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多次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中,独立自主的国内大循环是新发展格局的主体,这要求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作为我国消费金融“主力军”的银行信用卡业务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网财经力邀业内专家学者特别推出“推动信用卡业务可持续发展 助力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栏目,探讨新发展格局下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前景及动能。

王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

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金融监管、风险管理、金融法等。曾在原银监会从事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巴塞尔协议等监管政策研究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监管政策研究、制定经验。

以信用卡业务可持续发展有效促进居民消费

旺盛的消费需求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基石。信用卡业务作为银行消费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是促活消费的关键手段之一,应推进其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居民消费,进而推动经济内循环。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总书记根据“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深刻变化提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建议指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促进消费。


今年初,疫情“黑天鹅”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投资、消费、出口”一直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疫情使我国出口受到冲击,寻找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尤为重要。旺盛的消费需求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基石。信用卡业务作为银行消费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是促活消费的关键手段之一,应推进其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居民消费,进而推动经济内循环。


信用卡业务是银行消费金融服务的主力军


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参与者众多,银行信用卡业务是成熟的消费金融模式,是消费金融的“主力军”,已成为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居民消费、方便居民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信用卡信贷规模稳步增长。根据央行公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银行卡授信总额为 17.91 万亿元,环比增长 1.92%;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 7.50 万亿元,环比增长 3.26%。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2.37 万元,授信使用率9为 41.88%。


二是信用卡消费信贷快速发展,产品不断完善。银行信用卡产品已基本覆盖居民日常消费所需要的金融服务领域,并且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生活场景的不断丰富、新的消费需求不断产生,银行信用卡消费产品也在不断完善。与花呗等类信用卡产品相比,银行信用卡分期手续费较低,更符合普惠金融的理念和要求。信用卡和花呗等以往的消费场景重点分别在线下和线上,伴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信用卡和花呗则分别向线上和线下拓展,如花呗开始推出分期码,而信用卡则开始在线上开拓新的优势点、挖掘新用户。


三是依托金融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在“新冠”疫情期间,各家银行也纷纷推出各类活动及优惠政策,让利实体经济、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四是积极推进线上业务拓展。伴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信用卡业务正依托消费金融场景向线上转移和拓展。在此背景下,线上渠道消费场景的拓展与创新成为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方面,由于疫情影响,很多线下消费场景受到挤压,线下信用卡交易业务受到冲击。另一方面,随着5G和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带来的智能消费增长,结合线上服务新优势不断做大场景化经营,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金融生活服务需求,势必成为信用卡业务未来的交易场景、获客渠道发展的新方向。


有效防控风险,推动银行信用卡业务可持续发展


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风险隐患,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有效防控各类风险,以信用卡业务可持续发展有效促进居民消费,支持扩大内需。


一是加强信用卡账款催收管理,积极化解信用卡违约风险。信用卡发卡机构不能消极对待逾期,发卡机构须在借款人发生逾期后,采取电话、短信等合规形式主动与借款人取得联系,提醒和督促持卡人尽快还清欠款;并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合作,必要时依法合规追偿欠款。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发卡行要向持卡人提供真实、全面的信用卡服务信息,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特别是提醒持卡人仔细阅读并理解合同重要条款,对信用卡使用的有关风险做好揭示和宣传,提示持卡人关注用卡安全,培养自我防范意识。


三是落实监管要求,提升服务质效。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增强营销推广人员合规意识,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落实监管机构对于金融营销宣传的管理规范要求;建立监管政策动态跟踪机制,及时开展政策解读和风险提示,严格贯彻执行监管要求;明确推广要求,畅通投诉渠道,落实人员和机构问责;加强客户投诉分析,排查重点领域,提升服务质效。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finance@china.org.cn    电话: 86-10-82081166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