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产经 > 医药 > 正文

字号:  

“超国民待遇”被削弱 原研药专利药面临降价压力

  • 发布时间:2015-08-06 10:52:45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李春晖

  中国网财经8月6日讯(记者 李春晖)近日,外资药企葛兰素史克率先下调部分原研药价格,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外资原研药价格松动的信号。新医改实施以来,监管部门通过取消原研药价格保护、研究专利药价格谈判机制等措施,逐步削弱外资药企的“超国民待遇”,外资原研药、专利药面临降价压力。

  原研药“超国民待遇”被削弱 降价压力骤增

  葛兰素史克是首个在华大幅下调药价的外资药企。尽管有分析认为其降价存在“贿赂事件后续效应”的因素,但观点认为,葛兰素史克主动降价释放了外资原研药价格松动的信号。

  原研药是中国特有的概念,专指那些过了专利保护期的专利药。专利药的专利保护期一般为20年,专利到期后,其他企业就可以生产疗效类似、而价格往往更低廉的仿制药。而在中国,为了鼓励外资药企将更多创新药带入中国市场,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药品,依然被定义为原研药进而享有不同于一般国产仿制药的待遇。2000年12月,原国家计委发布《药品政府定价办法》,规定已过发明国专利保护期的原研制药品比GMP企业生产的仿制药品,针剂差价率不超过35%,其他剂型差价率不超过30%。可见,多年来,外资原研药一直享受着“超国民”待遇。

  但近年来,随着新医改政策的不断出台,原研药的“超国民”待遇被削弱。

  2015年5月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计委、人社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决定从6月1日起,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之外,取消其他药品的政府定价;同时发布了废止的药品价格文件目录(共166份文件),并规定“该目录之外的药品价格文件,凡不涉及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价格的同时废止。”可见,原研药基于政府定价的价格保护政策已经消弭。

  政策优势消失后,原研药面临着来自国产仿制药的激烈竞争。据悉,在2014年至2020年的7年时间里,将有价值2590亿美元的药品面临专利到期,届时会有大量国内企业生产的疗效类似、但价格低廉的仿制药进入市场。调研机构Datamonitor数据显示,仿制药进入市场的半年时间内,价格通常会下降到原专利药品的20%左右。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发言人左玉增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外资制药企业的定价机制在各个国家基本相同,都是根据市场状况和所在国家的政策法规而定。”

  外资专利药面临价格谈判 协会盼与医保报销关联

  除了原研药,专利药和独家中成药也是高端医疗市场的“宠儿”。在医保控费趋严的大背景下,这些竞争不充分的高价药将面临着价格谈判。

  今年5月,发改委联合卫计委等几部门发布的《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中规定,“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建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的谈判机制形成价格。”

  国家卫计委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副司长孙阳曾在一个医药行业论坛上透露,药品价格谈判体系主要是针对专利药,独家生产的药品国际上有不少成功的谈判经验。卫计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谈判的方案,今年要选择一些临床必需、价格比较昂贵、社会比较关注的重点药品开展价格谈判。孙阳称,下一步要开展的价格谈判工作,中成药独家品种不会成例外。

  《财经》杂志报道称,国家卫生计生委正牵头起草《建立药品价格谈判机制试点工作方案》,而谈判涉及的品种包括跨国企业的专利药和国内企业中成药独家品种。其中独家中成药的价格由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中心通过谈判确立,国家谈判的则对象直指外资药企。

  对此,左玉增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协会理解并支持政府部门协调各方实现降低药价和及时报销专利药的目标,逐步缓解大病患者的疾病负担。“谈判机制需要考虑多方共赢,对于专利药来讲,价格谈判与医保报销如果能够相关联,也就是专利药品在价格谈判中能够获得医保报销,将是政府、患者和企业三方共赢的一个选择。”左玉增称。

  【资料回顾】

  药价改革后部分低价药涨价

  由“价格倒挂”回归市场定价

  今年6月国家放开绝大部分药品定价后,最先做出反应的是一些低价药和经典老药。这些药品价格出现了明显反弹,例如心脏病常见药地高辛片在多个地区出现了数倍的涨幅。

  此现象一度引发老百姓的疑虑:政府定价取消了,药价会不会像阵风儿一样持续上涨?

  对此行业专家认为,此现象并不意味着药价普涨,而是部分药品此前的定价过低、甚至与生产成本倒挂,在取消限价后回归正常市场价格。

  政府定价有局限性,往往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真实生产成本和合理利润空间。一些经典老药,口碑好疗效好,但因为政府定价过低,厂家不愿生产,以至于虽然便宜,但想买也买不到。以地高辛片为例,据证券日报报道,国内拥有地高辛片生产批文的企业总计有11家,而在新一轮药价改革之前,真正组织生产的企业只有两家,其他企业不生产的原因是在历届各省招标中价格奇低,低到生产厂家只能赔钱生产。

  这部分存在价格倒挂的低价药品,在取消政府限价后可能在一段时间出现价格上涨,但因为这些常用低价药并非专利药或是独家药,具有生产资质的企业有多家,一旦该药品有利润可图,就会引起其他药企加入竞争,市场价格会逐渐趋于平稳。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