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正面临绝迹之危 拍卖行里价格节节攀升
- 发布时间:2015-02-10 09:19:13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毕晓娟
张贴年画曾是春节到来前一项重要的应景活动,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年画日渐式微,许多地方已没有张贴年画的习俗了。近年来,许多人以为年画已经被时代抛弃了、绝迹了,其实他们不知道,收藏市场上的年画生意格外红火。如今,年画已从民俗用品逐渐升级为收藏品,其工艺价值非但得到了国内外藏界的认可,而且高水准的年画还进军艺术品领域,其价格甚至能与书画作品一较高下。
年画属于张贴艺术品
正面临绝迹之危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民间年画大多先用手工刻版,然后印刷。每张年画都要刻版五到十块。最主要的一块版叫黑线版,它是整幅画的轮廓,再以红、黄、蓝、绿等色套版印刷。有的年画更细致,还要用敷色的方法,用笔将颜色或粉补在画上。旧中国民间年画的传统特点是:内容吉利,主题突出,色彩鲜艳。
近年来,老年画重新升温,以其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的热门藏品。加上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收藏意义更是不可小觑。传统的年画创作表现手法为木刻版,所以又称木版年画,较为著名的年画产地有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福建漳州、广东佛山等地。中国古代数十个年画产地,如今已所剩不多,这几个产地大多只有一两个老艺人支撑,年轻人对年画没有兴趣,传统木版年画工艺正在失传,木版年画有绝迹的危险。
由于年画是张贴的艺术品,人们买回以后,绝大部分都贴在墙上了,揭下旧的贴上新的,很少有完整保存下来的。上世纪80年代后期数量已经很少,除了人们购买张贴消费掉的大部分外,书店库存的剩余年画,多数也被当作废品处理掉了。因此,现在收藏年画难度很大。
年画是年文化的活化石
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中,年画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它题材丰富、线条单纯、色彩鲜明、雅俗共赏,千百年来,已成为中国人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发展。
年画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早在汉代,就有贴门神习俗,人们把传说中的门神贴在门上,以示驱邪避灾,这是年画的前身。及至两宋被称为“纸画”,其题材也扩大到表现美好生活、吉祥欢乐及历史人物题材。北宋的汴梁、南宋的临安均有纸马店出售年画。进入明代,民间又将年画称作“画贴”,清代道光年间始被定名为“年画”。明清时期,年画在制作水平上有了极大的发展。明代早期的年画是由木版印出墨线,再由人工赋色完成。明代晚期雕板套色印刷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出现了多色套印的精美年画。
到19世纪末,传统的木刻年画逐渐被现代印刷年画所替代。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年画在文革中被斥为旧风俗的代表而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并逐渐退出城市市场。年画作为中国年文化的代表,寄托着老百姓的美好愿望。民间年画所表现出的生活、感情和情趣,是乐观的、向上的、充满信心的。正是因为年画中有这样的文化含义,那些既有文物性、装饰性,又有传统艺术感的年画作品,自然会进入收藏投资领域,成为又一民间艺术精品。
年画的收藏家群体早已形成
国外视其为“年”的图腾
现代中国最早注意收藏木版年画的是鲁迅先生。鲁迅所藏的开封年画,现藏于鲁迅纪念馆中,经中国年画收藏研究专家考证,这些年画都是孤品。也是在同时代,上海的王尚义先生收藏了许多老年画。1949年王尚义移居香港,1964年侨居美国。他去世后,家人将其所藏200余幅老年画精品转让给英国伦敦中国版画基金会。在当代,老年画收藏最多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树村。王树村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收藏年画,现有藏品近万件,他对年画的收藏在世界上堪称第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年画收藏“墙内开花墙外香”,传统的木版年画因其颇高的收藏和欣赏价值而成为国外收藏界的新宠。早在17世纪,国外藏家对中国年画产生浓厚的兴趣,称其为“年”的图腾。1693年,英国人卡姆培夫尔在日本江户得到一批中国木版年画并带回英国,现藏于大英博物馆,成为珍贵藏品。清代晚期以后,大量外国人来到中国,年画成了他们猎奇收藏的一项重要内容。如版画之乡的荷兰图书馆、德国莱比锡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就专门收藏中国年画。俄罗斯的博物馆所藏年画甚至达到6000多张,远远超过中国的收藏量。现藏于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中国年画《四美人图》经考证乃是金代山西平阳(今临汾)雕印的精品,那是有记载的目前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而今英、美、法、德及东欧等国家的博物馆中均有中国木版年画藏品。据称,中国河北省武强县年画博物馆中有20多幅年画复制品,这些年画真品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部分博物馆,在中国国内已成为绝版。海外对中国年画收藏的兴起源于30年前东南亚华人的富足,台湾和新加坡的画廊很早就来祖国大陆收集历代年画。目前,海外兴起中国年画收藏热。
相比之下,大多数中国人对年画收藏认识不足。随着年画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退出,老年画收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就目前来看,老年画收藏者一般年龄偏大,一些年轻人也开始加入老年画收藏的行列。不过,目前的老年画收藏市场还刚刚起步,有待培养。
拍卖行里年画价格节节攀升
