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约13%消费者遭遇支付欺诈 近九成无法追回

  • 发布时间:2015-12-25 08:26: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毕晓娟

  [摘要]曾遭受网络欺诈的被调查者中,54%的欺诈损失金额低于500元,20%的欺诈金额高于2000元,较去年增加2个百分点。

  中国银联24日发布2015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这份备受业界关注的年度安全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移动支付需求在2015年呈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手机支付加速普及,在移动支付风险形势更加严峻的同时,消费者安全意识也有所提升,持卡人日常消费习惯及安全偏好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特征。

  五成以上手机端欺诈通过社交账号

  “我们依托由95家成员机构共同组成的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通过其成员伙伴的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APP客户端等23个渠道、77个移动互联网入口开展在线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逾10万份。”报告起草人之一、中国银联风险分析师王宇介绍说,本次关于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的调查,是在公安部经侦局和网安局的指导下,历时3个月完成的,调查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调查发现,今年约13%的被调查者遭遇过网络欺诈并发生损失,较去年上升6个百分点,其中男性较女性的比例高3个百分点。手机端欺诈有五成以上是通过社交账号被诈骗,同时,消费者还面临手机被植入木马或收到伪基站信息等其他多重犯罪活动威胁。

  从调查数据来看,曾遭受网络欺诈的被调查者中,54%的欺诈损失金额低于500元,20%的欺诈金额高于2000元,较去年增加2个百分点。从年龄来看,发生损失的50岁以上被调查者,逾1/4的超过2000元,较其他年龄段的被调查者的损失金额高,而20岁以下近70%的损失低于500元。

  “2015年通过社交账号诈骗、信用卡提额、消费退款、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等欺诈手法较为突出,移动支付安全应成为支付产品客户体验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总经理袁晓寒说。

  调查显示,近九成遭受网络欺诈的消费者未获得有效赔偿,在遭遇网络支付欺诈并产生损失的调查中,网络支付欺诈追损难度较高,损失全额或部分追回的仅4%,绝大多数是消费者自行承担了全部欺诈损失,这一比例高达88%。

  袁晓寒认为,从短期来看,消费者账户信息安全保护、移动终端环境安全、网上商户入网管理、网络账户实名制等方面仍需产业相关方持续关注,从支付产品看,未来的创新或将更多考虑安全因素,让持卡人真正做到放心支付。

  82%的受访者曾使用手机完成付款

  尽管存在一定安全问题,但调查显示,消费者移动支付习惯正在逐步形成,整体月均移动支付消费金额和频率较去年均有所上升,且无论是实物类消费还是虚拟类消费均比去年有显著增长。

  报告显示,82%的受访者曾使用手机完成付款(在商户现场支付或远程支付)。以手机支付在个人网上消费总额中的占比来衡量,51%的受访者手机支付交易占比超过一半。从支付偏好看,20岁以下的年轻人热衷于手机钱包类客户端支付。同时,通过手机支付购买实物商品的受访者比例高达33%,但较2014年小幅下降。充值缴费等虚拟商品消费的这一比例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

  “随着产业各方在支付领域的创新加快,持卡人可以在不同的购物场景下,根据自己的需求、大小额、安全与便捷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袁晓寒介绍说,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男性在大额消费出手更爽快,女性在1000元以下的消费更为频繁。而从年龄分布看,95后的年轻人更青睐虚拟账户的余额支付,75后的中青年偏爱产品种类最多的手机支付,40岁以上的中年人更偏爱网银支付的大额、安全的特性。

  短信动态验证码成最普遍的安全验证方式

  在反映出移动互联网支付领域各种安全问题的同时,调查也显示,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产业各方对消费者安全宣传活动的开展,消费者的安全支付意识不断增长。调查发现,87%的被调查者认为支付时须必备验证环节。其中,76%的被调查者习惯通过手机短信动态验证码来保障支付安全。在对使用短信验证码态度方面,66%的人选择每笔网上交易都使用动态验证码来保护支付安全,这一比例近两年有所下降,同时22%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设置个性化限额。在大、小额支付场景方面,消费者在不同交易场景下安全支付需求有所差异。另外,新的支付验证方式也逐渐被更多消费者所认识,如有13%的消费者愿意尝试指纹等生物识别方式。

  王宇介绍说,根据调查,自2010年以来,习惯使用手机动态验证码进行支付安全验证的被调查者逐年递增,今年这一比例较2014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较2010年增长了近3倍多。

  在用户安全意识提升的同时,网络支付安全手段正在不断丰富。袁晓寒介绍,近期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及相关手机制造商,推出了“云闪付”相关安全支付产品,同时与发卡银行共同配套相关保障措施,让持卡人在购物时不再为安全所担心。

  袁晓寒建议,用户在使用移动支付时,要在手机上安装官方正版的安全软件,提前预检病毒。若发现手机中毒后,请不要重启手机,应到手机专业售后维修部门,让专业人员重装系统,根除手机病毒。此外,用户可以选择有配套资金保险的支付渠道或考虑购买资金保障险等相关类型保险,发生损失后可以通过保险渠道挽回。(人民日报)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