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财经 > 新闻 > 财经评论 > 正文

字号:  

五问钱去哪了?让“糊涂账”变成“明白账”

  • 发布时间:2014-12-30 09:4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慧敏

  在公众“阳光财政”的诉求下,近期舆论多聚焦于政府的预决算执行及“三公”经费等,但忽略了深入社会各角落的收费。在我们这样的泱泱人口大国,任何一项小至几元几角的收费,一旦汇总计算,便是笔庞大的天文数字。这些资金是否存在“收得爽快,用得糊涂,去向成谜”的问题?《经济》杂志2014年度重点打造“钱花去哪儿了”系列报道,希望在“找钱”的过程中督促相关部门公开财政支出让“糊涂账”变成“明白账”?

  调查一:北京2万亿元污水治理费花去哪儿了?

  北京市2012年总用水量为36亿立方米,全年北京市污水排放总量15.20亿立方米。其中只有83%污水得到了处理,将近20%污水——即2.6亿立方米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2013年北京市水务局部门预算中明确指出与污水治理相关的包含“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和“环境保护支出”,这两项支出分别对应的是污水处理运行费支出和污水处理运行的收支缺口补贴,分别为84018.2万元和18364.4万元,总计102382.6万元。

  2014年北京市水务局预算中,与污水治理相关的支出名称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和“节能环保支出”,对应项目为污水处理运行费和污水处理运行的收支缺口补贴,分别为85000万元和18364.4万元,总计103364.4万元。

  以此算来,最近这两年仅从北京市水务局预算中投入污水治理的资金超过20亿元。这20亿元显然都已经花出去,但是花去了哪里?怎么花的?治理效果是如何体现的?

  《经济》记者联系上“保障首都的供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的北京市水务局,宣传处负责人以最近忙着带媒体参观南水北调工程抽不出时间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却给记者发了一份看起来像工作汇报的《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推进首都水环境持续改善》。

  一位在北京排水集团工作多年的知情人士告诉《经济》记者,北京市的污水处理费全额由北京市水务局管理,全市城区的污水治理主要由北京排水集团负责,“预算上说的一年10亿元的污水治理费远远不够,实际的财政拨款也比这个多很多。很多年前我在排水集团工作时就比这个数多了”。那么,更多的钱到哪里去了?预算上为何没有体现?

  据《2014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指出,北京居民家庭用水已经达到了总用水量的49%以上,家庭平均每月用水是8.55吨,人均每月用水3.2吨。根据2013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2114.8万人推算,2013年北京市居民用水总量达81208.3万吨。在每个居民都如数上缴水费的理想状态下,居民应缴纳的。

  污水处理费达110443.3万元。这超过11亿元的污水处理费是否直接上交了财政,然后直接用于污水治理了呢?

  如今已到2015年,治理成效如何?这些多收的钱又该如何解释?每一笔钱算下来,都模糊不清,也没有官方的回应。

  调查二:数百亿治霾 经费应怎么花?

  2013年9月,国务院颁发被称为史上最严“治霾”蓝图:《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被简称为“大气十条”或“国十条”。为了配合“大气十条”,中央财政从2013年开始设立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当年投入为50亿元,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2014年,中央财政又安排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00亿元,5月份已下拨80亿元,剩下的20亿元决定在下半年择机下拨。

  中央这一政策直接带动了大批城市紧跟着表态要投入巨额资金治理雾霾。

  在今年的支出预算中,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韩杰对媒体表示,安排了节能减排及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为30亿元,新增安排20亿元支持北京市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另外调整了原用于科技、文化、旅游等产业的专项资金12.4亿元也用于空气污染治理。以此计算,2014年财政预算共将支出62.4亿元。

  北京力度如此之大,其他省市也不示弱。河北省去年治霾资金达28亿多元,除从中央争取的26.2亿元,还整合了省内资金2亿元。今年则安排治霾专项资金达8亿元,此外,还准备安排43.8亿元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16亿元优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山东省表示今年设立了11.85亿元用于环保和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黑龙江省年初表态将启动25个治霾项目,总投资达7.66亿元;深圳则明确今年投13亿元用于大气防治。

