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把国人钱袋留在中国
- 发布时间:2014-10-08 03:52: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王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旅游贸易收入出现逆转。中国旅游研究院前不久发布的报告称,今年中国出境游步入1亿人次时代已无悬念,中国出境旅游贸易逆差将突破1000亿美元也无悬念。
在今年国庆“黄金周”之前,就有英国媒体报道,十一“黄金周”来了,英国销售商正在期望中国旅客的大幅增加。在德国,知名连锁百货在慕尼黑的分店打出“十一黄金周,金秋欢乐购”的广告。当然,这个“黄金周”最出乎意料的还是16万中国游客涌入韩国,比去年多了整整4万,以致出现了游客抢购商品时引发混乱的局面。
统计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出境游预订有60%以上的增长,而国内旅游与去年同期相比只增长1.4%。尽管国内多地景点仍是拥挤不堪,但不少热门景点如黄山、五台山、九寨沟等都遭遇了首日即遇冷。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元春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旅游竞争实际上是旅游地整体商业环境的竞争,高端消费从外流转向本地化,需要很多政策配套和放松经济管制。”
旅游贸易逆差全球第一
2013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47602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10多年来,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都维持在10%左右,同时,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7000美元。在刘元春看来,消费上个台阶是必然发生的故事。
“中国目前无论从消费潜力,还是从整体消费结构,都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因此,促消费是调结构中很重要的一个节点。但是大家普遍有个疑问,中国的消费为什么还不如预期的那么快?”刘元春说。
不过这也不难理解。中国居民收入虽然增长很快,但由于中国社会安全网的构建还有很多缺失,居民的储蓄性存款仍然比较严重,这成为制约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中国东部地区已经有10多个城市的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金,按道理,它的消费应该以高端制成品和服务类消费为主。但目前,高端制成品和服务类的消费环境却并不理想,市场对这部分群体的消费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正视。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很多商品特别是中国制造的一些高端商品,在国外的售价远比国内低。“这主要是因为税收、物流成本,还有商业业态、商业垄断和商业腐败导致成本增长,这样导致高端消费出现了大规模的外流。”刘元春说。
有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游客在英国总消费为4.92亿英镑,比2012年增长64%。而英国旅游局的目标是到2020年每年吸引65万中国游客赴英访问,并创造11亿英镑的消费总值。
本次国庆节期间,有韩国媒体分析称,中国游客对韩国内需市场的影响力正日渐增加,对韩国出口型企业和内需型企业都影响巨大,甚至可以影响韩国部分地区的经济。
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年增长率仍在两位数以上,但入境游人数一直停滞不前。2009年,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自1982年以来首次出现逆差,规模超过20亿美元。仅仅5年后的2014年,这一数字将突破1000亿美元,增长近50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
经济增长需依赖消费
正如前述,种种数据表明,我国力争将外向型经济转向内需型经济的结构调整难度仍在加大。
不过,刘元春认为,目前内需下滑,既有投资也有消费的因素,但核心因素还是在投资层面。“投资可能占整个GDP回落的60%-70%。投资为什么不行呢?第一个因素在于整个工业萧条的蔓延,而工业萧条则在于外需下滑的太厉害。”
这种内需下滑跟外需下滑是联动的。2006年,中国贸易顺差占GDP比重接近9%。但在2013年末,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只有1.9%,下滑幅度占GDP百分比达到了近7个点。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则主要体现在贸易品即制造业。
“第二个很重要的因素与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息息相关。房地产行业的增速从去年的20%掉到了14%,并且还在进一步下滑。房地产行业在中国具有枢纽作用,会导致相关17个行业的需求不振,从而又会进一步导致这些行业的利润下滑,致使投资信心下滑。投资需求下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周期性的调整。”
“除此之外,是我们政治经济角度所看到的,在当下改革反腐倡廉的时代背景里,投资的发动机出现了调整,内在投资机理出现了改变。这两年,地方政府的‘跑部钱进’和招商引资冲动受到债务、考评改变、政绩工程被遏制等,特别是在投资领域强力反腐的多重因素影响,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受到了遏制。投资下滑是目前中国内需下滑很重要的一个主导因素。”刘元春说,“其次才是消费。”
然而,投资有它的特点,如果投资领域和投资主体选不好,会产生强烈的后遗症。目前的投资是需求,会拉动经济,但是两三年后,投资便会转化成产能和供给,它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果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当投资大量投向一些落后产业、过剩产业、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就与调结构、促转型的改革目标相冲突。因此,政府为了稳增长而简单地给出投资药方,这种模式遇到了瓶颈性的约束。
“这两种变化就限定了投资驱动的力度和微刺激的力度不可能很大。我们必须要从其他角度来考虑增长的问题,于是只能从消费上做文章。”刘元春说。
培育高端服务业势在必行
中国IT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网络购物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3.32亿人,第二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7534.2亿元。
“我们促消费的下一步重点就是高端消费本地化,我们必须从税收体系、商业流通体制,从整个商业业态布局进行全面的系统改革。如今网购为什么增长这么快,就是因为这种新型消费改变了很多传统商业的弊端。”刘元春说。
今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显示,服务类贸易逆差已经达到630亿美元,比去年同比增长了30%。这说明一个很简单的事实,中国服务业的供给不足,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不强。
刘元春谈到:“这跟我们的体制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中国的服务业特别是核心的服务业,比如金融、会计、法律、知识产权、专利、仓储物流等等这些,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相应的成本也就下降不了。所以目前中国的服务类消费,并不是消费不足,而是供给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服务类的价格也说明了很多问题。在目前中国工业品大萧条的时候,服务业的价格仍然比较坚挺,这反映出中国服务业供给出现了很大问题。“中国目前服务消费的提升,不是简单地从消费者的口袋里把钱拿出来,而是怎么更好地营造一种商业环境、服务体系,来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从目前这个国庆黄金周大量的人外出旅游,到国外进行购物这些现实来看,已经体现得很明显了。”刘元春说。
不过,由于很多服务业的税收征收成本比较高,同时服务业的效益乘数又比较低,因此很多地方政府过分注重制造业驱动。“中国整体服务消费上涨很快,服务供给有点滞后,但是不能运动式的进行,要有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刘元春说。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