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易联支付频陷盗刷门 消费者银行卡在身异地被消费

  • 发布时间:2016-01-08 08:04:34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雅洁  责任编辑:张明江

  从未使用甚至听说过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却转走了一直握在手里的银行卡上的钱。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在了济南刘先生的身上。

  近日,经济导报记者接到包括济南刘先生在内的不少消费者关于银行卡被盗刷的投诉,而投诉的矛头均指向了一家名为“易联支付有限公司”(原“广州易联商业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易联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应当加强自我风险防控意识,在追求和享受支付便捷性的同时,应重视自身金融信息的保护,提高对支付业务内在风险的警惕性。

  个人信息遭盗用

  6日,刘先生向导报记者讲述了他在新年伊始的盗刷遭遇。“1月2日16时,我收到建设银行的消费短信,显示‘储蓄卡账户消费支出人民币50元’。”他告诉导报记者,当时因为回老家过元旦比较忙,也因为金额较小就没太在意。但第二天在同一时间,再次收到类似的消费短信时,刘先生开始警觉。

  从刘先生提供的银行卡消费短信截图来看,在1月3日16时,其同一储蓄卡账户再次显示“消费支出人民币50元”。刘先生说,“因为当时在开车,这张储蓄卡也在身上,压根就没有任何消费和刷卡的机会,感觉很蹊跷。”

  随后,刘先生立即致电储蓄卡所在银行客服询问。通过查询,银行客服工作人员告知刘先生,2日和3日这两笔消费均在同一商户,即易联支付。银行客服工作人员还提醒刘先生,若账户消费出现异常,可以申请暂时停卡。为安全起见,刘先生随即申请了该储蓄卡的停卡服务。

  “金额虽小,但连日遭到盗刷,这说明我的个人信息已被泄露,这是最令人恐慌的。”据刘先生回忆,这张储蓄卡主要绑定了微信钱包和支付宝,通常会用来网购。对于易联支付,刘先生坦承,此前从未听说,更从未使用过该支付方式进行任何消费。

  随后,刘先生致电易联支付客服,客服工作人员查询后回应,这两笔消费显示是给江西南昌一个手机号充值。对于为何会出现此问题,该客服表示,“有可能是不法分子通过我们易联支付平台,盗用了你的银行卡信息。”其建议刘先生,最好是把所有名下银行卡修改密码,也可以先报警,易联支付会继续调查,24小时内给予回复。

  事实上,刘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

  在21CN聚投诉网站,“易联支付的投诉案例”赫然显示在首页。据了解,自2015年2月起,21CN聚投诉上网友关于银行卡被盗刷涉及易联支付的相关盗刷案件,涉及多家银行,截至2016年1月6日,有关易联支付的投诉共154个。导报记者注意到,仅最近一个月,投诉就有24个。

  风险暴露

  事实上,导报记者搜索发现,早在2011年开始,某贴吧就开始有消费者投诉易联支付的非法盗刷行为,而新浪微博中也有大量的相关投诉。涉及人群从大学生的普通储蓄卡,到白领阶层的信用卡,再到从未开过网银及快捷支付的老人工资卡,均未能幸免。单笔盗刷金额也从50元到上万元不等。

  在盗刷的案件中,虽然方式有所不同,且盗刷的银行卡涉及到多家银行,但最终这些钱均通过易联支付平台被转走。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易联支付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主要通过与国内银行、银联等金融机构合作,创建金融支付服务平台,从事无卡认证支付业务及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业务。2011年,易联支付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许可从事移动电话支付、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业内人士告诉导报记者,上述消费者反映的情况可能是不法分子制作虚假网站,诱骗消费者进行点击,从而将木马等盗取用户个人信息的病毒等植入到消费者的手机或电脑上。通过这些非法手段获取银行账号、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进而绑定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消费。他认为,对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快捷支付方式,发卡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间多为默认开通。

  近年来,在频频发生的盗刷事件中,有近半都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的,其风险漏洞暴露无遗,风控成疾亟待整顿。

  7日凌晨,央行官网在其显著位置连发两文,公布央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海畅购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处置措施,即依法注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终止其开展互联网支付以及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的资质,责令其退出支付服务市场。

  “对于发生重大风险事故和严重违规事件的非银行支付机构,一律依法注销支付业务许可。”央行表态,将继续坚持以防范支付服务市场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为底线,结合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健全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加大清理整顿力度。

  7日上午,导报记者致电易联支付询问相关情况,工作人员表示稍后回复。截至发稿,导报记者并未收到易联支付的相关回复。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