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成型工艺鉴定之捏塑成型和雕塑工艺
- 发布时间:2014-09-25 09:16:23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田燕
原标题:谈成型工艺鉴定之捏塑成型和雕塑工艺
古陶瓷的成型工艺鉴定是古陶瓷鉴定的第二步。人们在传统的标形学鉴定中关注的是器物的外在形状,而在现代痕迹学鉴定中强调的是产生器物形状的制作工艺。相同的形状可以用不同的工艺制作,而不同的工艺会在器物表面留下不同的痕迹。在鉴定中,痕迹比形状更值得研究。
陶瓷成型工艺从方法上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塑法,一类是注浆法。可塑法是借助泥料的可塑性来制作各种形状的陶瓷器物,诸如手捏、雕塑、盘筑、印坯、拉坯、拓批、旋压、滚压等均属此种方法。注浆法是利用泥浆的流动性和悬浮性,再加上石膏模具的多样性和吸水性共同造就器物的形状,它包括空心注浆法和实心注浆法两种方法。
从历史上看,陶瓷成型工艺又可分为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两类。可塑工艺中的手捏、雕塑、盘筑、印坯、拉坯和拓坯均属传统工艺,而旋压、滚压和注浆均属现代陶瓷工艺。除此之外,成型工艺还应当包括修坯和粘接两道辅助工艺。在鉴定时,要根据各种成型工艺的历史背景和痕迹特征,特别是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之间的差别做出正确的判断。目前市面上80%以上的仿品都是采用现代成型工艺制作的,只要熟练掌握区分它们的方法,绝大部分鉴定问题就可以在这一环节中迎刃而解了。
捏塑是利用泥料的可塑性,借助简单工具,徒手塑造器物形状的方法。捏塑工艺属于最古老的陶瓷成型技法,自陶器诞生之日起它就存在了。上古时期制作的陶器,多为瓶、罐、釜、盆、鬲等实用器,都是靠捏塑工艺制作。古人为了提高器物强度,往往会使用带有绳纹、方格纹的工具在外壁进行滚压或拍打并留下印记,今人称其为印纹陶。原始社会中晚期出现轮制工具以后,一些圆形器物的制作逐步被泥条盘筑工艺取代,一些小件异形器或器物上的辅助配件被模印工艺取代。捏塑工艺最大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不需要任何复杂工具,只要有一块揉好的泥料就可以开始塑型了。
捏塑工艺看上去很简单,但有时越简单的东西,越难于掌握。就像中国人写字,“一”字的笔画最少,看起来最容易写,但写好看了却很难。捏塑工艺也是如此。不借助任何工具,徒手捏一个圆形小罐,要想捏圆捏好非常困难,不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学习和磨炼是很难做成功的。当代仿制者,往往在遇到困难后就想走捷径,用其他方法来替代,如模印或拉坯等。方法变了,在器物上留下的制作痕迹也会不同,这就为鉴定带来了便利。
用捏塑工艺制作的陶器,其特征是器壁薄厚不均,特别是器物的内壁平整度较低,看上去高低起伏不平,还常常留有制作者的指纹或指甲印迹。器物的外壁一般经过压光、擀光修整后,可以做到基本平整,除去那些形状复杂的异型器和人、动物俑外,经过修整后的器物外表,很少留有指纹,倒是那些现代作伪者,为了突出表现其手工制作特征,会刻意在修整后的表面胡乱按上一些手指印。
捏塑成型除了用来制作一些简单的器物以外,最常见的是用来制作非圆形器物或陶塑之类的物品,亦成为雕塑。雕塑往往要借助塑刀和慢轮等工具进行塑型。雕塑工艺的出现不会晚于原始社会晚期。就雕塑本身而言,它是一门独立艺术,可以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创造。在金属器具没有发明之前,能够保留至今的原始雕塑作品,除了石质作品外就是陶质作品了。无论是古代作品还是现代作品,它们都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和时代特征。就个性而言,就像人们写字一样,凡读书者都会写字,但所写字体各不相同。就时代特征而言,那就更加明显了。每个创作者的作品都会留下时代的文化和社会印记。
书名:《古陶瓷鉴定学·总论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