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秋拍两极分化加剧 天价难挽艺术品市场颓势
- 发布时间:2015-11-20 09:52:50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田燕
原标题:艺术品秋拍两极分化加剧 天价难挽艺术品市场颓势
11月15日晚,嘉德拍卖标志性的 “大观”之夜以9.2亿元落槌,与春拍的9.54亿元基本持平。其中,李可染《万山红遍》拍出1.84亿元,成为今年内地秋拍首件突破亿元大关的拍品。但从整体成交情况来看,精品普品、热门冷门两极分化趋势加剧,二三档画家作品难以再上高价位区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依然冷清,但是藏家趁机搜罗好货的积极性变高。
红色经典被炒高?
在“大观”之夜中,有6件书画作品在拍前最受瞩目,其中之一是估价6600万-8800万元的李可染《万山红遍》,以1.84亿元被新疆广汇集团买走。相比之下,同样估价区间的潘天寿《劲松》并没有突破亿元大关,以9315万元成交;估价5200万-6200万元的《朝霞》最终以6900万元易手。傅抱石《郑庄公见母》以7992.5万元成交,吴昌硕《致三多花卉册》拍出4370万元,打破个人最高拍卖成交纪录。
《万山红遍》是李可染上世纪60年代根据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创作的,一共有七幅,其中四幅分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家属收藏和北京荣宝斋,另外两幅海外藏家收藏,数十年未在市场上露面。
此次嘉德上拍的《万山红遍》原是北京荣宝斋的旧藏。40多年前,北京荣宝斋花了80元将其收入囊中。 2000年由北京荣宝斋拍卖释出,被海外藏家买走,以501.6万元的成交价创下当时李可染单幅作品拍卖纪录。
在今年的经济形势下,各家拍卖公司在秋拍征集阶段就已感受到艰难,不少专场在拍品数量上有所减量,某内地拍卖巨头在近现代书画专场拍品数量同比去年减少三成。艺术市场评论人士牟建平认为,1.8亿元价格有点高,相对于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万山红遍》,嘉德秋拍的《万山红遍》属于小幅,再出手时能否过亿难说。不过他表示秋拍规模精简,能有《万山红遍》 已是难得。
所谓“红色经典”,是指创作于1949年至1979年之间,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反映中国革命历史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作品,因此也被称作“新中国美术经典”。据牟建平介绍,龙美术馆馆长王薇是国内红色收藏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多年大举收藏红色经典油画,曾经把一个红色经典专场拍卖80%的拍品都包下了,掌握了红色经典油画的市场定价权和话语权。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好像每当艺术品市场困难时,红色经典作品就会现身拍场,而且其中总能有高价成交者,俨然是提振市场人气的救星。牟建平认为,红色经典作品是特殊年代产物,不仅是艺术作品,还凝结着一些复杂的情感、怀旧等因素,但近些年红色经典已被过度人为炒作,而且对红色经典艺术价值有争论,红色经典存在数量多、创作雷同的现象,拿到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会有多少人认可?牟建平认为经过时间洗礼,红色经典将恢复艺术本来价值。
藏家竞价表现理性
在此前进行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上,古代书画呈现活跃、理性的态势,是一个不错的开局。所以大观夜场古代书画部分也不例外,30件拍品总成交1.87亿元,成交率80%。董其昌《疏林茅屋图》估价6000万-8000万元,最终以6000万元底价成交,加佣金6900万元。今年故宫90华诞而举办的《石渠宝笈》展览,引发一股收藏界对其追逐的热情,《疏林茅屋图》即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另一件《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乾隆皇帝《御笔分题行书册》,以220万起拍,加佣金以1552.5万元成交。
