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在2015年全国两会来临之际,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做客中国网,就如何应对新常态下新挑战和新机遇、国企改革、普惠金融、城镇化等话题与网友展开交流,敬请关注!
辜胜阻,湖北武汉人。曾任湖北省副省长。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创新与高技术产业、民营经济与企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政府与宏观管理、社会发展与教育理论等方面。
辜胜阻认为,“新”就是要重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过去30年我国经济主要靠要素驱动,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皆为典型的驱动要素,“新常态下,我们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详细]
辜胜阻认为,可从资本市场来推进混合所有制,即可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如果离开市场价格发现的机制进行交易,就不能做到公开透明,而通过资本市场来做就可以。”[详细]
辜胜阻表示,根据过去几年的调研发现,现在城镇化市民化面临五个难题: 一是就业保障不稳定;二是公共服务缺钱;三是农地改革滞后;四是安居梦想难圆;五是“过客心态”严重。[详细]
“自贸区是开放的概念,‘一带一路’发展的概念,它们重点不同。”辜胜阻认为,这表明地方政府更关注如何通过区域发展的国家战略来实现当地的快速发展,因此地方政府的倾向是不一样的,更倾向于如何加快发展。 [详细]
辜胜阻表示,目前局部的、结构性的通缩苗头已经显现,2015年要通过各种措施来管理好通缩预期,从经济工作讲,要通过各种对冲的措施去管理、去防范通缩的风险。[详细]
辜胜祖指出,如果政府来为小微企业建立融资担保体系,让担保回归公益性,这很显然的会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此外若政府介入,可建立一种风险分担机制。[详细]
辜胜阻认为,我国民营金融业发展很快,互联网金融又跟民营金融联在一起的。在大量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就会有新的市场主体出现。要看到互联网金融的趋向,但它不会颠覆传统金融。[详细]
辜胜阻指出,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具有大众化、包容性的特点,有利于小微企业和边缘人群融资;此外,作为一个金融工具,互联网众筹能够满足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需求。[详细]
中国网:大家好,这里是中国网财经,在两会如火如荼进行当中,我们今天非常荣幸的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先生来就我们大家共同感兴趣的一些问题聊一聊。辜主席您好,请跟大家打个招呼!
辜胜阻:各位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辜主席,我们有看过您在网上发的还没有定稿的议案,我们也听到了今天两会当中大概最热的一个词汇叫做"新常态",昨天我参加政协会议的时候,吕新民发言人也给了一个主动适应的词汇,您能为我们具体解释一下新常态的概念,以及中国在新常态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吗?
辜胜阻:我今年是第23年参加两会,我是1993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两会,当时我在美国,我是专程从美国赶回来开两会,所以23年过去了,这次两会会有什么特点,我感觉最大的特点可能就会在新常态这个关健词,来展开对经济形势的认识,来探讨我们如何去适应新常态,去引领新常态,新常态这三个字中间关键字是"新",它意味着我们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我们必须转型,必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我理解新常态最重要的一个"新",就是要重新塑造我们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过去30年来讲,我们经济发展主要靠要素驱动,像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大家讨论比较多,特别是以廉价劳动力支撑的红利,还有土地红利。人口红利、土地红利都是典型的要素驱动。
还有2008、2009年,我们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间,我们靠投资驱动,2009年我也参加当年的两会,我们是保8,结果到年底我们经济增长速度到了9.2,当年的经济增长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靠投资驱动,海量的财政刺激和天量的信贷来保8,结果成功的保住9.2。
新常态下面,我们要从要素驱动,靠人口红利、土地红利这种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们要有一种新的动力,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我们要从高速经济增长,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接近10%,相当多的年份是两位数,现在我们进入7时代,去年是7.4,我们5号即将召开的两会,就要审议201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多少。
中国网:辜主席,刚才听到您谈到我们的GDP,我们去年GDP的指数是7.4,在国际上还是很高的数字,但是已经有专家判断说我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的趋势,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辜胜阻:通货紧缩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迹象,比如PPI、CPI这些指标,可以从这两大指标当中看到一些迹象,但是我认为是结构性的,不是全面的通缩。
中国网:何为结构性?
