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财经 > 银行 > 理财产品 > 正文

字号:  

零钱理财产品成银行新宠

  • 发布时间:2015-03-10 08:31:38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刘波

  核心提示

  “宝宝”类产品几乎成了大小银行的标配。据融360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银行系的“宝宝”类产品已有25个,基本实现了主要银行的全覆盖。

  随着去年下半年中小城商行布局互联网金融步伐的加速,银行系“宝宝”最终在数量和收益率上均反超互联网系。即便如此,在规模上,银行系与互联网系相比仍相差甚远。

  春节前后,受央行连续降准降息影响,一度被称为草根理财神器的“宝宝”类产品收益缩水,且有继续缩水之势,“宝粉”热情锐减,各路“宝宝”渐渐从云端落入凡尘。然而,“宝宝”身价虽跌,多家银行却继续生“宝”、养“宝”不息,仍把其当做“手心里的宝”。

  “宝宝”成银行理财标配

  “又一家银行系宝宝出世了!”几天前,浙商银行携手易方达基金推出“增金宝”开始面向客户试运行,自称是国内余额理财的最高级版本,打通了从货币基金余额理财到支付取现的“最后一公里”。客户在该行直销银行签约“增金宝”后,系统自动将其账户内活期余额投资于易方达增金宝货币基金。不仅如此,“宝粉”申购、快赎均不设限额,还可直接刷卡消费、转账、取现、买理财、还信用卡等。此前,天津银行的“天天宝”等相继浮出水面。新一批的“宝妈”中,城商行占了主流。

  记者发现,目前许多银行都养一“宝”:天天宝、朝朝盈、如意宝、薪金宝、掌柜钱包……“宝宝”类产品几乎成了大小银行的标配。据融360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银行系的“宝宝”类产品已有25个,基本实现了主要银行的全覆盖。

  零钱理财拴住“活钱”

  “投资者现在都精了,办活期存款的越来越少,哪怕就仨瓜俩枣也习惯放‘宝宝’里钱生钱。”本市一家大型股份制银行理财师告诉记者,没“宝”的银行几乎很难留住“活钱”,所以大家对“宝宝”理财不离不弃,无“宝”的抓紧生“宝”,有“宝”的精心养“宝”。一些“宝粉”告诉记者,“宝宝”理财的最大妙处,是可以让投资、理财空档期的闲置资金实现收益最大化。天津大学的何老师对此深有体会。春节前,他在某行有5万元的理财产品到期了,考虑到年后去新校区买房要用钱,他就顺手开通了该行的一卡通,把这笔钱转入“宝宝”怀抱里,“每天收益6.2元左右,哪怕春节假期也天天有收益”。从2月16日到昨天,二十来天他累计收获131元,三口之家半个月的早餐奶钱足够了。若是以前,这笔很可能随时都会用的钱,也只能存活期了,哪怕按调整后的利率计算,同样5万元在这段时间里只能获益10.21元,较之“宝宝”理财,相差约13倍!

  央行公布的2014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住户存款增加4.14万亿元,比2013年少增1.35万亿元。在2014年的多个月份,住户存款都呈现了负增长,而在存款结构上,活期存款则为流失的“重灾区”。

  增速放缓或成“新常态”

  银行热衷“宝宝”的另一原因来自于竞争压力。2013年余额宝的诞生带动了互联网金融热,BAT等互联网大佬相继染指零钱理财市场,强大的吸金效应让传统银行业倍感压力。为防止大额存款从银行搬离,各大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专属“宝宝”奋起直追。特别是随着去年下半年中小城商行布局互联网金融步伐的加速,银行系“宝宝”最终在数量和收益率上均反超互联网系。即便如此,在规模上,银行系与互联网系相比仍相差甚远。据融360统计,去年四季度,余额宝、理财通等互联网系“宝宝”整体规模7048.31亿元,而银行系“宝宝”的整体规模才3219.88亿元。在依旧十分强大的对手面前,哪家银行又敢掉以轻心呢。

  众所周知,“宝宝”们的“真身”是货币基金。受流动性趋宽及货币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今后,货基的魅力终将随时光流逝,“宝宝”理财不可避免地步入收益率“小时代”,其增速放缓或也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