“古画是老当益壮,最近几年越来越显示出其在整个收藏板块的力量。”拍卖公司对古代书画市场十分有信心。业内人士认为,古代书画市场表现一直稳健,虽然“大观”之夜没有亿元高价出现,但也说明古代书画收藏还在一个正常的生态之中,藏家表现理性反而有利于市场长远发展。
春拍中潘天寿《鹰石山花图》以2.79亿元的高价成交,此次嘉德又征集到两件潘天寿的不同风格大尺幅作品。其中,潘天寿的《劲松》以9315万元被龙美术馆收藏。市场可流通的潘天寿作品数量十分有限,近2米的巨幅作品更是屈指可数。《劲松》的成交价接近亿元,但又没有超过亿元,被藏家津津乐道为拿捏恰当,不高不低的价位与当下市场形势十分吻合。
不过,近现代书画拍品中还有一件估价待询的齐白石《叶隐闻声》工笔草虫册页,被评论为是亿元后备,保利拍卖负责人表示,2009年秋拍时齐白石《可惜无声》在北京保利以9520万元为龙美术馆竞得,而《叶隐闻声》为18开,尺幅更大,有望突破《可惜无声》的成交纪录。
牟建平认为嘉德大观夜场和春拍表现基本持平已属不易,秋拍书画市场没有继续下跌就是好现象,人气不能作为市场判断,要看总成交数据。二流、三流画家作品下跌仍然很明显,如何海霞的山水画镜心春拍到五六百万元,秋拍目前还不到百万。他认为艺术品市场下滑后,纯粹投资的人多数都离开了,拍卖价格变得比较理智了。
中国嘉德书画部总经理郭彤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9.2亿的成交额可以说给市场一个积极的信号,同时也说明不论在怎样的经济环境下,拍品的质量凝聚一切,在拍品中能看到多少价值,市场就能体现多少价值。市场越来越成熟,买家也越来越挑剔,说明市场正在面临转型,藏家多年经验的积累,对于精品的追求和下手也是越来越狠。
当代艺术
悲观中的勇气
对于首次亮相嘉德的现当代夜场,业内人士认为不论成交如何,都应该点个赞,特别是在此时此刻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一片冷清和悲观之中。
从拍卖结果来看也许在人们意料之中。26件作品总成交额为1.2759亿元,成交率达96%;为纪念中国“85新潮”三十年而特设的专场13件作品,成交额为2988.8万元,成交率为100%。
现当代艺术日场和夜场的总成交额为2.119亿元,五个专场的总成交率为86.2%,其中日场拍卖中的沙耆比利时时期艺术专场34件作品全部成交,成交额为1018万元;二十世纪艺术39件作品,成交额为1441万元,成交率为69%;另一个常设的当代艺术日场134件作品,成交额为2986万元,成交率为66%。
当代艺术成交前十名中,多数作品来自于当代艺术夜场和“85新潮”三十年纪念夜场,石冲、丁方、余本、段建伟四位艺术家诞生了新的最高价纪录,段建宇、韦嘉、李晖等中青年艺术家的表现稳定,作品均在估价范围内顺利成交。
“中国当代艺术
并没有沦陷”
夜场中最揪心的是封面作品能否拍好,可以说关乎整场的成败,来自于艺术家石冲《欣慰中的年轻人》担当起重任。在市场并不乐观的情况下,此作拍前高达2600万元的估价一度引发议论,收藏家唐炬坦言,“看预展时面对原作和岿然不动的底价权衡再三最终放弃对该作品的竞逐,并暗自为之能否在清冷的冬日里成交捏了一把汗。”
早前在2007年北京保利秋拍中,《欣慰中的年轻人》曾经以1131万元成交。最终在嘉德夜场以3795万元成交,创下石冲个人拍卖最高价纪录,也是夜场中价格最高的作品。
唐炬则选择了另一件拍品刘小东的《大雨(纽约)》,以1150万元的价格竞得。该作品曾在2011年4月3日的香港苏富比春拍上出现,最终以902万港元成交。据刘小东回忆,此画描绘的是美国艺术家约翰·埃赫恩为艾未未制作石膏像的场景。约翰·埃赫恩原本打算为艾未未、刘小东、喻红三人分别制作石膏像,但由于刘小东鼻炎发作,他便成了这一“历史”的描绘者。
藏家在这场夜拍后感到欣慰。艺术市场必然受到经济形势影响,这是藏家应该接受和承受的事情,这个市场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疯狂,而是更加理性、成熟。大众应该调整买涨不买跌的习惯,学会将把握市场调整期机遇作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