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收藏 > 业界聚焦 > 正文

字号:  

盗掘仍是中国地下文物安全重要威胁

  • 发布时间:2015-06-08 09:19:21  来源:新华网  作者:赵洪南 徐扬 张逸飞  责任编辑:张明江

  眼前40多平方米的遗址区内,十几处被盗掘的古墓大坑连着小坑,用“体无完肤”来形容被盗挖后的辽宁朝阳半拉山积石冢并不为过。两件存世稀少的红山文化陶人头像和石人头像,竟是盗墓之后的意外发现。

  2014年9月,因盗墓分子多次盗掘破坏,考古人员开始对朝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尹杖子村半拉山顶部的积石冢进行抢救性发掘,两件先人头像就被遗弃在已被盗掘的遗址内。

  此外,中国警方近日破获了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盗墓案,缴获文物1168件套,抓获犯罪嫌疑人175人。其中红山文化的代表图腾玉猪龙、元代牡丹龙纹金钗等追回的文物是首次发现,填补了多项中国考古的空白。

  一些专家认为,盗掘古遗址、古墓葬,盗窃田野石刻,仍是中国文物安全的重要威胁。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曾表示,占不可移动文物总量46.59%的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很多地处偏远,人迹罕至,安全保护的任务重、难度大。

  对两件红山文化陶人头像和石人头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新全有着失而复得的复杂心情。“盗墓贼并不识货,”李新全说,如果被破坏或是盗走,损失将无可估量。

  “这两件文物为进一步认识红山文化人体雕塑技术和有关祭祀礼仪提供了新资料,同时也让红山文化分布的范围有了新的定义。”辽宁省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红山文化研究专家郭大顺说。

  红山文化是位于辽宁西部距今五千多年的农业文明,是中国已知出现最早的文明之一,曾发现近千处遗址。

  在考古专家眼中,盗挖一座古墓,相当于了破坏了一段中国文化的基因序列。“不光是文物被盗走,墓葬中的易损物如衣服、纸、竹简等也都会被破坏,这对研究文物所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是个巨大的灾难。”郭大顺说,正规的文物考古发掘前,必须对墓葬进行整体考量,分析墓葬的规格、形制以及随葬品分布等诸多因素, “但盗墓者全然不顾,乱挖一气,甚至还故意破坏。”

  郭大顺表示,对当地历史了解得不深不透,对文物分布范围勘查不全面不彻底,导致地下文物保护常常陷入被动局面。

  李新全还指出,中国的文物保护技术还很落后,一些文物一触即碎,保护难度极大。只有在技术力量能够切实保护现有的文物遗址遗迹后,才有可能去讨论主动发掘的问题。

  朝阳市龙城区文物管理所书记李道新介绍,曾被盗墓贼洗劫的朝阳半拉山遗址,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要依靠村里承包这片山的两个农民,他们基本上在义务进行保护工作。

  这是中国众多地下文物的保护实际现状,大多陵墓散布在远离市镇的旷野中,点多、线长、面广、范围大,保护难度大,盗墓现象较普遍。用“人防”的手段来防止盗墓,难度很大。

  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文物安全的投入,一大批国保单位建设了安防、消防和防雷安全工程,安全防范条件得到良好改善。文物部门与公安部门联动办案,也成为当前打击文物犯罪的有效方式之一。

  2006年,“地波探测报警系统”在咸阳西汉平陵及陪葬区的应用,使平陵成为使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保护的帝陵,这改变了田野文物保护仅靠人工巡查的被动局面。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