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财经 > 收藏 > 业界聚焦 > 正文

字号:  

叫座之余 博物馆展览如何更叫好

  • 发布时间:2015-02-09 09:32:17  来源:人民网  作者:方翔  责任编辑:毕晓娟

  根据英国著名视觉艺术媒体《艺术新闻》(The Art Newspaper)公布的排名,2013年,上海博物馆以194万的全年参观人次在全球艺术博物馆中排名第23位,位列中国第2。2014年上海博物馆全年参观人数首次突破了200万人次。但在叫座之余,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申城各类商业展览活动越来越多,许多叫好的展览并不是在上博举行的。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越来越紧密,在过去的2014年,许多海外重量级的展览纷纷引入申城,特别是像2014年3月8日至6月举行的“莫奈展”,不仅迎接了34万人次的观众,更是在年轻人中间掀起了一个对于西方印象派绘画的关注热潮。对此,上海博物馆的一位副馆长不禁感叹,去年举办的“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展”,虽然也曾迎来过排队长达300米的火爆场面,但是在从人们的关注程度上,却远远不如“莫奈展”。

  放眼海外,如何让展览更加吸引人,是各大博物馆都非常关心的话题。据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挪威纪念了该国艺术巨匠的诞辰。由挪威国家博物馆和蒙克博物馆联合组织的150周年纪念展“爱德华·蒙克150”(Edvard Munch 150)在奥斯陆的国家美术馆举办,成为纪念活动的重头戏,日均参观人数为2918人。但当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了蒙克最著名的《呐喊》(只是众多版本中的一个),每天都吸引了平均5528名参观者。而且从媒体的关注程度上来说,对于《呐喊》的报道已经远远超过了蒙克本身。

  好的作品对于展览本身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更为重要的还是要运营到适合博物馆本身的营销手段。“营销”二字,对于许多严谨的博物馆学者们来说,似乎是最不愿接受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博览馆已经开始并通过实践“营销”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自2008年至2010年,由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与美国四大博物馆联合举办“兵马俑:中国首位皇帝的守卫者”,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兵马俑展多年来都是在世界各国备受欢迎的展览项目,但是从美国的情况来看,不仅将名称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而且充分利用免费的社交网络媒体推广展览,像国家地理博物馆在社交网络上放置了一段兵马俑动画视频,画面中,2000多年前的中国秦俑唱着节奏强劲的饶舌乐,穿梭在美国繁华都市的街头,载歌载舞,像明星一般和路人打招呼。国家地理博物馆还在华盛顿的地铁里投放了很多绘图广告,大幅电脑绘图中,是英姿勃发的秦俑群像,画面角度被刻意制作成了俯视,这样,当这些绘图被放置在地铁主要出入口的地面上时,就有了兵马俑发掘现场的效果。兵马俑美国四站巡展,除亚特兰大的海伊艺术博物馆基本沿用了大英博物馆的展览设计外,其余各馆均聘请专家对展览作了重新设计,以达到跌宕起状、引人入胜的效果。

  这两年,内地的博物馆也越来越开始关注依托网络的力量。像苏州博物馆举行“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苏博不仅邀请了众多网络大V参观了展览,而且还赠送了文徵明手植紫藤的种子;像王石等人还在微博上进行了展示,大大扩大了展览的影响力。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康柏堂先生(Thomas P.Campbell)曾经说过,观众来博物馆参观的动机很多,最简单的莫过于单纯出于好奇心。我们知道也有些观众喜欢在参观过程中拍照,回去后和朋友分享。这种做法棒极了。因为我们的博物馆由于这些分享而变得更友好、更具吸引力。我们希望观众能真正享受博物馆时光。处于何种原因来博物馆参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来了,我见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

  对于博物馆来说,观众不仅是服务的对象,更是其工作的参与者,甚至是创造者。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发展,观众们开始热衷于通过这个渠道来分享他们观展的感受,这使得社交媒体不仅成为了沟通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重要纽带,更为重要的是为博物馆积累了丰富的行为研究数据。由于这些信息是观众们自发产生的,因而更具有代表性。现代社会的博物馆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收藏、展览、研究、服务机构或场所,更是一个促进个人全面发展、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