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丝生存现状调查出炉 六成受访者觉得自己是吊丝
- 发布时间:2014-10-30 17:21: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明江
吊丝,是当今中国社会中基层人群的一个群体性标签。可是,你真的了解吊丝群体吗?
昨日,赶集网联合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了《2014吊丝生存现状报告》,报告基于21万余份用户调研数据。调查参与者中,有62.2%的人认为自己是吊丝,他们大多年龄分布在21-30岁间,是职场最广泛的中基层员工;吊丝们最看重的是亲情,为父母和儿女最舍得花钱。
在生存压力之下,吊丝们依旧没有放弃通过努力实现人生逆袭,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支撑自己、家庭,甚至社会。
生活一切从简
每天餐费不超过39元
他们当中,有73.6%的人是远离家乡在外打拼。离家的原因很简单,希望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从而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生活。
调查显示,他们的平均月工资为2917.7元。而2013年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的平均月工资为5793元。
漂泊在异乡,吊丝们的生活一切从简,餐费严格控制在39元/天以下。调查中,有7.8%的人,每天的三餐消费能控制在10元以下。住房的费用有一半的人控制在每月500元以下。
52.7%的男吊丝认为自己不开心,女吊丝稍好,不开心的比例也有48.1%。尤其是25-30岁间的吊丝,是整个吊丝人群最不开心的一群人,除了来自工作的压力,他们要不在单身中挣扎,要不就在承受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
工作压力山大
大部分人每三年换一次工作
独在异乡为异客,漂泊的吊丝们大多靠自己。41%的人依靠网络找工作,有大部分人每三年会换一次工作。其中,20岁左右的年轻人工作换得更为频繁,每年找工作也是常态。
49.6%的人每周都会加班,其中有21.7%更为悲惨的吊丝,每天都在加班中度过。
超六成的吊丝表示加班也“拿不到加班费”,其中每天都加班的反而更拿不到加班费。即便如此,他们仍然累并坚持着。在吊丝们的眼中,加班并不是最大的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和工作的不确定性才最让这些职场的中基层们“备受煎熬”。
爱情难寻重亲情
33.1%人认为亏欠父母最多
相比老家同学的孩子早就打酱油了,外出的吊丝们有50.4%的人依旧单身,爱情不能当面包啊。
最让吊丝们放不下的是亲情。33.1%的认为对父母最大的亏欠是不能在床前尽孝。吊丝们平均每个月给父母1076.7元,占到月收入的1/3。其中,每月孝敬父母“500元以下”的人群比例最高。
而有了子女的人,会倾尽所有养育子女,他们在子女身上的支出为每月2639.7元,几乎占了所有的收入。只为孩子有一个能够养活自己的未来。
要多宅有多宅
靠睡觉打游戏网聊解压
休闲,这个词对于大部分吊丝来说,有点奢侈,工作、赚钱占据着他们大部分的时间。54.2%的人每年的旅游基金只有500元。比起外出游玩,吊丝更喜欢宅在家中。65.7%的人选择网络购物为主流购物方式。社交类、游戏类APP因此也成为吊丝宅在家中的神器。
大部分在异乡打拼的吊丝们,都感受过“外地人”的标签影响。有54.3%的吊丝曾遭遇过地域歧视。
吊丝们如何排解“明天怎么办,未来怎么办”等心理压力更值得关注。有37.8%的吊丝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但他们基本没有能得到正确的心理引导。大部分人只能依靠睡觉、倾诉、喝酒的方式解压。有4.4%的人选择用“自我伤害”来缓解压力。
另类指数
吉林吊丝指数最高
据@澎湃新闻的消息,这份报告中还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地域、行业等的吊丝指数。长春是本年度最吊丝的城市,吉林成为最吊丝的省份。
各省份平均吊丝指数78.81,吉林吊丝指数最高,达到86.07,其后是山西,为83.82,内蒙古紧随其后。相对而言,北京、上海的吊丝指数偏低,在75左右。
行业方面,农林行业最吊丝,指数高达85.6,其次是超市、百货、零售业,排名第三的是医药、生物工程。比较热门的市场、公关、媒介,以及运动健身、广告和金融行业的吊丝指数较低。
七 嘴 八 舌
@s姗姗黄叶飞:屌不吊丝,很多时候不是自己能选的,比如加班没有加班费,能怪谁。
@moonzhouwu:吊丝不仅代表一种经济状态,也代表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状态的人越来越多,社会应该更关注这些人。
@Alvin_HJY:吉林的高富帅们站出来撑场子的时候到了……
@livvy:北京交通费一个月300元,地下室胶囊屋一个月500元,吃饭一个月500元……目测只有在餐馆打工包吃包住才能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