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收藏 > 业界聚焦 > 正文

字号:  

段塘拆迁登科墙门或难逃一劫

  • 发布时间:2014-09-17 10:06:52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邹洪珊  责任编辑:毕晓娟

  南塘河历史街区,位于宁波古城南门外。它是宁波8个历史街区之一。

  而段塘街区为南塘河历史文化街区的延伸处,依临南塘河,是城区内唯一一处有原住民居住的原汁原味体现江南水乡特有人居环境景观的特色街区。

  最近,段塘区域正在进行大面积拆迁改造,这原本是件好事。可有老宁波发现,改造中,代表宁波特色的古民居突然消失了——有的倒了,有的拆了,其中一部分还是已经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昔日的老街,断壁残垣。

  段塘的老房子,到底怎么了?

  现场——

  住在百年老宅的老人说

  房子拆了,老段塘镇也就没了

  杨仁迩阿姨,今年快70岁了。作为一个老宁波,从90年代开始,她就热衷于宁波的文保事业。

  去年,段塘区域开始拆建。今年9月2日媒体发布《关于段塘街道区域内零星国有住宅征收项目房屋征收决定的公告》,列明了即将被征收的目录。杨仁迩阿姨仔细看了下,发现其中一部分竟然是三普公布的不可移动名录,比如苏家140号吴宅、段塘北路34弄38号翁宅、碑牌巷27、28号,58号登科墙门等。

  这意味着,这些老宅也要被拆了。

  这里说的三普,是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杨阿姨根据网上公布的普查名单,发现宁波海曙区有4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登记,其中段塘地区有60多处。

  “这些民居,都是三普登录过的,很多都代表了宁波特色,怎么能拆?”杨阿姨找人到海曙区文保部门打听,却得到了这样的回复:“这60多处地方,和规划有冲突。”

  昨天,跟着杨阿姨,钱江晚报记者来到了海曙区段塘中路。

  一路走,一路看。很多老房子只剩下了屋顶,拆下的瓦片和石板都堆在路边。杨阿姨直叹气:“房子有200多年了,拆掉很可惜。”

  段塘北路13号,记者找到了六旬的吴大爷。

  “这是清代咸丰年间的祖屋,我太公时就在这里住了,附近还有个吴家祠堂。”吴大爷说,这是宁波这一带典型的民居——五间二弄,屋子里150多年都没动过,连窗格都是“原配”。

  而他的邻居们,早在4月底就基本都搬走了。“

  再拆,古老的段塘镇就没了。”吴大爷说。

  500年前,这里曾是宁波最古老、最繁荣的农贸市场,“南门三市”堪称甬上商贸文化的源头。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关于城厢乡风礼俗有这般描述:“南门有三市,西门有八市。”

  如今,南门盛景难复,而老宅,或许也将成为老宁波最后的回忆。

  海曙文广局——

  网上的三普名录有误

  段塘涉及的三处文物仍在原地

  既然已经上了三普名录,为何这60多处老房子还要面临拆迁呢?昨天,钱江晚报记者采访了海曙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建东。

  陈建东局长的解释是,杨阿姨在网上看到的那份三普名录,并不是最终版本。

  钱江晚报:这次段塘区域要拆迁的房子中,是否有60多处是上了三普名录?

  陈建东局长:海曙区是200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六个试点城市之一,当时本着“应统尽统”的原则(房梁好的,一些柱子值得利用的,我们都会普查在内),对海曙区街巷村落进行了地毯式野外调查,野外实地调查结束后,登录的原始名录共有487处,涉及段塘区域的共有63处,处于拆迁区域的有44处。

  不过,我们后来对487处又做了一次细致的分析,剔除了一些经过日后多次改造和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在2012年4月,海曙区正式发文《关于公布海曙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单的通知》,这次三普名录做了调整,三普名录变成了276处,其中段塘区域的涉及3处:永济桥、永济亭和章鋆书碑。目前,这三处都在原地保留。

  钱江晚报:第二次公布的三普名录,为什么没有一处老房子入围?

  陈建东局长:那一带很多老宅老百姓在居住利用过程中后期改造的比较多,从文物价值考量,没有整幢保护的必要。不过对于段塘片区旧村改造我们很慎重,今年年初,我们和区旧村办、段塘街道领导一起又去段塘进行实地勘察,最终确定了其中有一定价值的9处老房子,或原址或迁移保护。这9处老房子,其中3处已经测绘落架,迁到月湖西区,另外6处还在原地。

  拆迁区域内的44处第一阶段普查名录中,目前有30多处还在,消失了10处。消失的10处本来就是打算构件利用。

  钱江晚报:三普的名单,为什么大幅精简?

  陈建东局长:第一次普查时,因为是试点城市,我们把能统的都统计进来,一共有487处,我们把野外调查成果在第一时间上报给国家文物局,后来国家文物局在他们的网站上进行了公布,野外实地调查结束后,海曙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了一些在普查过程中我们聘请的给予技术指导的专家就初次普查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保护现状,筛选了其中的276处进行正式公布。

  不过,正式公布的名录没有在网上进行公开,只是发给了相关街道,之后也上报了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

  质疑——

  标志建筑登科墙门

  为何也上了拆迁名单

  不过,对海曙区文广局的解释,曾经参与三普的文保人士并不是十分认同。

  昨天,一位曾经参与过三普工作的文保人士周先生就提出了他的质疑:

  2009年7月海曙区三普办出过一本三普成果图集《近郭风物》,书中明确写到,段塘街道有64处文物,特别是古代段塘的标志性建筑——登科墙门,总面积达到了1030平方米,对于研究宁波建筑的发展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按照陈建东局长的说法,最终的三普名单中,保存完好的登科墙门并没有列入。这让周先生觉得有点诧异。

  还有一点,前几年,南塘河畔的长春庵,在搬迁后又被拆掉新建,当时文保部门的解释就是:迁移后失去了文物价值。

  周先生担心,现在段塘的老房子又要迁移,会不会重蹈长春庵覆辙?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在宁波规划网上查到,根据《宁波市鄞奉片区(HS17)控制性详细规划》,鄞奉片区的功能定位为:以商务、居住和文化休闲商业为核心的滨水复合功能区。

  在采访中,陈建东局长也提到,根据他了解到的该地块规划,这里会兴建学校和社会福利机构等。涉及的九幢老房子,要么迁移保护,要么原址保护。但从目前的市规划局控制性详规来看,原地保护的可能性不大。“老百姓关心老房子保护,他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值得赞赏。但城内一些老房子要拆要留,最终还是得看其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