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兑付违约的六个苗头
- 发布时间:2014-08-11 15:41:51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谢凌宇
Q1:最近听消息说,信托业高风险资产超过700亿,能源和矿产类项目居多。有三家大公司风险资产高于净资产,7家超过了净资产50%。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些公司的兑付岌岌可危?这些公司的产品,也不要再碰了?
Q2:信托产品投资的项目,一旦出现哪些苗头,就需要重点关注其兑付风险?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有什么建议吗?
吴庆斌(中泰信托董事长)
A1:不应这样简单来认识。
首先,信托项目的风险统计采取了相对严格的口径;也就是说,将出现一些风险因素的项目、运行中情况出现一些变化的项目乃至办理过信托期限延期的项目,统统纳入风险项目统计。从实际看,其中大部分最终不会发生兑付问题。
以我们公司为例,我们向银监会上报的风险资产9个多亿,都是单一信托,其中8个亿是我们公司过去股东委托我们向指定主体的融资,我们公司仅承担事务管理职责。这8个亿不存在任何兑付问题,我们按最严格的口径向监管部门进行了报送。
可以说,这些项目都不存在“刚性兑付”问题。在行业中,我估计像我们公司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其次,信托公司对每款产品都有严格的风控措施,比如锁定估值充足的抵押物,或要求融资方必须搭配担保机构作为第二还款来源。
第三,信托财产依法分别管理,分别记账。一个信托项目即使存在风险,也并不会累及其他项目。因此,你更应充分注重的是具体信托项目的资质和增信措施。我个人倒是觉得,看不到的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
A2:我个人觉得要从六个方面重点切入。
第一,你必须了解信托融资项目的实际控制人,时时通过报纸网络了解他是否会突然“跑路”。
第二,你可以打听信托融资项目方是否存在大量的短期民间借贷。这可能会折射企业资金链是否吃紧。
第三,信托融资项目方的投产项目,是否产能过剩?如果投产项目的产品因此卖不掉,信托产品自然承受不小的兑付压力。
第四,你还需要通过媒体、微博微信、BBS等各种渠道,了解信托融资项目方的融资能力及在金融业的口碑,能否从银行募得足额贷款兑付信托产品本金利息。
第五,密切关注一下信托融资项目近期是否存在负面报道,通常银行会对这类存在负面舆论的企业收紧贷款政策。
第六,我不建议你去投资挂钩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信托融资项目,这类市场有些已供大于求,信托融资偿付风险较高。
陈植(本报金融观察员)
A1:近期,我与多位信托业朋友聊天,发现他们都认为能源、矿产类信托融资项目最容易“突然死亡”。
因为多数能源、矿产类信托融资项目都是2010-2011年发行,当时全球煤炭、有色金属价格处于历史高点附近。如今已大幅回落,加之产能过剩,这些矿企自身资金链一旦出问题,企业主就可能突然跑路。
不少信托公司现在也基本不再发行矿产、能源类信托产品,作为自我强化风险控制的新布局。
你不要指望信托公司会对每单信托产品履行刚性兑付,因为这是信托公司自掏腰包给产品兑付风险。也许他们能承担一两个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一旦这类产品持续增加,他们也自身难保。
A2:投资者最好的办法,就是经常给信托公司打电话,时时了解信托产品融资方的运营状况与财务数据,并做好录音证据,一旦信托产品出现违约风险,就拿这些“证据”向公司问责。
个人投资者往往势单力薄,不可能像信托公司时时了解跟踪信托融资项目方的资金链是否断裂。向信托公司查询举证,也是投资者自我维权的一种方式。
同时,你也可以自己找出一些信托产品风险苗头,一是到信托产品对应的房地产、矿产项目做实地考察,了解他们的销售回款状况;二是多看报纸网络,了解同行业同区域企业的最新经营动态,如果出现企业家跑路潮,就要留心自己信托产品对应的融资企业会不会有资金链断裂风险;三是要向信托公司定期索取信托融资项目方的财务数据,作为证据“打官司”。
现在我比较担心,投资者在产品存续期间不主动了解信托融资项目方的具体经营进展,搜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直到信托公司告知他们产品出现违约风险,才着急寻找解决方案,到时为时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