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切换暴风骤雨 量化基金从容接招
- 发布时间:2014-11-13 00:30:42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孙朋浩
近期,A股市场走出一段风格切换行情,10月27日至11月11日,上证指数上涨7.8%,创业板指则呈过山车走势,最终下跌1.08%。数据显示,风格切换期间,基金普遍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但量化基金明显“接招”从容,同期平均收益逾4%,远高于主动股票型基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因为量化基金无投资偏好,而且近年来多添加风格轮动模型,在风格切换期会及时提醒调仓。不过也有基金经理提醒,在市场普跌时,缺乏对冲工具再加上投资分散化,量化基金不见得有取胜的能力。
量化基金近两周完胜
WIND数据显示,从10月27日至11月11日,22只股票型量化基金(剔除其中的指数基金)在风格切换期间表现良好,平均收益率达到4.32%。例如,诺安多策略基金前三季度的净值增长率达到24.29%,在风格转换期间,其净值增长率达到5.69%;大摩量化配置前三季度的净值增长率达到26.99%,风格转换期间净值增长率也达到4.36%;华商大盘量化精选前三季度的净值增长率达到39.29%,风格转换期间的净值增长率为2.88%。
相比之下,主动型股票基金则表现较差。WIND数据显示,400余只主动股票型基金同期平均净值增长率仅为1.78%。部分前期表现较好的基金净值增长停滞,有的甚至获利回吐。例如与华商大盘量化精选同门的一只基金仅微涨0.19%,但其前三季度涨幅超40%;银河行业优选前三季度涨幅为31.54%,但在风格切换期亏损0.17%;前三季度以71.94%的业绩夺冠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在风格转换的近两周内,也只获得1.31%的收益。
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相比于主动管理,量化投资没有先入为主的投资偏好(不包括指数化的量化基金),因此调仓换股较为及时。华商大盘量化精选的基金经理费鹏表示,其基金在风格切换前,模型会提前布局,因此会打出一定的提前量,当行情发酵时再加仓,当行情到达顶峰时撤出。
北京某公募基金的资深量化分析师表示,以往量化基金多采用多因子模型,但是近年来,部分基金开始加入风格轮动模型,这类模型根据历史数据找准风格变化的关键表现,一旦指标到位,系统会自动调仓。
普跌时量化亦回天乏力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量化基金的表现相对主动型基金较好或属侥幸。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的量化总监认为,由于国内对冲工具不足,量化基金多采用对冲沪深300的方式来排除系统性风险,在蓝筹风格背景下,沪深300近日大涨,这种做法实际上使收益受损。同时量化模型选出来的个股较为分散,布局到蓝筹以外的个股上概率较大,而近期非蓝筹股“伤亡惨重”,所以,近期市场表现对量化基金实际上是双重伤害。“如果说近期量化基金表现较好,只能说是大多数主动管理型基金过于重仓了中小板。”
11月11日,风格转换达到高峰。创业板指当日大跌3.52%,令基金亏损严重。WIND数据显示,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跌幅达2.19%,多只绩优基金当日跌幅逾3%。不过数据显示,当日部分量化基金跌幅也较大,例如之前一直表现不错的大摩多因子策略和长信量化先锋的跌幅均超过3%。
对此,有量化人士认为,11日市场并不算明显的风格转换,而是普跌,包括上证指数也下跌了0.16%,跌幅不多是因为银行股这一权重板块拉偏了指数。2000多只股票的跌幅中位数为3.8%,意味着大部分股票都处在下跌之中。而量化基金的投资极为分散,所以当市场普跌时,并没有优势。
成长性个股更具配置价值
业内人士认为,市场蓝筹风格或将持续,但过程或有波折,主要是沪港通的影响尚不明朗。泰达宏利基金认为,沪港通开启,短期流入资金有限,但是象征意义显著。海外资金的刚性配置需求意味着A股中白酒、医药等高折价的绩优蓝筹股将继续受到增量资金的青睐。在无风险利率下降,市场信心增强,风险偏好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大盘存在继续震荡上行的基础。
博时基金投资经理刘阳表示,对后市还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首先,管理层制度性的改革,核心就是国有资产资本化,从根源上提升了经济体的运行效率;其次,“一带一路”的战略若能持续实施并取得成功,能够把国内巨大的过剩产能和“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在一起,为国内企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再次是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
不过,量化基金经理费鹏认为,从短期来看,蓝筹股的量能还比较充足;但从长期来看,这样的风格能否持续仍需观望。“当下,以银行为代表的蓝筹风格是否能持续还需考量。至于券商板块,其增长不容忽视,业务创新也值得关注,但我们仍需注意其中的隐患,因为其周期性较强,业务差异性相对较小,而且目前券商融资融券业务比较大,受市场波动影响也较大。”费鹏说,“总体而言,我们需注意战术配置与战略配置的权衡。从长期来看,具有成长性的个股更有配置价值,比如创投类板块。新三板市场的建立,包括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并购重组机会的出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渐形成,这些都为基金大显身手提供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