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世界的《李柏文书》
- 发布时间:2015-06-05 11:14:47 来源:天山网 责任编辑:胡爱善
震惊世界的《李柏文书》
文/图本报记者张迎春
在新疆,20世纪初叶,有两大考古发现震惊了中国乃至世界,一个是楼兰古城,另一个是《李柏文书》。这两大发现,掀起了丝绸之路探险的一个热潮。
人们十分关注“楼兰美女”,却很少有人想到《李柏文书》。其实,《李柏文书》的重要价值,超过了从楼兰古城遗址里出土的众多文物。然而,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外考古专家对楼兰古城以及众多文物早已有了定论,而对《李柏文书》特别是其发现过程,还没有一定完全准确的结论。现在,当我们将历史的册页翻到100多年前,看一看,是不是能有新的线索呢?发现过程
1908年,日本的大谷光瑞组织了探险队,分别由橘瑞超和野村荣三郎负责,分两路进行丝绸之路的考察,他们两个人都不是考古工作者,特别是橘瑞超,他只是个年轻的小和尚。
大谷光瑞十分聪明,他盛情地邀请已经去过楼兰遗址的斯文·赫定来自己家做客,他用高规格的接待和巧妙的手段,让这位大探险家透露出了楼兰古城的准确经纬度,并很快用密码电报发给了远在新疆的橘瑞超。按照这个经纬度,橘瑞超未费多大劲,便顺利地抵达了楼兰古城,成为继斯文·赫定和斯坦因之后第三个进入楼兰古城的外国人。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1909年3月的一天,也就是橘瑞超到达楼兰古城的第5天,他命令民工翻遍了斯文·赫定曾挖掘过的每一个角落,除了找到几片木简和一些丝织品、麻鞋和一个陶灯外,没有任何重大的发现。他带着有些怅然的心情,再次来到了有名的西域长史官衙“三间房”,重新细心地搜索着每一处地方。突然,他发现一堵土坯墙下面,有一道不到两指宽的缝隙,他捡起地上的一段干树枝,伸进了缝隙,一阵搅动,一个被揉皱的纸团随着树枝滚了出来。他轻轻地把这个纸团铺展开来,发现有4张墨迹清晰、书法优美的汉文文书,这就是后来轰动世界的《李柏文书》。
橘瑞超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他小心翼翼地将残纸收藏好,然后又在楼兰古城附近活动了约1个月,重新回到了若羌,沿着丝绸之路南道到和阗、叶尔羌,翻越了喀喇昆仑山,与等候在印度的大谷光瑞会合,在这里公布了他发现的《李柏文书》。
对于《李柏文书》的发现,最为震惊的是斯坦因。他说啥也想不通,自己几乎翻遍了楼兰,该找的地方都找遍了,咋还会有遗漏呢?当他见到年轻的橘瑞超,并从对方手中拿过《李柏文书》影印件时,他拿着放大镜的手竟然有些颤抖,仔细地辨认过后,他仍有些不甘心地问道:“橘瑞超先生,这文书真是从"三间房"找到的?”
“是的,就是在"三间房"墙体的缝隙中找到的。”橘瑞超的回答,让斯坦因沮丧极了,他没想到自己百密一疏,竟然输给了眼前这个毛头小伙。
“所谓的《李柏文书》,是前凉西域长史李柏写给焉耆王龙熙的信稿。”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炳华,在他写的《楼兰古城浮现沙海》一文里这样写道。
据《晋书》记载,李柏原来是西晋王朝的西域长史,驻节楼兰。西晋南迁,入前凉王朝,他仍担任西域长史。公元327年,同属于前凉并驻守在吐鲁番高昌的戊己校尉赵贞背叛了前凉王朝,自署高昌郡太守,意图分裂割据称雄,独霸一方。
“李柏得知这个情况后,向前凉王张骏作了报告,并请求出击赵贞。不久,张骏亲自征讨高昌,第一次无功而返,第二次大获全胜,并将赵贞生擒……后来,前凉王朝在吐鲁番地区设立了高昌郡,正是在平定了赵贞的基础上实现的……”王炳华在《楼兰古城浮现沙海》一文中说。
“作为前凉西域长史,李柏执行着这一既重要又高度机密的军政使命。因此,他给焉耆王龙熙写信时,十分认真仔细,反复斟酌措辞,多次易稿,主要信稿留存下了两份,都被橘瑞超所获。”
张骏授命李柏征讨赵贞是当时的一件大事。据《晋书·张骏传》记载:“西域长史李柏请击叛臣赵贞,为贞所败。议者以柏造谋致败,请诛之。骏曰:"吾每以汉世宗之杀王恢,不如秦穆之赦孟明。"”时隔1600多年后,相关信稿,重现在楼兰古城的“三间房”,意义非同寻常。
王炳华认为,《李柏文书》的大致意思是,李柏准备出兵攻打占据高昌、控制西域北部的戊己校尉赵贞,叫龙熙不要恐慌,也不要跟着赵贞逃跑。其意在善言问候,表示关心与尊重,先取得焉耆王对讨逆的支持,庶免腹背受敌之虞。但为了保密,信中一直没有点明赵贞的名字,可见当时李柏内心的矛盾、焦急和不安。
《李柏文书》是一份相当重要的官方文书。它的发现,不仅证明了至少在公元328年的时候,楼兰古城还驻有重兵把守,而且李柏还是一位忠诚于华夏统一大业的有胆有识之士,为我们了解前凉王朝如何经营西域以及认识这一重大事件,补充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细节资料。出土地点之争
然而,《李柏文书》究竟是在哪里出土?当时出土的情况如何?成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悬疑。
当时,橘瑞超发现了《李柏文书》后,又随大谷光瑞浏览了埃及、罗马、伦敦、巴黎等地,与斯坦因、保罗·伯希和、斯文·赫定等探险家就新疆出土的文物和考察情况,进行了切磋和交流,并准备再次到新疆来。
1910年8月,橘瑞超离开了英国,经过俄国,再次来到新疆,对楼兰古城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现了一座埋在沙漠之中的古城。年轻的橘瑞超因没受过考古训练,对他在楼兰古城先后发掘出土的诸多文物,没有做详细记录,包括《李柏文书》。他在自己写的《中亚探险》一书中,并没有说清楚这座古城的方位、经纬度。
不过,《李柏文书》信稿里指出书写地点是在“海头”。可在相关文献中,楼兰古城从来没有出现过“海头”这个称谓,那么,这个“海头”是指哪里呢?
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所编著《流沙坠简》一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考释,他认为“楼兰”和“海头”是两个不同的古城。“海头”距“楼兰”50多公里,也是一座长方形的古城遗址,比“楼兰”小,海头古城就是斯坦因编号的LK城。
半个世纪后,有一些学者重提并推论出土地点很可能并不是楼兰古城,而是海头古城。这场持续半个世纪的争论,最后通过橘瑞超发现文物地点的照片进行对比分析,确认了楼兰古城里的佛塔,才算告一段落。
现在,《李柏文书》存于日本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和当年大谷光瑞组织的探险队从亚洲腹地多年考古探险后带来的一大批资料文献、文物一起,默默地证实着西域曾经的历史,它们成为西域学术研究的一批珍贵资料。
楼兰古城著名的“三间房”,《李柏文书》就是从此处墙体的缝隙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