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新闻 > 财经评论 > 正文

字号:  

“门票经济”不是长久之计

  • 发布时间:2014-09-27 12:31:2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斌

  临近“十一”,多家知名景区纷纷宣布上调门票价格。时间刚刚好,又可以趁黄金周“打劫”一番。大概由于2007年国家发改委曾经下发过通知,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所以“三年必涨”就成了潜规则。不过有趣的是,几天之后,又有多家之前未曾“露面”的景区站出来表态不涨价。依我看,涨价的固然功利,不涨的也不代表高尚,涨与不涨,当下门票价格已然一个字——贵。

  所谓的门票贵就能“限流”,不科学。虽然中国式旅游大抵还停留在“上车睡觉,景点拍照”的初级阶段,但老百姓日子过好了,都想走出去看看江山是如何多娇。更何况苦哈哈的中国人难得放几个假,在门票上多花个几十几百块绝对阻挡不了行者的脚步。大山大海中的人山人海已经成为中国式旅游揭不掉的“宣传画”,僧多粥少是症结。

  当然,“僧多”的问题比较复杂,人口基数太大这一层就不必多说。而老生常谈又迟迟得不到落实的“带薪休假”,也牵扯“不愿休”“不敢休”“不能休”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人不可能像欧美人那般潇洒——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休假,文化差异也决定了我们正在养成的休假文化必然带有中国特色。“错峰休假”固然值得推广,但不能指望。

  细数门票动辄一二百元的景点,会发现大多是自然风光,而且主要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守着自然的馈赠尽情吮吸,这是一种心态,所以只管建设景区,对周边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文化等产业链的开发根本不足。这正好陷入一个循环怪圈——集中火力开发景区,游客纷至沓来,运力有限需扩大规模,门票涨价。

  要说起来,散落在神州大地上的风景名胜也算是星罗棋布,仍有很多尚不知名景点有待开发,需要投入智慧和资金,需要形成气候和规模。而这对于已经习惯懒政思维的“有关部门”来说实在太麻烦,反正门票涨价就来钱,何必去操那么多心。如果说“僧多”是一种不可抗力,那么“粥少”归根到底还是人为。人为创造了畸形的“门票经济”,与世界普遍做法背道而驰。

  这些年,出境游越来越热,多多少少和国内游越来越贵有些关系。除了门票价格有增无减,还有大小长假来临时的机票和酒店都在跟着涨。夏天去趟西藏的钱可以去趟尼泊尔,冬天去趟三亚的钱可以去趟夏威夷,你会怎么选?就在国内旅游以一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姿态对待游客的同时,出境游正在把前来消费的中国人当作“上帝”。巴黎老佛爷就曾经在“十一”期间专门为迎接中国游客而打折。

  随着日子越过越好,在价格相差无多的选择面前,我们可能更倾向于走出国门,去看看世界的旖旎风光。多年来依托于人口红利的粗放旅游经济优势将慢慢减弱,老百姓会越来越看重消费体验和性价比,昂贵的门票不可能成为维持收入的长久之计。旅游管理也是门精致的学问,如何精细化开发所有的旅游资源?“有关部门”是时候该进修补课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