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新妈妈转型有机农业 做现代新农民
- 发布时间:2014-08-04 08:14:56 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胡爱善
东方网8月4日消息:对上海的很多“吃货”来说,惠南镇“草莓公主”刘海燕的名字并不陌生。她种植的有机草莓,每年都能吸引众多买家慕名而至,更吸引了周边农户上门取经。1978年出生的她,而立之年投身农业,创立了上海桂峰果蔬专业合作社,致力于农业科技化,为美丽乡村建设和智能化、生态化可循环农业提供方向性和技术性支持。她所创建的“桂峰台农”,已经成为精致农产品系列知名品牌。
谁能说种地不辛苦,谁能说农业不是高风险行业,谁能说搞有机农业不曲高和寡,但刘海燕始终执著于自己的理想,“我要做一个地地道道的有机农产品生产者,我要为中国农业科技化、科技农业普及化尽份力量。”
注重食品安全,“吃货”妈妈转行做农民
刘海燕本来不种地。她1978年出生在惠南镇,8岁的时候就随父母去了西安。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她先在中国电信工作,后又转做进出口贸易。结婚后,她暂时告别了职场,2005年当上了幸福的新妈妈。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她想重新出山工作。
因为家里添了小宝宝,做妈妈的刘海燕特别关注食品安全。“今天给孩子吃什么”,成了摆在她面前的头等大事。后来,她干脆在自家院子里试着自己种蔬菜,没想到就这样喜欢上了种地,看着蔬菜一天天长大,她心里美滋滋的。如果职业和爱好是一致的,那么工作就是享受,这样的人生多美好。于是,刘海燕决定自己给自己打工。
自称是个“吃货”的刘海燕,第一样想种的东西就是草莓。草莓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在西方被称为“水果皇后”。因为草莓属于草本植物,植株比较低矮,果实细嫩多汁,这些都导致它容易受病虫害和微生物侵袭。刘海燕说,自己感觉草莓外表疙疙瘩瘩的,皮又薄,不易清洗,担心会有残留农药,所以一直都不敢多吃。现在,她尝试自己种果蔬,当然第一个就想到了草莓。
有机草莓一炮走红,成就“草莓公主”
第一年,刘海燕拿到30亩地,土地平整,机耕道路修好,排灌设施安装到位后,她拿出一块地育草莓苗。辛辛苦苦巴望草莓苗快快长,不料7月的一场大雨把她育的草莓苗全淹了。她没有气馁,赶紧再买了一批草莓苗种上。
“我们国家农耕文化5000年,但一直是粗放经营,这让不少人讲到农民农业就觉得是老土。但其实,现在国际上最尖端的科技就用在军事和农业上。农业不简单,千万别以为种地没技术含量。”刘海燕说。为了学种地,她找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撑。2009年起,合作社陆续聘请了多位农业专家,成立技术研发小组,还聘请了两名美籍专家作为顾问,全程指导生产种植。
在刘海燕的合作社里,传统的耕作模式被彻底改变了:仓库里没有农药和化肥。不用农药,草莓长虫怎么办?刘海燕说,每年夏季最热的时候,草莓地刚好歇夏,地里加上肥,覆上地膜发酵,把细菌杀死。平时杀虫就用中草药萃取的生物农药和安装超声波频扫设备驱赶。不用化肥,所有的肥料都是生物有机液肥。合作社自己研制成功含有大量氨基酸和放线菌的鱼浆,作为农作物的最佳液体肥料和原始的生物农药。此外,合作社还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波丽有机农法,采用生物科技技术,自制有机生物菌肥来分解原先土壤中的农业残留,进一步提高了草莓的品质,避免了过量和不均衡使用肥料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第一年30亩草莓一炮走红。刘海燕种的有机草莓糯、香、甜,耐碰,经放,吃口特别好。虽然被人称为“天价”草莓,可慕名而来的“吃货”却源源不断。识货的人尝过一回就有数了。回头客就这样来了。
周边的农户也纷纷上门取经学习,要求“加盟”合作社。于是刘海燕决定扩大生产。6人一组,管理18-20亩地。第二年,草莓的种植面积从30亩扩大到200亩。刘海燕介绍,上海地区草莓苗大多从浙江建德购买,而她的合作社利用先进技术,引进美国拉森峡谷苗圃(Lassen Canyon Nursery)脱病毒原种苗自主培育,实现了草莓的平地育苗,可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苗的成活率、产量和果实品质。如今,桂峰果蔬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浦东乃至市郊具有一定规模的有机草莓种植基地,也是“红霞”等草莓新品种的试种推广基地和“波丽有机农法”的示范基地。同时,“桂峰”草莓也走进了市区的高端超市,麦德龙、八佰伴、百联又一城等超市里都能看到其身影。
