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教授:中国轨道交通建设已是“世界速度”
- 发布时间:2014-10-24 09:21:07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孙业文
中国网财经10月24日讯(记者 孙业文)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人口增加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的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了加大城市交通的运输能力,各个城市加大对轨道交通的投资力度,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驶入“快车道”。北京交通大学城市交通研究所所长邵春福教授接受中国网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轨道交通建设已经是“世界速度”。
邵春福教授认为,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起步晚首先还是离不开国情二字,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的工业底子很薄,精力又没有放在经济建设上,新中国的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号线1969年完工,再到第二条建设时周期拉得太长,直到1984年北京才有了地铁二号线。准确的讲直到2000年后,我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开始快速成长,与西方的城市发展历史不同,中国的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普通滞后于城市建设,这也给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带来不小的问题。
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但现在整个社会都过于盲目追求速度,领导干部干事急,老百姓出行急,整个社会都急就容易出问题了。从2002年起中国地铁的修建里程突飞猛进,截至2010年,中国有近30个城市都在着手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涉及地铁线路项目有110多条。从每年地铁修建的路程上看,这已经是世界速度了。
在这种情况下还说它太少密度不够,密度不够,它这是这是一种天然的情况,它是一个自然的这么一个短版,再快了它没法做成功。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的根本出路,目前各个大城市都在拼命的做项工作。但是它由于基础薄,你想让它一下子修几千公里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修建轨道交通也需要按规律办事。
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工程需要提前规划布局,做事情要像孔子曾经说过的那样“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就是你要提前,得要预测好要规划好。轨道交通是一个综合概念,是由几种交通方式组合而成的,应该是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
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如何做到因地制宜,邵春福认为最有效的划分标准便是客流量。一个小时里单向的运输能力能达到差不多5万,到这个程度上,那么这就称作是这个这个地铁的这种这种方式,也就说,要运量非常充足的这种情况之下,那你才能建建这种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
如果达不到这个标准修建地铁就是一种运力浪费,除了地铁这种大运量轨道交通,还有中运量类似于咱的城铁,它的运输能力这一个小时差不多运到3万人,那剩下当然是小运量类似于这个路面电车呀,一小时的运量能达到15000,三个类别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地区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大城市,中等城市的城市中心区要修地铁,中等城市它稍微靠点边缘,大城市的也是靠边缘的地方,那就应该修中运量的这种轨道交通方式。大城市的边缘或者是卫星城内部就修这种这个这个小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
邵春福教授认为,未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前景广阔,但是由于轨道交通发展的基础薄,你想让它一下子修几千公里那是不可能的一个事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中国的轨道交通发展也不能过分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质量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