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企业竞逐中石化混改 华夏基金入围第二轮
- 发布时间:2014-08-21 10:1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张明江
自6月30日中国石化公布,已完成对销售业务板块的引资审计、评估工作后,参与竞投其旗下中国石化销售公司(下称“中石化销售”)30%股权的企业就络绎不绝。
《第一财经日报》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第二轮的竞投名单已经出炉,部分金融公司浮出水面,包括工商银行、华夏基金和嘉实基金等都在列。而据媒体报道,进入第二轮的还有加拿大零售商Alimentation Couche-Tard、腾讯、中国人寿、新奥能源、复星国际以及厚朴基金、Affinity Equity Partners等。
中石化如何遴选参与者
中石化销售成立于1985年,主要负责中国石化所属生产企业的成品油资源的统一收购、调拨、配送及结算、优化等工作。
2014年4月,中国石化实施销售业务内部重组,31家省级分公司及其管理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中石化(香港)航空燃油有限公司的业务、资产及人员全部注入到销售公司中。新的中石化销售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亿元,为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该销售公司的成品油总经销量为1.8亿吨,境内成品油经销量1.65亿吨,市场份额超过60%。同年,中石化销售的营收为1.4986万亿元,营业利润356.1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0.56亿元。
中石化销售将引入的社会及民营资本持股比例根据市场情况来确定,在引资比例不超过30%的情况下,中国石化董事会已授权董事长确定投资者、持股比例、参股条款及条件,组织实施该方案及办理相关程序。
本次引资工作,中国石化采用的是多轮评选、竞争性谈判的方式来实施。中国石化和中石化销售共同成立了由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及内外部专家组成的独立评价委员会,对意向投资者进行评议。
“前期,打算竞投的公司主要是递交意向投资函,中国石化做遴选,随后彼此再进一步接触。”前述知情人士称,最初有意参与的公司在百家左右,都是资金十分雄厚的公司,包括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不过在经过筛选后,目前进入了第二轮。
中国石化选择投资者的标准主要包括:潜在投资者对销售公司的报价及其拟投资规模、投资者是否与销售业务能优势互补(是否会成为业务伙伴)、其持有股权的期限、潜在投资者本身的业务及投资领域与中国石化销售公司、中国石化等主营业务不存在明显利益冲突。
据《第一财经日报》获得的消息,进入第二轮的公司仍不少,金融机构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他则是实体经济公司。在金融机构方面,基金公司、银行及保险企业是核心公司,其中就有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工商银行,多位人士也透露,参与企业中还有泰康人寿。不过昨日本报记者一直未能联系到泰康人寿对此予以评价。
根据媒体报道,进入第二轮竞投的还有加拿大零售商Alimentation Couche-Tard、腾讯、中国人寿、新奥能源、复星国际以及厚朴基金、Affinity Equity Partners等。不过上述公司中,Affinity Equity Partners不接受采访,其他公司暂无回应。“接下来,还会有第三轮。”一位接近此消息的人士表示。
非油业务潜力待挖掘
参与者众多且财务投资者占有一定分量,与中石化销售引资30%股权的数额较大有一定关系。
一位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内部管理人士就向记者表示,目前该销售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3418亿元、644亿元,以净资产乘以30%、再按5倍PB估值的话,30%股权的对应收购价格在966亿元人民币。还有一种计算方法是,以2013年该销售公司净利润251亿元、对应6到10倍的PE来看,30%的股权也在452亿到753亿元左右。
申银万国此前的分析报告中就指出,考虑到战略投资者现金有限,最终结果可能还是以财务投资者为主,但财务投资者也可以进行投后服务,帮助销售实现盈利突破。
而一位石化行业分析师则表示,一些战略投资者进入中石化持股,不是没有可能。尽管现金或许不够,但是这类企业本身可以实行杠杆方式,比如掏出50亿元的现金,后面再寻找4到5倍的杠杆,来实现对中石化销售的股权投资。
其实,对于一些战略投资者而言,他们之所以要加入角逐,一方面除了今后可能会享受到这个国内最大加油站的石油销售额及利润递增所带来的好处外,更看重其非油品业务的发展空间。
申银万国分析师林开盛曾在其报告中提到,参考国际经验,加油站非油业务的收入占比可达10%~30%,毛利占比50%~70%,而中国石化销售板块的非油品收入在2013年只有133亿元,占比还不足1%,毛利率占比微乎其微,单点非油品年收入仅为9万美元,与国际加油站的平均年收入100万~200万美元的差距不小。
在非油品业务上,中石化销售正在进行一系列的业务探索。就在近期,中石化易捷与大润发、西藏卓玛泉都有合作。同时,该公司还将在广东中石化易捷便利店试点开设顺丰速运嘿客店,提供快递收发、电商包裹自提与商品二维码销售等O2O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