在合作社采访时,常常有订货电话打进来说好取货时间,刘海燕会让员工提前一会儿到草莓棚里摘草莓。草莓刚摘好没多久,买主就上门提货了。有的顾客提盒子毛毛糙糙,盒子斜了也不扶正,刘海燕急着纠正他的姿势,“不好这样拎,里面草莓碰在一起会破皮的!”“草莓公主”比谁都心疼她的草莓。
勇于尝试新品乐于帮助传播技术
高端农业有市场,刘海燕尝到了甜头,她打算把事业做做大。种植的品种从草莓拓展到小黄瓜、小番茄、火龙果。合作社种的彩色番茄不仅有传统的红色,还有抗氧化、抗癌和美白功能更强的黑番茄、明目利眼的绿宝石小番茄、胡萝卜素更多的黄色小番茄。这些番茄都是“不用洗,拿着直接就能吃”的有机食品。
除了有机果蔬外,合作社还种植无公害蔬菜。现在合作社已拥有2000亩土地,旗下有一百多农户,生产的蔬菜源源不断供应到上海市民的菜篮子里。
刘海燕的农业生产技术出了名。2012年刘海燕应邀到新疆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当地一个养鸡场场主碰到了麻烦,养鸡场规模很大,鸡的排泄物不知怎么处理。她看到当地有万亩枣林,马上有了主意——鸡粪拌上她带去的生物菌堆肥,再撒到万亩枣林,这可是最好的有机肥料!一个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
很多农民种地凭经验。刘海燕举了个例子,冬天发现莴笋空心,以为是长虫了,拼命打农药;发现没效果,又以为农药打得不够多,再加量。其实,这是因为莴笋前期挨冻了,打再多农药也没用。刘海燕说,她愿意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帮助其他农户,大家一起生产优质农产品。
去年,刘海燕随上海妇女代表团去中国台湾访问交流。台湾的农业已相当发达,但当地专家一听刘海燕介绍经验时,立刻感觉棋逢对手,双方马上投入地切磋技艺。“可见我们做得不差!”说起这件事,刘海燕很开心,“我愿意坚守有机农业这片土地,为农业现代化做贡献!”
[对话]
农业创业学的知识都用得上
记者:我们都知道有机农产品好,但有机农产品简直就是高价的代名词。听说生产有机农产品不能用农药,长虫了就要人工捉虫,生产成本太高,所以特别贵?
刘海燕:谁说有机农产品长虫了要靠人去抓,简直是弱爆了!有机农产品的确比普通农产品贵一大截,主要原因是投入高。前期土地要抛荒三年,要满足健康的土壤、纯净的水源、良好的周边环境三个基本条件。种植有机农产品要遵循植物生长原有的自然规律和储存包装要求,不用农药不用化肥,因此成本相对要高。但除虫无需靠人工,我们用超声波频扫技术,发现虫害,用超声波仪器扫一下就行了。关键靠技术不靠人力。
记者:有机农产品销路好吗?有办法让有机农产品的价格降下来吗?
刘海燕:其实人人都想吃上有机农产品,只是太贵了,买的人相对不多。如果价格降下来,销路会更好。我现在要做的事,就是让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下来,进而使价格降下来,让更多的市民吃得起有机农产品。而降低生产成本的路径就是,走工业化生产道路,也只能走这条路。
记者:你当年读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现在投身农业,学的专业和现在的工作是否对不上号?
刘海燕:我学的知识没有浪费啊。我除了计算机,还学了平面设计。这两样本领现在都派上用场了。我的草莓盒子就是我自己设计的,洋气漂亮,拿得出手。草莓装在里面,可以当礼品送。我的这个设计一直被别人模仿,但还没人超越呢。
我的计算机专业在智能化控制设计上派上用场了。中央控制室和种植区域联网,种植区域里装WIFI,我学的知识都用得上。
记者:工作忙,家里孩子顾得上吗?
刘海燕:工作的确很忙,尤其是头两年。现在摸索出经验了,比刚开始时轻松多了。我现在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天亮下地,天黑回家。晚上回家还能辅导孩子做功课。种草莓,七八月是休耕期,这时候也正好是儿子放假,所以种地顾家两不误。
我的孩子很喜欢吃我种的菜。看到儿子吃饭那么香,边吃边夸妈妈种的菜真好吃,我就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