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财经 > 新闻 > 正文

字号:  

易宪容:定向调控仍是年内主旋律

  • 发布时间:2014-09-19 00:34:28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易宪容  责任编辑:孙业文

  从8月数据来看,无论是金融数据还是经济数据都逊于预期,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规模工业增加值等触及一定时间内的低点,从而使全面降准降息预期再度升温。

  现在的问题是,当前国内的经济增长下行成了一种趋势(有分析认为今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可能不会高于7.3%),央行的货币政策会不会出现重大调整?如果出现重大调整,是不是会全面降准降息?如果出现重大调整,对实体经济增长效果如何?如果不会,当前这种定向型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否起到正向的作用?

  在笔者看来,尽管市场对全面降准降息的预期在增强,但当前国内央行货币政策出现重大调整的概率并不高。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就表示,尽管今年这几个月份的一些经济指标有所波动,比如用电量、货运量、贷款供应量,但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在合理区间,并认为完成今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指标没有问题。也就是说,政府对当前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比市场承受力要大,并没有认为当前经济数据逊于预期有多少问题。因此,也就不需要出台全面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

  二是当前政府对2008年下半年推出的全面宽松货币政策所产生的后遗症应该有深刻的认识。这就有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关于深化经济改革及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重要论断。如果一面临着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央行货币政策就采取一般性宽松货币政策,或全面降准降息,那么中国经济又会走向以往靠信贷过度扩张来拉动投资及房地产的老路,从而使得这种经济增长成为改革的最大绊脚石。

  三是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如果央行再次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国内不少企业及行业对资金需求欲望不足,货币政策再宽松资金也不易流入实体经济,除非让这些企业在银行借到款之后能够进入房地产市场。还有,目前国内银行信贷扩张意愿不足。因为,面对国内经济下行的风险,及银行业不良贷款快速上升,迫使银行不得不加强信贷风险控制,对信贷扩张更为谨慎。比如银行上半年年报显示,五大银行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累计达4235亿元,同比上升近500亿元,不良贷款率也上升了0.1%。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银行绝大多数信贷都与房地产业有关,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深度的周期性调整,那么国内银行资产质量可能面临着恶化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宽松后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概率同样不高。所以,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重点在促使国内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及深化改革,而不是通过过度的信贷扩张让国内经济增长走回老路。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深化改革来实现。当前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化”,不仅在于旧的产业政策及土地制度有问题,也在于现有的金融制度、货币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户籍制度出现了问题。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深化改革,才能让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调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