近年来,艺术品拍卖的火爆带动了许多边缘收藏品,老年画也在其中。老年画是一块新兴的投资领域,每年价格涨幅达到20%以上。一些具备特殊时代背景的宣传年画,价格上升幅度更快。
在收藏市场,年画藏品绝大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年画印刷缩样。“文革”前的年画缩样每册30元至50元,其后的仅在20元以下,近五年的干脆就只值三五元一册。而民国时期的老木版年画一张就在100元以上,清代的每张可在300元至1500元之间,至于更早的老年画,其价格较高。现在老版年画(“文革”以前)的价格居高不下,每幅几百元至数千元不等。早期的年画早已是凤毛麟角,属稀世珍品,如明清、民国及新中国初期的《老鼠嫁女》《寿星图》《瑞草图》《观音送子》《太白醉酒》等,早已为中外收藏者所珍爱,被誉为“可与中国明清珍本绣像插图相媲美”的艺术珍品。
近年来木版年画在京沪拍场经常出现,每张价位500元~3000元不等。在拍卖记录中,金梅生、李慕白等老前辈的作品,每一张都要3万元左右;成册的木版年画,折合成每一张画计算,最高价值可达到5000元。2004年,广州嘉德举办首场年画拍卖专场,汇集了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传统年画,时间跨度纵贯400余年,涵盖了中国年画五大产地为代表的180件精品。场上一幅明代年画《寿星图》最后拍出了7万元;一对《尉迟恭沥粉金门神》和《秦琼沥粉金门神》天津清初木版年画拍出了9.02万元高价,开创了中国年画的拍卖纪录。
除了传统题材的年画之外,民国时期的月份牌年画以及新中国的年画也都曾在拍卖市场上拍出天价。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从1997年至今,也已拍卖了近50幅月份牌年画原稿,其中周慕桥的一幅月份牌年画原稿以3.3万元落槌。至于新中国年画的原稿,由于都出自名家之手,现已成为被众人热捧的一族。
年画收藏有讲究
由于国内对于年画收藏的认识较晚,很多人还没有留意到老年画收藏的价值,所以老年画被藏界视为潜力股,此时正是加入的大好时机。然而作为一种新兴收藏品,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怎么收藏老年画。
收藏年画要注意“久、好、少”,即年代是否久、品相画工是否好、存世量是否少,具备这些特点的老年画才有较高的投资和收藏价值。此外,木版底本是否还存在,是否能够再印,也是衡量木版年画价格的因素之一。如果木版底本已经消失,或者不能再印,该年画的价格会比较高。对于老年画收藏者来说,集藏年画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按年代不同进行收集,印制的时间越久,则收集的难度也越大,投资价值同样成倍提高;其二从年画反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专题收集,这种方式相对而言投资性略差。
如果是从投资角度出发,则应该首选名家作品或年代久远的老年画,也就是所谓的古版年画。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末的老年画已极难觅得,而绝大多数年画精品是出产于清代中期,所以可以把清中期的老年画作为投资选择的重点对象。收藏年画应选择一些著名作坊印制的年画,如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四川绵竹、广东佛山等地的年画,以保证年画质量。当然年代越久远、印刷越精美、存世量越少的老年画越有收藏价值。古版年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工艺美术价值与民俗价值。一块木板从取材到雕刻一共需要6~7年的时间,中间需要用一种古老的方法将木板中的水分风干,而且取材必须用秦岭以北的梨木才能制作;而印刷时也常常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古木刻版年画由于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雕刻手法精细严谨,至今已属凤毛麟角,价值不菲。也受到了美术出版界、民俗研究专家的追捧,收藏价值首屈一指。
事实上,年画并非越古老的就越值钱,衡量年画价值还要看艺术水准。中国彩色木版年画是到了清中晚期才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巅峰状态,在此之前的老年画,即使流派出处上佳,也很难说升值潜力就超过了清中晚期作品。近年来,新生代海派年画就比较引人注目,值得关注。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了很多优秀年画作品。20世纪60年代初,海派年画达到鼎盛时期。海派年画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其画面色彩艳丽,人物栩栩如生,造形夸张,有着不可低估的研究价值。
对于年画收藏新手来讲,瞄准建国后名家精品比较适合。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艺术家都参与了年画创作,其中不乏李可染、黄永玉、黄胄、靳尚谊等名家。因而出现了不少思想上、艺术上堪称一流的优秀作品,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目前,20世纪80年代后的年画市场价位也较低,一般每张在几十元上下,最高的才100多元,新手可以偏低的价格从容地选购,经济投入不大,承担的风险也小,等待年画市场逐渐热起来后,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收藏老年画要谨防假冒
近年来,随着老年画不断升值,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赝品。有不法商人用便捷的高科技手段制作所谓的老年画。鉴别这种“新画假做”的方法非常简单,用手指在年画边框处轻轻揉搓,如果是老年画,当时的印刷技术比较落后、色彩的附着度有限,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脱色现象;反而是用激光、喷墨打印机做出的年画赝品很难出现脱色现象。同时,老木版年画是传统手工工艺,均用天然矿物颜料或植物颜料制成,因此印出的色泽自然厚重,而仿印新品是用平面油墨印刷,颜色过于鲜亮。其次,因为上色技术有限且年代久远,老年画的线条尤其是边框处的线条都不可能太过匀称,而新做的所谓老年画则一般都条纹清晰匀称。另外,老年画一般都用手工宣纸印刷,相比机制宣纸比较容易识别。有关专家表示,老年画存放的保护方法基本和其他书画类的藏品相同,主要从防虫蛀、防强光照射、防尘土空气污染以及控制适中的温度和湿度等几方面注意保护。 (林华)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