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绣证券化交易易造成过山车行情(图)
- 发布时间:2014-10-20 10:00:54 来源:大洋网 责任编辑:郭伟莹
原标题:织绣证券化交易易造成过山车行情
织绣证券化交易易造成过山车行情
清 蓝地织绣蟒纹吉服。
织绣成为明星收藏“心头好” 虽是冷门收藏但频现交易市场并与资本市场“联姻” 明星玩收藏又上档次了?除了涉足中国书画和当代艺术外,历史悠久的织绣艺术品也成了他们的“心头好”。
据业内人士在微博上爆料称,艺人张信哲日前向北京某一线拍卖行送拍了数件重要的明清织绣藏品。
据悉,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参与市场交易,且对委托物设定了较低的保留价。
专家表示,古代绣品在收藏圈内虽属冷门,但精湛的手工艺和服饰文化变迁的深厚底蕴会给藏品加分,而对现代绣品例如苏绣的评估同样要看其工艺细腻、复杂程度和艺术创意,只有构图好、针法活、丝线色彩和谐自然、意境深远的作品才具有长期投资和收藏价值。
如何分辨织绣品质?
以苏绣为例,首先要看的是它的“细、薄”,苏绣可以“细”到一根丝线能用手分成64至128分之一,这些极细的丝线肉眼很难看清楚,它们被用来绣制水中金鱼的尾巴以及鸟类的羽毛。
“薄”指无论是单面绣还是双面绣,都薄如蝉翼;其次还要看它的“平、齐”刻意留白和乱针绣除外;然后看它的“精、密”,“精”指作品创作精致,色彩线条清雅脱俗。它们有着文人画般的风格,色彩清新,线条自由流畅,“密”指一根根丝线紧密排列、相互叠加。这样绣出的图案没有缝隙,就像我们在阳光下紧闭手指,看不到缝隙一样;接着要看它的“光、和”,“光”指光彩夺目,能够反光与折光,从不同角度看去能体现出栩栩如生的动感,“和”指设色适宜,色彩过渡搭配协调;最后要看“顺、匀”,“顺”指丝理圆转自如,这种顺滑的丝质肌理可谓是“形式服从功能”,例如,桃子与花瓣的形状自如,实际上它们却表现了绣者的良苦用心。“匀”指苏绣色彩过渡自然均匀。
缂丝被称为“织中圣品”
织绣在拍卖市场中目前较为多见的是织锦、刺绣、缂丝等,其中缂丝因工艺繁复精美,被喻为“织中圣品”。
有资深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张信哲此前的确委托北京某拍卖行上拍一批明清织绣藏品。而在2011年,他还曾一次性拿出77件织绣品等供机构开设专场拍卖,包括女龙袍、吉服袍、宫廷衬衣、坎肩、儿童风帽、耳罩、扇套等,衣裙上的蝴蝶、牡丹、秋海棠以它们的色彩斑斓让黑白色的历史生动起来。
其中,清道光“红色缎绣吉服袍”起拍价16万元,最后拍出了37万元,为全场最高,其他拍品多以5万~10万元的价格成交,最低的也有8000元,一名低调买家一个人就拍走了近三分之一的拍品。
张信哲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初爱上织绣是因为在家中老人的遗物中发现了大量精美作品,而将私藏推向市场则是出于调整梳理的考虑。
热衷“联姻”资本市场
苏绣、蜀绣、湘绣、粤绣这“四大名绣”都属于织绣,收藏价值主要从品种、年代、艺术价值等几方面着手。
今年国庆期间,有媒体曾爆出各地旅游景点的绣品价格“坑爹”、样式雷同,几乎一样版式的绣品在四川的景点就被叫做蜀绣,在江苏的景点又成了苏绣。
收藏者如何分辨织绣艺术品的价值呢?行家陈先生表示,古代绣品在收藏圈内虽属冷门,但精湛的手工艺和服饰文化变迁的深厚底蕴会给藏品加分。对现代绣品例如苏绣的评估也要看其工艺细腻、复杂程度和艺术创意。
除了以年代、工艺、品种、品相、大小等区分价值高低外,作为跟市场结合最紧密的织绣品种,苏绣也非常热衷于资本市场“联姻”。
两个月前,由知名镇湖绣娘创作的一组刺绣艺术品“青铜之韵”上周在香港“中国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正式上线发行申购。此次发行总额为5500万港元,公开发行3000万港元;每股发行价是1港元,这也是首个在境外资本市场发行的苏绣艺术品资产包。
而就在国庆前,又有一个名为“和谐盛世”资产包在港挂牌上市,该资产包为单件刺绣,作品规格为2.9米×1.12米,代码670026,总价格6500万港元,艺术品原始持有人保留1700万份,交易商保留1300万份,实际对市场发售总量为3500万份,并采用了摇号中签的认购方式。
然而,这种买卖股票式的证券化交易在业内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支持者认为其化整为零,既公开了市场价值,又便于不懂行的普通投资者入门,质疑者则认为其无法保障投资者的回报,也容易造成过山车式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