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下跌考验能源战略定力
- 发布时间:2015-03-19 06:00:03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姚慧婷
要抓住难得的价格窗口期,在石油战略上坚持稳中求进。稳,即继续提高石油战略储备能力;进,即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要以绿色低碳为方向,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新增长点,打通新能源发展快车道。
本期“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话题——油价下跌考验能源战略定力。
最近一个时期,国际油价开始“跌跌不休”,3月16日美国纽约原油期货盘中一度跌至每桶43美元,创多年来新低。油价暴跌在给许多国家带来能源成本降低红利的同时,也让一些人“盲目乐观”情绪渐增,开始相信能源窘境已成“过去时”,油价接着无止境地往下跳将是常态。
这种认识是不靠谱的,非常危险,很可能误导政府把注押在廉价石油上,不再采取积极的能源战略,误导企业错失新能源发展的大好机遇。
从供需看,全球石油中长期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去年开始的本轮油价暴跌,有金融、地缘政治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页岩油革命和全球需求放缓。据估算,今年2月份全球原油日均产量约9400万桶,供大于需约80万桶/日。但供需是变动的,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石油需求会稳步回升。尤其是我国,作为石油消费的头号大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特别是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使得未来需求仍会持续增长。2014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1.5亿辆,未来10年内,有望轻松超过美国的2.2亿辆。这些车辆显然不能靠喝“水”上路。如果印度等国的石油消费、进口在未来几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国际油价重拾升势甚至再上百元也是可能的。
从成本考量,50美元上下已触及原油的地板价,天花板在哪却是个未知数。尽管美国部分地区部分油田的成本已低于50美元/桶,但从平均成本来看,页岩油的成本要在60美元以上。这个数值被花旗、高盛等机构高度认同。目前,国际油价显然已低于页岩油的成本。近期,北美地区尤其在美国,已经有200余座原油钻井停运,运行的钻井数量降至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部分页岩油企业陷入破产,这说明国际原油确实已经跌入成本区间。然而,赔本产石油的日子肯定长不了,在有效削弱页岩油生产国竞争力后,欧佩克最终限产保价是大概率事件。
从历史经验看,国际能源市场具有典型周期性:需求增加,价格上升,投资进入,产能扩张,新技术涌现;然后需求放缓,市场反转,进入相对低迷时期。这在多个能源品种和不同历史时期都重复出现过。石油也不例外。正是因为美元走强、页岩油供应增加、需求减少等多种因素相结合,才导致了近期的油价下跌,而与之相反的一系列因素也同样可以导致正好相反的结果。1998年和2008年两次石油价格大幅震荡,就是明证。我们千万不要轻易被“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表象所迷惑。
研判油价跳水是否会成常态,对于今后制定能源战略至关重要,考验着我国能源战略定力。如果认为油价跳水将成常态,昔日“黑金”成了随便买的便宜货,那我们未来就可无节制地“任性”烧油,最多是把油的纯度再提一提,无须再搞什么石油储备了,也无须浪费脑细胞去开发什么新能源了。
尤其要看到的是,此轮国际油价下跌,还有可能引发世界能源供给格局大变动,进而引发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并从安全层面给我国带来较大负面影响,需未雨绸缪、早作打算。眼下正确的方向是,抓住难得的价格窗口期,在石油战略上坚持稳中求进。稳,即继续提高石油战略储备能力。我国富煤、贫油、少气,2014年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近60%,战略石油储备约30天,远低于国际能源署提出的90天安全标准。抓住油价低迷的好时机,把石油储备战略做起来、成本降下去,是事关国家安全的大事。进,即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是能源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也符合我国能源资源实际。我们要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勇于“断舍离”,坚决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以绿色低碳为方向,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新增长点,打通新能源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