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收藏 > 收藏新闻 > 正文

字号:  

国保文物南朝萧宏墓石刻不翼而飞

  • 发布时间:2014-09-02 08:47:08  来源:人民网  作者:黄勇  责任编辑:毕晓娟

高松拍摄的残碎西辟邪石刻

  高松拍摄的残碎西辟邪石刻

加了“保护罩”的萧宏墓前东辟邪石刻

  加了“保护罩”的萧宏墓前东辟邪石刻

  “去年,我去看,南朝萧宏墓石刻原本露出地表的(残碎)西辟邪还在,今年再去就没有了。”昨天,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方青松在电话那头说:“希望江南时报能帮忙搞搞清楚,"国保"文物究竟去哪了?”

  位于仙林大学城东面的梁临川靖惠王墓前石刻(公元526年)—萧宏墓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巍然屹立在南京1500多年,历经风雨沧桑。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这处国保堪称命运多舛,而南京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处理方式也亟待更加透明公开。

  “究竟是被当做碎石清理了?还是被土堆掩盖了?”

  作为多年来一直非常关注南京文物保护情况的文保志愿者,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方青松告诉记者,2003年,他到萧宏墓去探访的时候,西辟邪残碎的石刻还在,不过淹没在一片杂草中。他当时特意拍照“留档”。但今年受邀去参加网络“大咖”看栖霞—见面会座谈交流,在实地走访中,震惊地发现原本露出地表的残碎西辟邪居然不见了。

  “希望江南时报能帮忙搞搞清楚,"国保"文物究竟去哪了?”昨天,他对记者讲述这些话的时候声音有些颤抖。

  作为国保的一部分,“西辟邪虽然露出地面不多,但究竟是被当做碎石清理了?还是被土堆掩盖了?”方青松迫切想知道答案,并认为文物部门不该“闷着葫芦摇”。

  记者从南京城市记忆团发起人高松2012年拍摄的一组照片中清晰可见,西辟邪当年确实有残碎的部分露出地面,石刻上的鳞纹清晰异常。这也证实了方青松“残存的西辟邪曾露出地表”的说法。

  西辟邪虽碎成好多块,但雄性器官能看得清

  事实究竟如何,记者昨天走访萧宏墓遗址保护地发现,这里正在建设一处公园。远看,公园湖中央有几处亭子。近看,实质上是这5件文物站在加底的“棚子”里,玻璃罩罩在其周边。这里的石刻共有石辟邪、石柱、石碑、龟趺等。透过玻璃罩能清楚地看到,东辟邪为雄兽,奋首昂胸—左腿前迈,作大踏步迈进姿态;张口伸舌,环目怒视,气势剽悍。其双翼圆阔,后为三翎,足四爪,尾长及地,尾端散作四缕鳞纹,造型雄浑、简练,臀部稍有破损。整个石刻造型雄浑简练,姿态生动有神,给人以威猛雄健的感觉。

  遍寻现场,西辟邪却无迹可寻。然而根据2012年高松所拍的照片和2013年方青松拍摄的照片,西辟邪当时又是的的确确存在的,那么它是蒸发了吗?

  周边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这里原来是红旗农场张库村,我们就住在附近。这么多年,由于周围一些建筑的建设垫高了地基,而萧宏墓的位置很低洼,塘水漫溢上来,加之雨水,在此形成了小湖,我们基本上是看着石刻慢慢淹进水里的。后来政府又将石刻抬升并加了顶。但东边的石辟邪一直都"站立"着,西边残破的石辟邪原本碎成了好多块,横卧在水沟蔓草中,但雄性器官能看得清楚。现在,西辟邪竟然整个都消失了。”

  据此前的公开报道,栖霞区花了127万元实施萧宏墓石刻提升方案,将5件国宝级石刻抬高了两米,让它们脱离“苦海”;又建了亭子,实施加顶保护,以避酸雨侵蚀。

  各方说法“罗生门”,学者称不能随意掩埋

  那么西辟邪究竟是在提升施工中还是在目前的公园施工中,被破坏了?还是被人盗走了?

