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香港春拍:苏富比现当代亚洲艺术夜场TOP10
- 发布时间:2015-04-07 09:36:52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毕晓娟
原标题:【直击2015香港春拍】苏富比现当代亚洲艺术夜场TOP10
2015年4月4日晚6点30分,香港苏富比2015年春拍“现当代亚洲艺术夜场”在香港会展中心举槌,涵盖中国、日韩、东南亚47位艺术家共69件作品上拍。经过3个小时鏖战,最终以6.04亿港元收槌,吴冠中1973年作《红梅》以6684万港元拔得头筹。小编整理当晚TOP10,以供参考。
TOP1
吴冠中 1973年作 红梅 尺寸 89.6×70cm 创作年代 1973年作
来源:
原藏者直接得自艺术家本人
台北,传家艺术精品拍卖,1997年6月15日,拍品编号76
现藏者直接购自上述拍卖
中吴冠中的《红梅》以2500万港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后,最终以5800万港元落槌,加上佣金以6684万港元成交。
《红梅》诞生于1973年。此时,吴冠中刚刚从李村重返北京,大学均未开课,使他可以不受教务羁绊,出行至京郊写生;由于艺术家在下半年受到国家委任,南下为《长江万里图》采风,故此他的留京时间,实际上只有短短数月,却因为心无旁骛,创作出一系列京城、京郊杰作,本次上拍的《红梅》与另一幅《荷花》(拍品编号1009),均完成于此一阶段。2006年出版的《吴冠中》曾经详细记录他此时的经历与心情:“饥饿的眼,觅食于院内院外,枣树,垂柳,木槿,向日葵,紫竹院的荷花,故宫的白皮松……均被捕捉入画。又骑车去远郊寻寻觅觅,有好景色就住几天,画架支在荒坡上,空山无人,心境宁静,画里乾坤,忘却人间烦恼,站定一画八小时,不吃不喝,这旺盛的精力,这沉迷的幸福,太难得。”
《红梅》反映了艺术家此时全然陶醉于创作之心境,其主色调是艳丽照人的满目桃红,画面呈现一株盛开腊梅,主干粗壮结实,枝桠铁线金丝,傲骨铮铮的仰指天空;星星点点的梅英漫布其间,密密麻麻如霰雪拂砌,远观有若燃烧正旺的一枚火炬,阵阵清香更引得蝴蝶回旋飞舞,象征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不仅在视觉上赏心悦目,亦给予观者内心莫大之鼓舞。
吴冠中用色一向谨慎克制,特别是七○年代的写生作品,绝少使用大片红色,这除了因为艺术家当年身处干旱的北方,亦有避免作品甜俗之考虑。因此,《红梅》运用大胆色调绝非偶然,而是饶具深意。梅花原产自中国,主要分布于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这种本来属于南方的植物,二十世纪以后逐步引入北方,今日的北京中山公园、北京植物园、香山公园俱为赏梅要点。梅花开放于冬去春来之际,由于南北中国气候殊异,其花季在岭南一般是12月至1月,在江南是2月至3 月,在北京则为3至4 月。梅花是南枝北植,吴冠中亦是南人北居,其于1973年初从李村返京,正值际遇上之否极泰来,适逢北京城里寒梅怒放,预示着百花春晓,其欲透过《红梅》传递愉悦情感的用意,亦不言而喻。
吴冠中的绘画源自写生,写生源自观察现实,但在创作和表现物象的方法上,艺术家却不拘一格,正如他自谓:“不择手段,即择一切手段。”无论是具象、抽象抑或变形,甚至变换媒材,唯能表现心中之美是尚。《红梅》的描绘对象,是现实所见的京郊梅花,而见诸画面上之造形,却参考了中国古画之构图。若与明代王谦《卓冠群芳图》比较,即可见本作主干从画面右下方进入,及至中间屈折而上,实取法于国画范式;艺术家在此基础上再施损益,强化主干之寛粗,提升枝桠之密度,塑造野生梅树之犷悍壮健,反映其出自天然,未经人工删斫之本质。
吴冠中渊博的传统基础,得益自艺专时期曾经从师潘天寿,大量临摹国画及研习国画理论,此一早植之种子,在其七○年代之油画仍然获得反映。除了梅树的主干造形,其枝桠纤韧遒劲的效果,亦参考了国画的铁线描;然而《红梅》较大的枝桠,并不像水墨画般凭腕力一挥而就,而是以细致、短促的横涂连接成枝,这除了是其个人风格使然,亦因为油彩黏性较强,需要调整画法以达到最理想之效果,可见艺术家之深思熟虑。
除了国画根基,《红梅》的重点更在其抽象之美。若将树枝树干去除,本作所剩下的将是大片鲜艳的红绿彩点、最上方的浅蓝色块,以及下方的橄榄绿色肌理。这些彩点、色块和肌理,都属于画面最基本的“点”、“面”结构,特别是象征梅花的大片彩点,就其独立而言,已经接近抽象表现主义,保留着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力量、速度和情感。其之所以能让观众联想到天空、山坡和花叶,全因为画面以树枝树干作为具象元素,将抽象部份引回现实。若以本作印证吴冠中的“风筝不断线”理论,则本作之彩点、色块是风筝,而树枝、树干是线,让观众能够将艺术家满溢心中的喜悦和满足,直观地与风景结合,从而理解画面的抽象元素。
吴冠中曾言:“一切艺术都崇尚音乐。”若以音乐为喻,1972年完成之《李村树(二)》上面的点点红花,有如一首清秀可人的轻弹浅唱,而1973年诞生之《红梅》之嫣红怒放,则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之交响合奏。吴冠中对于抽象美的认识,最早可追溯至三○年代于杭州艺专吴大羽门下,以及留学巴黎时期亲炙现代艺术。尽管回归中国以后,抽象艺术在颇长时间之内成为禁区,吴冠中对于抽象美之思考与推广却不遗余力,其于1980年曾经发表文章《关于抽象美》,进一步将现代西方抽象主义与中国艺术传统之抽象元素条分缕析,旨在从理论基础上沟通两者、收窄鸿沟;至于创作方面,《红梅》则可谓更早以作品示范如何中国现代艺术表现抽象之美。
纵观吴冠中的风景作品,其主题往往意有所指,如山岳寄托顶天立地之气概、荷花自况洁净狂狷之风骨、竹林感怀师恩节操等;而作为大自然不可或缺之部份,“树”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吴冠中善于运用树的形象,其风景作品由于罕有动物或人物,因此树的造型往往成为动感之来源,让画面显得生机勃勃;除了作为画面结构之部份,艺术家更喜爱创作单棵大树之特写,无论在中国抑或外国,无论是荒郊古木、京城老松还是巴黎梧桐,其均喜欢洞察和表现树木造型的千姿百态,当中所寄寓之怀抱,有类于常玉透过瓶花所倾注的孤芳自赏之情。《红梅》采用特写式构图,将树木置中并加以放大,强调其扎根沉厚、拔地而起、欣欣向荣之特质,反映着艺术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