  陕西省截止到今年10月份,用于大气污染的治理资金实际支出66亿元,2014年治污降霾专项补贴资金10.54亿元;天津从中央补助资金中获得16.6亿元,其中2013年6.6亿元,2014年10亿元。成都市从2014年起,每年将投资5亿元用于改善大气污染;河北省唐山市今年花费2087万元用于清洁能源改造燃煤锅炉,这只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一部分支出。

  除了大气治理专项资金外,各地针对大气污染的罚款数也不少。按照国家《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环保部门每年征收的排污费,也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2013年全国排污费征收开单216.05亿元,比2012年增长10.73亿元,增幅为5.2%。而北京市今年第一季度的排污费开单金额已达8800万元,是去年同期的10倍多。除了这一块,《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制定并实施,最高罚款可达50万元。3月起连续7个“大气专项执法周”,立案处罚783起,处罚金额1790.03万元。

  近两年无论是政府的重视,还是民众觉悟提高,直接或间接用于治理雾霾的经费不可计数,粗略一统计则是数百亿元。既然治理成效还无可考证,那么,这些钱在各相关部门各有多少?他们分别是怎么花费的?

  为了探寻这一答案,记者首先想到的就是联系国家环保部。记者在10月底联系了环保部负责媒体关系的宣教司,但截至11月24日,记者几经问询都没有得到对方的最后回复。

  10月中旬,记者联系了北京市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马上要开APEC了,领导很忙,而且这个时候回答这些问题有点‘敏感’。”几经周折,最后得到的答复是,“采访申请已经递交给领导了,还没有批下来。”

  记者随后联系了北京市环保局、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财政局,希望可以得到相关问题的答案。然而,这3个部门更是踢起了“皮球”。

  “政府对持续的雾霾天气应该负有责任,至少应该让公众看到他们做了什么。治理雾霾专项资金和征收的空气排污费用在哪里?为什么去年有雾霾今年还有?有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理?我想在这些问题上相关部门应该对公众有个交代。”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一针见血指出。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201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中原文“2013年专项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有力支持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2013-2017 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贯彻实施,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发挥了重要的引导放大作用。”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向记者指出,基于“AQI新国标”中6项污染物监测数据,2013年,1、2级“优良天数”累计176天,全年占比仅48.2%。而上述决算报告中所谓“取得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不知有多少北京市民认可。单单一年相关经费的支出,作用几何,不言而喻。

  调查三:北京602亿垃圾治理资金花在何处?

  2013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671.69万吨,日均产生1.84万吨,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在为社会整体产出正外部性效应的同时,也给设施附近的民众带来负外部性影响,进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经济》记者走访了北京海淀区六里屯卫生填埋场、丰台区永合庄垃圾卫生填埋场、南宫堆肥场、通州区西田阳卫生填埋场、北神树卫生填埋场以及朝阳区高安屯卫生填埋场、北京环卫集团旗下的垃圾转运站等北京城区东南西北四环以外的若干垃圾填埋场,以及北京的四环、北五环、北六环、东南五环和东南六环等外来人口聚集的城乡接合处。多座垃圾处理场散发臭味,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有的小区居民不定时地给市政市容委、市环保局、城管部门、小区管委会等单位打电话,投诉,一直得不到解决。

  2009年5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就公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政府将在2015年前,直接投资 100亿元,用于新改建垃圾处理设施 40余座。而2013年6月,北京市又制定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13-2015年)》,用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外围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约502亿元。2015年马上到来,为何多座垃圾处理场依旧散发恶臭味?为何北京还处于垃圾围城之中?这602亿元巨款都用在了哪里?相关部门又是如何进行监管的?