辜胜阻:是局部的,但是这种局部的、结构性的通缩苗头已经显现,所以2015年有一个很重要的,我们要通过各种措施来管理好通缩的预期,我们对通胀也有一个管理通胀的预期问题,就是通缩要管理好通缩的预期,从经济工作来讲,我们要有一种通过各种对冲的措施去管理、去防范通缩的风险。
中国网:刚才听您提到对新常态这个"新"字的理解,我理解您话中的创新是主要的核心驱动力,我这么理解对吗?
辜胜阻:对。
中国网:既然谈到创新,可能就要谈到改革,如果说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国的国企改革是大家格外关注的,特别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又被誉为重中之重,现在混改已经在部分行业、企业中试点,您认为在推行过程中的难点在哪里?就是目前公私双方似乎都很有顾虑,国企担心国有资产流失,私企又担心体制僵化,您认为推动的难点在哪里?
辜胜阻:我认为国企改革我们还得回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国企改革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我们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政府是管企业,管企业的人、财、物,怎么转向管资本,就提出了一种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管资本是一种价值管理,不是一种物的管理,这种价值管理就为你刚才讲的混合所有制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是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关键是你的资本占多少,你就要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或者是参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按照三中全会的决定来讲,就会在国有企业的类型中间出现由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和由民营资本、民间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应该是多种形式。在这个问题上面,你刚才讲到的混合所有制,民间资本现在觉得,如果让我参股,我没有控制权、发言权,我不一定有积极性。
中国网:会有顾虑。
辜胜阻:会有顾虑,国有资本来讲就会担心,我没有一种很好的价格发现和评估机制,我做了以后、混合了以后会不会让人觉得导致国有资产流失,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进过程中,我们先可以从资本市场来推进混合所有制,通过资本市场推进,就可以避免顾虑,就是你刚才讲到的国有资产流失顾虑。如果离开了市场价格发现的机制,如果在下面进行交易,那可能就不能做到公开透明,如果通过资本市场来做就可以。我们今天有一个繁荣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提案,特别讲到如何通过并购重组来推进混合所有制的发展。
中国网:监管过程中会有什么困难吗?
辜胜阻: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的决定性作用,做到公开透明。
中国网:我们谈完了国企的改革,目前金融行业最热门的词汇是普惠金融,服务三农,我看到好多国有的大型银行都在做这件事,但是我个人在从事金融行业这么多年当中,我觉得农村金融如何落地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您怎么看?就是可能概念很好,落地很难?
辜胜阻:我们现在有一个农村金融,有一个小微金融,都是很难的事情。比如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一个很大的困惑,对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要靠市场,另一方面政府在这个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应该为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提供公共服务。比如担保,现在我们大量的担保都是商业担保,商业担保必然会加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有一些发达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担保就是政府来做,靠财政投入来担保,所以在担保环节就不会加重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所以我们的建议就是说加大财政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的投入,然后让这种融资担保更多的回归公益性,这个问题同样适于你刚才讲的农村金融。我现在对扶贫问题、对金融扶贫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在这方面很重要的,政府可以拿钱出来做融资担保、做贴息的工作,这样就可以降低三农企业的融资成本,财政的投入就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以对于农村金融、小微金融,一方面靠市场,另一方面我觉得政府应该考虑提供金融的公共服务,建立金融的基础设施。
中国网:但是您刚才也讲到了担保,如果担保的行业,资金的放开、财政的拨款,很多人可能会更担心这种钱的风险问题,尤其是小微企业,在中国融资难就是因为它不像大企业那样具有高信用度,让别人在心理产生非常稳定的感觉。
辜胜阻:这是肯定的,但是如果政府来为小微企业建立融资担保体系,让这个担保回归公益性,这就很显然的会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还有一个政府介入的话,可建立一种风险分担机制。你刚才讲的对农业企业,对小微企业的担保风险都是很高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迫切需要政府分担一定的风险。
中国网:我们还知道您对城镇化的发展有过深入的调研,城镇化发展也是近几年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您也曾经在多个地方进行调研,您认为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呈现何种状态,突出的问题有哪些?
