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纷纷跨界涉足"大健康" 政策和盈利引"投医"
- 发布时间:2015-10-15 07:2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吴起龙
作为中国制药专用设备的龙头企业,“千山药机”在停牌2个月后于10月13日晚间发布消息称,再定增40亿元布局医疗服务业。而在9月21日晚间,已停牌逾5个月之久的“宜华健康”也揭开了重大资产重组的神秘面纱。公告显示,该公司拟现金收购爱奥乐和达孜赛勒康各100%股权,斥资近20亿元夯实公司医疗健康产业基础。与此同时,宜华健康出售既有房地产业务,全面转型医疗健康服务领域。
企业纷纷跨界涉足“大健康”
宜华健康“弃房投医”并非新鲜事,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已有41家房企已经或正在转型,而选择转型医疗方面的企业数目最多,达到13家。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国家明确提出“健康服务业”的概念,背后是对后续新兴产业的一个具体规划。对于房企来说,在寻找新兴领域方面,也会格外重视此领域,因为背后可能预示着各类优惠政策的出台。此外,严跃进进一步表示,房地产企业转型医疗健康产业不排除有通过医疗板块来获取养老建设项目,从而带动本身房地产项目的开发。
除房地产企业外,专业生产和销售高级玻化石和高级釉面砖系列产品的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在2014年报中披露,2015年该公司将涉及医疗和养老等相关配套大健康产业领域或相关高科技产业等领域。2015年2月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设立两家全资子公司上海悦心健康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上海悦心安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从事健康医疗产业项目投资和养老产业项目投资等相关投资及管理咨询业务,为公司长远发展医养结合的大健康产业奠定基础。
此外,生产番茄酱20年的新中基在2015年9月宣布,该公司将通过战略并购跨入健康产业新领域。而主要是对房地产、纺织、化工、电子及通信设备行业进行投资经营;销售纺织原料、服装、金属材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的中茵股份也在今年4月宣布通过收购闻泰通讯51%的股权,向“互联网+大健康产业”转型。
政策和盈利吸引“跨界投医”
北京商报记者翻阅资料发现,近年来各领域企业纷纷涉足医疗健康产业,业内人士表示,企业转型医疗健康产业的难点在于政策方面,如果可以得到政策的扶持,企业转型医疗健康产业的比例将会加大。
国务院6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完善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立审批的属地化管理,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类专科医院和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加快社会办中医类机构发展。政策上的支持为企业转型医疗健康产业带来了便利条件。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于众多企业转型大健康产业现象,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除相关政策的支持外,医疗行业毛利率高、现金流充沛等诸多优势或将成为各行业企业转型探索的新领域。
此外,我国当前的医疗产业正在开始由疾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以前医疗健康产业只是诊断、医疗、康复的消费模式将发生变化。现在,有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到自身的保养,愿意在进行保健、养生、美容、抗衰等方面有更多的投入。这无疑为大健康产业带来利处。
有业内人士认为,企业转型投资医疗健康产业的最大难点在于政策方面。如果可以得到政策的扶持和税收的优惠、审批环节上的简洁化等一系列利好,加之目前健康产业的高回报吸引,企业转型投资医疗健康产业的比例将会再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