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赚钱反挨骂 一季度深圳投诉率上升58%
- 发布时间:2015-05-20 07:59: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毕晓娟
虽然在上周末的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邓舸否认了证监会“约谈”基金的传闻,但这并不能改变市场对一些基金公司的质疑,从今年一季度基金行业投诉率数据就可以得到佐证。另一方面,随着楼市持续低迷,一些基金子公司管理的房地产资管计划违约风险逐渐暴露。
基金公司在争相发行新产品的同时,如何正视市场风险,在追求管理规模与投资者教育之间找到平衡?基金子公司又该如何防患于未然,切实做好内部风控和尽职调查,避免重蹈项目违约的覆辙?
百亿新基金规模提前结束募集!跟着牛市的脚步,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一片繁荣。不过隐患也随之而来,首当其冲的就是客户投诉率急剧上升。
近日,深圳证监局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今年一季度,基金公司投诉率上升58%。其中,基金产品赎回费用不合理或收益达不到预期,未对投资者解释清楚基金净值及分红等成为投诉的“重灾区”。
收益不达预期成投诉热点
A股的火爆行情不但使投资者收益颇丰,也让公募基金赚得盆满钵满。
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摆脱了去年满仓踏空的局面,416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收益率达到30%的超过300只。一季度股票型基金整体收益率上涨23.42%,混合型基金涨幅27.4%。
但投资者对此似乎并不买账。近日,深圳证监局发布的《关于2015年第一季度证券期货纠纷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15年1~3月,该局收到针对基金公司的投诉共49起,较去年四季度上升58%,涉及12家基金公司。
具体来看,有关基金产品赎回费用不合理或收益达不到预期等问题的投诉24起,基金公司未对投资者解释清楚基金净值及分红等沟通问题引发的投诉13起,基金公司客服电话无人接听等问题引发的投诉6起,系统故障问题引发的投诉4起,其他业务办理问题引发的投诉2起。
《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记者注意到,相比去年四季度,“收益不达预期”成为今年一季度客户投诉的新热点。
事实上,公募基金并无预期收益率一说。面对投资者反馈的“收益率不达预期”,某基金公司客服部人士称,所谓的预期更多的是心理预期,有时候相对同一公司的其他基金产品,自己手中的产品净值涨幅较缓或者逆势下跌,都会让投资者心生不满。
赎回费用不合理,则与2013年基金业实施的惩罚性费率有关。2013年修订后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要求,对持有期少于6个月的赎回行为强制征收惩罚性赎回费,该部分费用计入基金财产,以鼓励长期投资。
至于基金公司客服电话无人接听,或与分级基金产品大幅扩容有关。去年下半年以来,分级基金大扩容,相对复杂的产品设计使得针对分级基金的咨询随之增多,相比之下,以往基金公司有限的人手显得捉襟见肘。
“公司的客服不到10个人,每当遇到分级基金不定期折算,投资者来电就会爆增,最极端的时候,一些投资者打电话一天都打不进来。”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在其看来,这一问题短期之内似乎无法解决,“公司也要控制人力成本,并不会因为短期市场行情较好就大幅扩张人员配置。”
另一位银行系基金公司人士无奈地说,“有亲戚买了分级基金希望咨询客服,几个小时之后电话仍无法接通,找到我这,认为我是基金公司的人,能够快速接入电话。”
也有基金公司人士对投诉率上升表示淡然,“熊市客户投诉率更多,牛市这一情况已经相对好转。”
投资者教育不足
面对基金投诉率大幅上升,忙着发行新产品的基金公司,或许应该停下来反思一下,如何在冲刺规模和投资者引导之间找到平衡?
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客服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以往我们向投资者介绍基金时,会提及基金合同中的股票仓位约定,股票仓位上限在95%的基金风险偏高,不过有些投资者对此通常简单地回复一句"我知道投资有风险",这类投资者未来可能更容易投诉。”
在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看来,基金公司做投资者教育有些力不从心。“基金公司目标是规模增长,加上市场顶部不可预测,不让基民买基金并不现实;至于渠道方面,基金公司更多是通过直销平台销售,做好直销平台的风险测评、风险提示等基础工作,对于体量更为庞大的银行代销渠道,基金公司也不会过多地强调投资者教育。”
“市场才是最好的老师。”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谁也无法判断市场顶部,不过,经历过2008年熊市的基民显然比新入市的基民理性得多。一些老基民在今年牛市行情之下终于解套,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想着止盈,心态会成熟得多。
也有基金公司人士指出,这轮牛市中基金公司有进步的一面。“今年募集到100亿的基金基本都提前结束募集,与2007年先募集几百亿的规模再开启比例配售相比,风控意识明显提高了。”
“基金公司不能再用俯视的心态对待投资者,不能抱着"你是小白我要教育你"的想法”,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认为,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投资人,都要向市场学习,针对新一代年轻基民,基金公司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或以游戏互动的方式普及基础知识。
更多基金公司人士强调的是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不能把高风险的股票基金大量配置给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了解每一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各类资产比例很重要。
此外,制定合理的年化收益率也尤为重要。原公募基金元老、现朴易资产总经理尚志民曾指出,长期来看,每年20%的回报比今年赚100%,明年亏50%的复利效果更好。“每年20%的回报,持续25年,最后的收益率是95倍,这就是复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