  公园建设方仙林大学城管委会的有关人士介绍,正在建设的公园叫萧宏石刻公园,处于明外郭的重要地段,公园主旨是融生态环境和城市人文于一体,力争年底前免费对社会开放。“我们对这里的水塘进行了适合公园的湖岸线改造。但从施工至今,我们没有发现过西辟邪的残存,有可能是在水中。”

  而栖霞区文化旅游局文物科科长郭勇的说法是,2012年在萧宏墓石刻的提升工程中,对残碎严重的西辟邪实施了就地掩埋保护。“这个方案应该是报过国家文物局批准的。”

  然而对这一说法,当时分管南京文物工作的南京市文广新局原文物处负责人却表示,他没有一点印象。这一说法又与@南京文化发布(南京文广新局官方微博)后来答复方青松的说法不同。当时@南京文化发布很笃定地告知方青松:“萧宏墓石刻原本露出地表的辟邪为历史消失石刻的残损基座,因保存现状很差,为确保该遗存安全,在实施萧宏墓石刻提升保护工程时将其原址回填保护。”

  对各方“罗生门”的说法,南京大学学者姚远表示,根据中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动土必须向国家文物总局报批,且不得改变文物原状,不能随意掩埋。

  南朝石刻博物馆一直没有定论

  南朝(宋、齐、梁、陈)陵墓石刻,是皇帝和王侯陵墓前的神道石刻,它们雄浑瑰丽、生动流畅,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珍品。梁思成在《中国雕塑史》中曾对南京的南朝石刻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曰“中国雕刻遗物中,鲜有能与此赑屃比刚斗劲者。”

  南朝陵墓石刻分布在江南大地的南京、丹阳和句容,地面现存三十余处,其中南京近二十处,句容一处,丹阳十一处。按照时代划分,宋一处,齐八处,梁十三处,陈两处。鉴于南朝陵墓石刻在东南亚国家的广泛影响,南京一直打算建设一处南朝石刻博物馆及遗址公园,再现南朝文化。

  因为要顾及一些墓葬和规划,该博物馆曾初定以一处墓葬为中心建设,将一些散落的文物集中起来进行保护和展示。但是目前我国的文物法规定文物必须“原址保护”,大型的墓葬,碑文石刻等国家级文物不能移动。两方观点争执,所以南朝石刻博物馆一直没有定论。

  原江苏省文物局副局长朱偰曾赞

  “萧娘”墓

  不亚于帝王陵寝

  我国南朝梁代是比较稳定而又繁荣的时期,梁武帝萧衍在位四十八年,是南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帝王。

  十年前便走遍南京南朝石刻的网友“老邵”告诉江南时报记者,栖霞位于宁镇山脉丘陵地带,小山岗多,山岗下往往也会形成小池塘,应了所谓的“后有靠,前有照”的风水好的理论。而这些陵墓石刻中,保存最好、最为典型的就是栖霞的萧景墓石刻,数量最多的是萧秀墓石刻,而最为宏大精美的是萧宏墓。这几处石刻基本上是同时期的作品,且为南朝最为鼎盛时之艺术杰作。

  萧宏是萧衍异母弟之一,谥号“靖惠王”,墓的规制及精美程度就是梁武帝刻意要求的。20世纪30年代,朱希祖、朱偰(原江苏省文物局副局长、中国著名文物专家)父子多次对南京和丹阳的南朝陵墓石刻进行过详细调查。朱偰先生赞叹道:其墓规模大者,如萧宏、萧正立墓,前后历百步,不亚于帝王陵寝也。萧宏、萧景诸墓之石柱,搜粹以观,粲然美备,而萧宏碑侧之浮雕八方,颇与汉武梁石室同其精美。

  细心的朱偰先生甚至细细数了辟邪之后的墓阙上的柱棱,指出墓阙多为二十四棱,惟萧宏墓阙独二十八棱。为什么萧宏墓的石刻如此精美?那是因为梁武帝对萧宏尤其恩宠。“栖霞民间有传:掘了萧宏坟,栖霞无穷人。”老邵介绍,养尊处优的萧宏贪污受贿不计其数。但梁武帝甚至将举国之精兵交给他掌管,让他带兵与北魏打仗。根本不是带兵打仗那块料的萧宏,在决战前夕就吓得连夜逃跑,北魏戏称萧宏为“萧娘”。而大臣参劾,梁武帝竟然一点儿也不责怪逃回来的萧宏。直到有一个大臣说萧宏积蓄钱财、暗藏兵器铠甲,梁武帝才大为不快,亲往探视。结果打开库房一看,30余间库房中堆满了铜钱,其余库房中堆满了布、绢、丝、绵、漆、蜜、朱砂、黄屑等物,不计其数。梁武帝疑虑顿消,竟然没有责备萧宏贪婪。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