  记者联系上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又采访了各区市政市容委,各方对钱的去向均三缄其口。

  这笔钱是否专款专用,用于建设、改建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呢?拥有十余年垃圾填埋场设计工作经验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规划运营部主任童琳告诉《经济》记者,“目前北京垃圾焚烧厂数量比较少,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比较弱,其中焚烧规模较大的是高安屯填埋场、阿苏卫焚烧厂、鲁家山处理厂。有些地方说是有明确用处,但是这笔钱具体用在了哪,谁也不好说。”

  截至目前,针对质疑,却没有任何一家相关机构对资金的具体去向进行说明,记者只要稍微提及,他们便讳莫如深。

  调查四:巨额交通罚款都去哪里了?

  北京市2009年交通违章罚款14亿元;2010年交通违章罚款近 20亿元;2012年北京市财政收取罚款43亿元的大部分为交通罚款;2013年北京市交通违章罚款预计为60亿元……若从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规定罚没款上缴财政始累计,北京市交通罚款累计至少有几百亿元。由此概算全国,按照34个省级行政区平均每个收缴交通罚款30亿元计算,每年有1000亿元左右的罚款收入。如此巨额交通罚款都去哪里了?

  记者在网上调查交通罚款时,有不少网友表示,违章罚款虽进入财政,但交警部门可拿提成,变为自己的福利,罚款越多,提成越多。一些交警部门为完成全年的“罚款”任务,便开出移动“测速车”,或采取“集中整治”等办法,以增加罚款收入。为何各地“电子眼”遍布、警察变“特务”躲起来拍摄违章、交罚款场异常火爆。

  而北京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的解释是,罚没收入的构成是市级执法机构收到的各项罚款进入市级财政,区县执法机构的罚没收入会进入区县财政。计入市级财政的一部分,不是专项使用,因此没有对应的固定支出。而所谓的每年“计划数”仅是按照每年常态的趋势做的收入预算,并不代表有“罚款指标”。此外,罚没收入相对于大财政只是个小数目,也不是财政主要来源。

  北京市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领导表示,近年来交通罚款确实增量比较大,不过这钱不归交警。也就是说交警开了罚单,车主应该交款到银行,然后银行交给财政部。现在罚交是分离的,不管是税收和预算外收入,还是罚没收入都是统一管理,统一预算后拨给单位。

  记者又就此事采访了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目前,北京市交管局的交通违规处罚款一般都是被处罚人通过工商银行缴纳,然后再由银行账户统一上缴给北京市财政局。”针对当下众人热议的巨额交通罚款到底去哪儿了?当下记者破费周折地调查来踪,但该款犹如河流归入财政汪洋后就隐身般销声匿迹了。未来如何做到罚没款的有效使用,如何强化罚没款领域的人大专门立法、审计监管和定期财务公开……这一系列问题,记者都将继续的跟踪和关注。

  调查五:医保为什么结余7644亿元?

  2013年的一次卫生会议上,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雷海潮一句“到2012年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累计结余7644亿元。”

  一方面是参保者抱怨医保报销比例低,另一方面却是城镇医疗保险基金结余7644亿元。这是为什么?

  医保转移续接是造成医保结余的原因之一

  对于我国大量流动性务工人员来说,转移医疗保险的确成为不小的难题。就全国来看基本医疗保险多为县级统筹,收支医疗保险费的行政区域之间的政策各不相同,缴费年限不能直接叠加,导致流动务工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难以接续。

  这就造成一个局面,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频繁,其在某个城市办理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却不能轻易跟着他走,并且个人医疗保险属于个人所有、不能作为他人医疗支付所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沉淀下来。

  医保报销的“门槛”过“高”,也是医保结余的原因

  以北京地区规定为例,参加基本医保的在职人员纳入门诊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报销范围的费用标准,为累计超过1800元,超出的部分报销比例为70%。

  此规定对于年轻人来说,一年内很难累积到1800元。此外,关于医疗保险报销的比例以及覆盖的医疗项目还较少,比如看牙基本不在报销范围等。对此,接受采访的参保者多认为比例仍可提高而报销的医疗项目也希望增加。

  针对医保节余问题,专家提出建立医保绩效评价体制,慎重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