辜胜阻:我过去两年去了二十几个省市,对城镇化问题进行调研。我感受到,城镇化有没有新型城镇化的问题上,我认为我们的新型城镇化最关键在人的城镇化。我们看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发展最快的是土地城镇化,就是地的城镇化大大快于人的城镇化。
曾经有人做过统计,土地城镇化,三十多年增加9倍,而人的城镇化,我们知道人有两种概念,一个是户籍人口,一个是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增长不到2倍,常住人口的不到3倍,所以土地的城镇化大大快于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强调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就是要解决如何使城市的转移人口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农民工实现市民化。
根据我过去几年的调研,现在城镇化市民化面临五个难题:
1、就业保障不稳定。根据我的调查,80%的农民工在城里打工,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但是他没有稳定的就业。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我们盲目的户改、土改的话,那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公共服务缺钱。现在我们提出来,像北京、上海这种特大城市,你要给外来人口提供公共服务,但是特大城市恰恰又是外来人口比较多的地方。我去年春节去了北京一个乡,那个乡有18万外来人口,本地的户籍人口只有2万,我跟他们讨论公共服务,他说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钱做公共服务,仅教育一项就难以维系,就是他没有钱来做这个。本地人只有两万人,外来人口18万。
我还去了东莞,东莞有800万人,80%是外来人口,所以你看这种外来人口较多的地方,要靠它的财力来做公共服务,那就面临公共服务缺钱。
3、农地改革滞后。就是大量农民工流向城市,外出打工,但是他们家里面还有地,这个土地有相当多的闲置,有相当多的流转,但是流转的效率不高、程序不规范。
4、安居梦想难圆。我对北京的农民工做过调研,北京农民工对北京这个城市缺乏归属感。
中国网:为什么?
辜胜阻:他们觉得我们没有办法融进这个城市,望房兴叹,房价太高,所以很多农民工在北京打工在老家的县城买房,他们讲,我20万或在老家县城就可以买一套很好的房子,在北京20万连一个厕所都没有,所以安居梦想难圆。
5、"过客心态"严重。就是外来人口在大城市是一种过客,他没有归属感。
这就是我们转移人口市民化面对的五大难题,所以我们现在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现在有的农民工讲,户籍制度改革对大量的人来说不适用,特别是农村户籍上面现在的含金量很高,像宅基地、承包地、林地,还有各种补贴,你要他放弃农村户籍、获取城市户籍,他就面临一种纠结。
还有就是说他没有稳定的工作,我有了城市户籍没工作我怎么办,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我提出一个概念叫"二维路径",一方面要让一部分有稳定就业和稳定住房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让他落户城市,对于大量的不能落户和不想落户外来人口,更重要的是要提供公共服务。
所以两会前夕,我们看到教育部表态,就是未来农民工的随迁子女能够和当地市民的子弟一样,享受到义务教育,这太好了,我是长期研究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中间最重要的就是子女教育,现在我们有六千万留守儿童,父母离乡背井、抛妻弃子,把孩子留在农村,留守儿童六千万,我寄希望将来一部分农民工是就地转移,另一部分异地转移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能够尽快解决。还有就是就地高考,也要有相应的高考制度的顶层设计。
中国网:我听您刚才说的公共服务,我们都很动容,但是我知道今年我听到一个官方的数据,今年政府用来投入民生的钱,也就是类似这种公共服务,还有所有的民生的钱占财政的70%,政府还要承诺加大投入,但是目前这个经济形势比较紧张,我们也知道出口较为萎靡,我们从前也是依靠投资的方式进行,我想问一下,我们要加大民生投入的资金从何而来呢?
