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新闻 > 财经评论 > 正文

字号:  

解决地方债务问题须标本兼治

  • 发布时间:2014-08-04 00:30:31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顾鑫  责任编辑:王斌

  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下半年稳增长政策预计将继续发力,而地方投资加码则已如火如荼,进一步加杠杆不可避免。在地方政府既有的融资模式和收支状况下,叠加偿债高峰到来的影响,其债务过度膨胀带来的稳增长能力下降、影子银行再度扩张、刚性兑付卷土重来、项目偿债能力弱化等风险值得警惕。

  虽然总体而言我国政府负债率小于企业,但地方政府的负债压力并不容小觑。一是随着今年偿债高峰的到来,部分政府的或有负债可能变为真实债务。如今年曝光的济南历城城建违约案就显示了这种风险的存在并非杞人忧天,最终法院判决济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需对其担保的1490万元承担连带责任。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与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合计近10万亿,其中,地方政府占七成。二是稳增长力度需要继续加码,而从长期看城镇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现有融资模式和收支状况下下,地方政府要满足配套融资需求将越来越力不从心。一位部委官员今年曾表示,预计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

  对于地方债务的担忧,绝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张,刚性兑付、资金使用低效等问题更令人担忧。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的改革目标已经提出,但市政债尚未全面铺开,短期内融资平台仍承担着重要的融资功能,这意味着稳增长的融资模式并未真正改变。而融资平台有政府信用背书,打破刚性兑付无从谈起,这进一步导致套利资金涌入和融资成本居高不下。项目资金的使用所存在的不合规状况则进一步增加了未来的债务风险,如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显示,237个项目或单位挪用安居工程财政补助、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等专项资金78.29亿元,38个单位和部分个人通过虚报资料、重复申报等方式,套取骗取棚户区改造资金15.41亿元。

  当前,稳增长需要与调结构、促改革相结合,因而定向调控这一新的宏观调控方式浮出水面,但地方债务过度膨胀带来的影子银行再度扩张和对于私人部门融资的挤压无疑会对经济结构调整形成掣肘,并影响定向调控的效果。为此,应充分认识地方债务问题的重要性,并从多方面入手实现标本兼治。

  从治标角度看,应着力降低融资成本,大力引入民资。一是减少资金链的中间环节,创新融资方式,解决期限错配问题,降低融资平台的资金成本。国务院已提出要部署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应当看到从融资平台等刚性兑付部门入手,对于降低市场的无风险利率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尽快出台新的预算法,铺开市政债的发行,其前提是编制好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和实现财政收支状况的公开透明化。三是推广PPP融资模式,能够由民资参与的项目政府插手得越少越好。

  从治本的角度看,应着力厘清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权责关系,提升公共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解决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一是建立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破解地方财政收入与其事权不相匹配的矛盾,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则,明确中央和地方各自的事权范围,若事权的格局不变,税收的分配应向地方有所倾斜。二是加大对于公共项目资金使用的审计力度,向社会公布项目投资运营的账本,确保资金没有被违规使用,并提升其运营效率。三是完善事后评估机制并建立追责机制,对于事后发现的存在重大失误的投资,有关党政干部即使已经离任,也应当受到相应的处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