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年间卖妻文约:印下的掌纹清晰可见
- 发布时间:2015-06-10 09:16:44 来源: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张明江
最古老档案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为了让市民了解档案的管理,昨(9)日上午,南充市档案馆在北湖公园开展了“档案与你相伴”的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当天,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来到南充市档案局,直击了一份南充最古老的档案——清代顺治年间南部县衙的一份房地契约。
价值
南充最老档案南部县衙房地契约
在档案室里南充市档案局保管利用科科长廖成拿出一份档案,封面上写着顺治十三年(1656年)二月二十日。虽然纸张有些泛黄,但公文上盖着的印章清晰可见,旁边用正楷工整的写着契约的人物和事件,当事人“邓架”的签名十分清楚。“这是南充市现存最古老的一份档案。”廖成说,这是顺治年间的一份房屋田地转让买卖契约,是当事人“邓架”将祖业舍入西坪寺的文约,该契约距今359年了,“馆藏的清代档案一共有18186卷,但是顺治年间的档案,仅此一份。”
“还有一些契约上指纹都很清晰。比如同治年间的梅应龙卖妻文约。”廖成拿出一份文约翻开,即可清晰看到当事人梅应龙卖妻时印下的掌纹。
据了解,清代南部县衙门档案大部分大多数都是司法公文,是县衙所属吏、户、礼、兵、刑、工、盐等房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件和邢民诉讼案件,还有一些皇帝脉案,太医处方等史料。
意义
记录南部社会变迁宝贵历史文化资源
“清代南部县衙门档案是如今保存的最长最完整最系统的县级地方政权历史档案资料,有很强的系统性、完整性、延续性、原始性。”廖成说,这些档案资料真实的记录了南部县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发生变化,反映了南充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是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些瑰宝是如何发现的?廖成说,解放后,南部县军事管制委员会从旧政权手里接过一大堆“老资料”,将其闲置在库房里,尘封了十年之久,任凭鼠咬虫蛀,无人问津,1960年,四川档案局发出通知清查档案资料,才得以抢救。1965年,简单梳理后移交给南充党委档案科,1984年,通过三年时间进一步整理,抢救出这批清代衙门档案……南充最古老的一份档案——清代顺治年间南部县衙的一份房地契约,就藏在其中。”
目前,南充市档案馆保存着清代、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档案材料30余万卷(件、册)。
保护
控制光线和湿度档案都有电子档
除了常见的文书档案,南充市档案馆还保存有专门、声像、科技、电子、等类别的档案。
这些档案是如何保护的?廖成介绍,档案馆厚重的窗帘挡住了室外强烈的紫外线,房间里的灯光比较暗,“我们对库房内 的 温 度 把 控 严 格 ,常 年 控 制 在14℃--24℃,相对湿度在50%--60%。”
档案最怕水、怕火,库房里使用的是气体灭火装置,存放声像、电子档案的库房还配有防磁柜。廖成说,“一般我们的档案原件是不会展示出来的,因为灯光和人为会有破坏,我们的档案全部都有电子档,既方便市民阅读又保护了档案。”档案馆里还配有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等。
新闻纵深
档案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
“档案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从婴儿出生前的孕期检查记录,到人去世后的抚恤、丧葬、遗产继承等都是档案。”南充市档案局副局长贾强民说,每个人都在创造档案,也会在生活和工作中用到档案。
说起档案的利用价值,廖成举了一个例子:“单独二胎”政策出台后,市民杨先生再婚并育有一女,因无法证明和前妻没有孩子,无法通过生育再批准。他试着去当地市档案馆查阅自己的婚姻档案。“通过查阅,在婚姻档案中找到了他的离婚协议书,其中记载了女方腹中无胎儿。”有了证明材料,杨先生夫妇顺利领取第二胎准生证。
南充市档案馆工作人员说,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常有人来查阅档案,并凭此开具证明用于工龄计算等。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