增速指标到产业结构发展,所有的变化都指向了一个现实:中国经济转型正处在重要节点。

  刘世锦表示,过去我们较多强调需求管理,但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高杠杆导致的金融财政风险正在加大。

  “如果仅仅是需求侧的管理,特别是刺激性的政策,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刘世锦认为只有通过供给侧的改革才能解决中国目前经济转型中突出的问题。

  对于供给侧问题,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去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需要,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一次会议上表示总书记多次谈到供给侧改革,说明我们供给侧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了,而这涉及到很多方面,有政策的供给、也有资本、要素、劳动力和土地的供给,更广泛的说还有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回看这些年的发展,任玉岭认为供给侧之所以出现问题,与各方面的管理不严以及政策供给不足有关,而很多国人跑到国外买奶粉,买法国买名牌的皮包,跑日本买马桶盖,也说明供给侧方面存在一些短板。任玉岭认为供给侧改革,不光局限于制造业,还要延伸到整个社会公共服务。

  在年前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好方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工作重点,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关系到“十三五”的开局。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信心、坚决行动,抓紧抓好抓实,切实取得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工作方案,一是情况要摸清,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深入调查研究,搞好基础数据测算,善于解剖麻雀,把实际情况摸准摸透,胸中有数,有的放矢。二是目的要明确,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把握好手段,防止就事论事甚至本末倒置。三是任务要具体,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确定的任务要具体化、可操作。四是责任要落实,搞清楚谁来干,做到可督促、可检查、能问责。五是措施要有力,搞清楚怎么办,用什么政策措施来办,政策措施要符合实际、有效有用、有操作性,让地方和相关部门知道怎么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工作方案”,清晰地勾勒出“供给侧改革”落地的轨迹。

  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看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定供给侧方案所提出的五项要求,系统性地回答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底要“干什么”、“怎么干”、“如何落实”等问题,为制定好改革方案提供了重要遵循。“拿出一个供给侧改革总方案已经为时不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制定好方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对此,李锦认为,对于钢铁、水泥、煤炭、油气、有色金属、玻璃等上游板块进行较大力度的结构性调整,就是要定下目标,有路线图、实施图。

  李锦认为,一些地方已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但值得注意的是,多省表示已经淘汰和未来淘汰的仍是“落后”产能,但落后的产能实际上已经很少,如何处置过剩但并不落后的产能需要更多的评价维度,防止决而不明、行而不公而挫伤积极性,从而形成阻力。

  搞供给侧改革并非没有阻力,因此供给侧改革不能光说不干。对于供给侧改革未来的实施路径,李锦认为,打破阻力首先就是让下面认清趋势,看到希望,发自内心地拥护供给侧改革。改革的主体要意识到,供给侧改革强调的去产能等任务虽然会在短期带来阵痛,但长远看来是会释放出改革的红利。“旧的供给体系已经结束了,是新供给投入的时候了”。

  在他看来,供给侧改革最终要通过比例的调整来设计新结构、改善效率,通过创新提供新供给,通过改革构建新动力。支持经济增长特别是长期增长的要素,使得“动力源”活跃起来。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