辜胜阻:我觉得这就是要在预算制度上面应该民生优先,在我们预算中间要保民生。我们现在政府的行政管理,行政成本现在是通过反"四风",行政成本在降低,应该说这方面省去很多钱。还有一个,现在医改,把更多的投入放在民生问题上面,至于在经济发展方面更多靠民间资本。预算制度你要实现对不同的年份应该不一样。
你刚才讲过了2014年是我们财政收入增长最慢的一年,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面,我们的支出是刚性的,收入下行的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就要有一种过紧日子的态度,制定我们的预算。我觉得这方面非常重要的是要把钱用到"刀刃"上,特别是民生中间的内容有很多,我们要选择一些非常重要的。
比如我今年有一个关于贫困地区同步小康的建议,这就是基于我到贫困地区的调查。2020年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要实现我们第一个百年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果我们有大量的贫困地区,大量的贫困人口不能进入小康,就不叫全面,所以这种大量的贫困地区就成为我们全面小康的最大的"短板",如何尽快的用5年时间改变这个"短板",对同步小康这个十分重要。
我去贫困地区的调查让我心情最沉重的是,我到这个贫困户家里去看,你看这种贫困户的家庭,有一个房子,但是家里面没有任何财产,一贫如洗、家徒四壁,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看到这些小孩,越是这种贫困户生的孩子就越多,而且这种孩子很多都是智障的孩子,我就看到好多户都是智障的孩子,所以我心情非常沉重,就是说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推进优生优育,要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像这种贫困地区好多都是近亲结婚,很多的智障都是遗传疾病造成的,所以在这种问题上面,我们从"先天"的角度来讲,我们要提倡优生优育,从"后天"的角度来讲我们要给这些孩子更多的教育,我们只有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我们才能同步小康。
所以在这一方面,我们的钱再紧张,我们对贫困地区,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的孩子教育,我们一定要加大投入。
你说的问题我回答你,就是调整预算的结构,调整财政支持的结构,保民生,有保有压,有一些项目可以压掉。
中国网:现在我国提出了很多新的战略,在此前召开的地方两会上,我发现自贸区明显降温,全国仅有7个省区申报,相比之下地区政府对"一带一路"的热情进一步升温,有二十多个省份表示愿意参与其中,这是什么原因呢?一个升温一个降温?
辜胜阻:自贸区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一带一路"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可能地方政府更多是希望"一带一路"的建设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为自贸区首先是开放的概念,在开放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这也表明地方政府更多的在关注如何通过区域发展的国家战略来实现当地的快速发展,所以表明地方政府的倾向是不一样的,更多是倾向于如何加快发展。
中国网:对于金融我们也有一些问题想要咨询您,我觉得最近三年我们谈及最多的是互联网金融,我想问您,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机遇以及监管的状况,还有您对这个词的概念如何看待?因为有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目前为止还没有纯粹的互联网金融,只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去做传统的金融,就是归根到底可能缺少实质性的创新?
辜胜阻:我觉得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我们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比美国要快,这里面有很多原因,我们值得总结和深思。还有一个我们的民营金融业发展很快,互联网金融又跟民营金融联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讲,我们的体制如果是一种金融抑制,在我们有大量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就会有新的市场主体,或者金融主体来满足社会上已经存在的需求。我们要看到互联网金融的趋向,它不会颠覆传统金融,但是它对传统金融肯定有一种倒逼的压力、倒逼的机制,即"鲇鱼"效应,这种"鲇鱼效应"也就是一种竞争的效应,通过竞争来倒逼传统金融改革。
马云讲,银行如果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互联网金融不可能颠覆银行,但是它通过它所形成的一种生态,会倒逼传统银行进行改革和改变,所以我觉得互联网金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它具有大众化、包容性的特征。比如说它有利于小微企业和边缘人群的融资,你像淘宝上面的阿里金融,通过阿里金融很多的淘宝小店都能够通过阿里金融来实现融资。还有我们现在讲的互联网众筹,互联网众筹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满足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需求。谈到互联网金融也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它有很多好的,也有很多不好的,需要一种大浪淘沙、重新洗牌,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相信还有一批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出现。因为整个中国的金融生态不仅要有大银行、大机构,而且也有小的银行、小的金融机构,因为企业的生态是少量的"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众多的"铺天盖地"的小企业,我们的金融体系也要适应企业的构成。
中国网:您刚才谈到说,大浪淘沙,最后可能会剩下一些好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也好,或者P2P的商家也好,您认为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我们是要去适当的加大力度监管呢,还是像您刚才所讲的以市场为主体去引导呢?
辜胜阻:互联网金融一个很大的特点是直接交易,去中介化,跨界经营,这个给我们监管提出了挑战,所以我们监管应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面,更多的强调,按照这种功能进行监管,进行监管的转型。但是我们要防止监管过度,出现"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管,一管就死"。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进行适当的监管,不是说不要监管,互联网金融肯定要监管,这种监管一定要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特性,实施有效的监管。
中国网:好的。辜主席,非常感谢您,也预祝我们的两会能够圆满成功,也祝您在两会中顺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