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占款科目调整撩拨市场神经 数据无法隐匿
- 发布时间:2016-02-22 08:21:03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毕晓娟
一个细微的科目调整,再度激发市场对外汇占款数据的关注和担忧。
近日,央行在2016年1月份的常规金融数据报表中作出了两处调整。一方面,央行不再公布《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来源方项目下的“外汇买卖”项目;另一方面,央行将《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的“外汇买卖”项改为“中央银行外汇占款”项目。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市场投资人士对这一报表科目的细微调整相当敏感。甚至不乏观点认为,央行在目前的环境下对月报项目进行调整,难免引发市场对于资本外流压力的更大猜测。
但是受访的专业人士表示,这种担忧可能属多余。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央行此举并非隐匿资本外流数据,而是让此前容易混淆的金融机构口径、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两个概念更为清晰易懂,本质上并未改变。
两处调整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央行第一次在其财务报告中调整项目,在稳定人民币汇率及资本外流压力的背景下,此次调整的时间点让市场尤为关注。
央行2016年1月份的《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显示,此前按月公布的来源方项目下的“外汇买卖”项目已经消失不见。同为来源方项目的“其他”项目金额为2439.17亿美元,较2015年12月数据增加了2235.26亿美元。
在2016年1月《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央行将“外汇买卖”项改成了“中央银行外汇占款”,金额则由2015年12月的26.59万亿元降至24.21万亿元。
鲁政委认为,此次央行月报项目的技术性调整使外汇占款数据更为清晰易懂。此前有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及金融机构口径的外汇占款两个数据,但很多人对这两个概念区分不清,容易产生概念混淆,现在央行月报中仅采用央行口径数据,本质上并未改变且更为通俗易懂,反倒回应了市场最关心的话题,即央行在干预汇率波动的过程中到底花了多少钱。
据了解,由于银行结售汇制由商业银行柜台结售汇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两层市场体系组成,且两个市场外汇供求都存在管制刚性,因而外汇占款也就相应具有两种含义及统计口径。
其中央行口径外汇占款是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收购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属于央行购汇行为,反应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国外资产”项下,其变动对基础货币投放产生影响;而统一考虑银行柜台、银行间外汇两个市场的整个银行体系(包括央行和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所形成的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资金投放则为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统计在《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计入资金运用方的“外汇买卖”项下。
数据无法隐匿
此前,通过不同口径外汇占款往往可以探寻到资本外流或是央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操作的痕迹,不过央行此番月报项目调整无疑使得这种测算方法更为艰难。有市场分析即认为,央行存在借此掩盖资本外流情况的意图。
澳新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刘利刚指出,由于央行不透明的工作方式,市场无法对其资本流动情况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将引起更多的猜测,猜测中国正受到资本外流的巨大压力。
不过鲁政委称,央行并非隐匿数据。在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之后,此类数据需按照国家规范正式披露,此番两处技术性调整结果并非隐匿,而是让概念变得更加清晰易懂,对负债端的基础货币投放也无实质性影响。
“关注资本外流的前提是固定汇率制度,或者说汇率弹性非常低的经济环境下才会关注资本外流,因为固定汇率制度常常与资本管制联系在一起,外汇储备流出情况决定存量,此时外汇占款就变成一个很关键的数据。货币当局能随时动用,以稳定汇率的资金只有外汇储备,如果被个人账户买进,央行外汇相应储备就相应减少。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外流只能是指外汇储备的减少,而不是说境内的资金转移到海外,此时要测算资本动态仍可采用央行外汇占款数据。”鲁政委表示。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认为,央行基本上做不到隐匿数据,因为有很多数据来源可以获得有关资本动态的信息。“我们正等待更多数据的发布,包括央行收支表、外管局发布的商业银行购售汇情况等,以更好地了解资本动态和解读央行做出这种调整的意图。”谢亚轩表示。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