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医药 > 医药要闻 > 正文

字号:  

中药材暴涨暴跌“药你命” 交易城空荡荡

  • 发布时间:2014-09-24 09:21:26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马艺文

  “中药行情看甘肃,甘肃行情看陇西。”9月份正是陇西党参丰产的好时节,但在这个全国最大的党参主产区和集散地,如今参农和商家们却忧心忡忡。

  今年普遍预期党参丰产。不过,4月中旬党参新品上市不久便跌至每公斤10元,而去年同期还高达50元左右。9月份以来价格虽有所反弹,但参农依然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且后市的悲观预期令整个市场一片凄然。

  “药你苦”、“药你赔”、“药你命”……近年来,中药材价格暴涨暴跌的“过山车”行情屡屡出现,党参、当归、黄芪、三七均未能幸免。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赴陇西中药材交易市场进行调研发现,供需失衡加剧酿成党参价格暴跌。当地最大的药材经销商无奈地说:“目前党参等中药材供给量是需求量的两倍,价格若想走出低谷,至少还需四年时间。”

  药材交易城空空荡荡

  在陇西县文峰药材交易城,交易大厅近百米长的走廊两侧堆满各式各样的药材样品。但大厅内却空空荡荡,店员三五人扎在一起闲聊或织毛衣。偶尔有人问津,最终也多以不欢而散收场。

  “你不要说了,不要说了,20元一斤谁卖啊?我就是卖不出去,也不会卖给你。”在杀价的时候,一位年轻店员突然激动地说,他宁愿拉回家去也不愿低价贱卖。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以现在的价格,卖得越多,亏得也越多,真的是没什么心情做生意了。

  “三七也做不了。”商家们直呼,接下来价格还会不会再下降、降到什么程度,都是未知数。正如一位商家回答种植户时所说的一样:“我们也想价高一点啊,你们能卖五六十一斤,或者七八十一斤的话,我们都敢买。但现在这情况,就是20元一斤,我们也没胆量买。”在市道好的时候,种植户能卖个好价格,商家们同样有信心大量收购。可如今这行情真是“惨不忍睹”,能不谨慎些吗?

  陇西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边缘,从兰州一路向东南方向行走,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坡渐入眼帘。这里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既适宜中药材生长,也有利于中药材的仓储。陇西黄芪、党参等药材的栽培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素有“千年药乡”、“西北药都”之美称。

  文峰镇,被称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和交易基地。甘肃惠森药业科技集团是当地最大的药材经销商,公司总经理洪建雄,还兼任文峰药材交易城的运营。从摆地摊起家,他在陇西药材市场摸爬滚打了三十余载,对药材行情相当熟悉。

  “甘肃的中药材行情看陇西,陇西的中药材看文峰。这虽然不完全准确,但很贴切。陇西的党参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八成。”洪建雄说,党参价格的上涨起始于2009年,2012年达到巅峰。彼时,每公斤党参的交易价格曾一度稳定在100元左右,最高涨到了120元。“价格上涨最厉害的时候,有些囤积货源的人发了横财。小镇上一时间多出了些许百万富翁,镇上的小轿车也多了起来。”

  正当参农准备热火朝天再干一场时,天却不遂人愿。2012年下半年,党参价格开始下行,最终在2014年4月份左右进入低谷。按照当前的统货收购价格,党参每公斤为25元左右,4月时曾一度跌到十来块钱。与此同时,当归从每公斤55元左右降到了30元左右;黄芪从每公斤23元左右降到了15元左右;原本价格上涨最为疯狂的三七,也从每公斤千元下跌至300多元。到今年6月份,整体行情基本保持稳定并略有回升。

  洪建雄说,党参、当归和黄芪是甘肃的主打产品。“党参在所有药材中价格下跌最为厉害,2013年9月份和10月份,鲜货收购价格每公斤在50元,现在干货售价每公斤15元-23元,比收购价格下跌了50%;与2013年同期的干货价格相比,更是跌得离谱,每公斤跌了70-80元左右。”

  作为经销商的洪建雄并不算最惨。在陇西县首阳镇一党参园前,种植大户李爱民在“吞云吐雾”中挤出了几个字:“从2013年9月到现在,我已经亏了快100万元。”由于统货价格“步步惊心”,种植户手中的药材普遍滞留,种的越多,亏的也越多。

  李爱民算了一笔账,2012年每亩党参的收益为12000元左右,今年则挣扎在亏损线上。一亩党参的成本在3000元左右,产出量大约为120公斤,相当于每公斤党参的种植成本为25元。当归的局面与此类似,2013年当归每亩收益可以达到1万元左右,今年种植户则普遍亏损,一亩地的亏损额在2000-3000元。

  “当归的生产成本非常高,其育苗区域在海拔3000米以上,条件非常艰苦,劳动力投入量也很大。当归售价在每公斤40元以上才能弥补生产成本。最近当归价格掉到30元以下,已与成本形成倒挂。”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陈垣说。

  望着萧条的交易大厅,洪建雄推算,本轮价格暴跌至少还得持续4年。

  三因素致供需失衡频现

  按照洪建雄的说法,他在这一行当中摸爬滚打了三十余载,经历的中药材价格周期已经不止十轮。暴涨暴跌的周期如同老朋友一般,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就得循环一次。

  以本轮周期为例,这轮“过山车”行情始于2009年,延续至2011年。当时多数中药材价格快速上涨,60种大宗常用的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其中56种价格上涨,1种持平,3种下降。

  药材毕竟关乎国计民生,眼见药材价格一路向上狂奔,发改委在2011年7月抽调部分地方价格执法人员组成检查组,对甘肃陇西地区20多个中药材存储仓库进行全面检查。并对2010年12月前囤积党参的浙江南方药材有限公司等10户经营者下达了价格行政执法告诫书,责令其于2011年7月21日之前,按照每公斤不超过60元的价格,将储存的20多万公斤党参出售给以党参为原料并取得GMP认证的中成药制药企业。同时,对2011年1月以来存有党参的44户经营者予以告诫,责令其于2011年12月31日前将储存的80多万公斤党参,出售给以党参为原料并取得GMP认证的中成药制药企业。逾期未按规定销售并提交有效凭证的,将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发改委的查处无疑让中药材炒作的水分被挤干了,一些药商甚至出现恐慌性抛售。彼时,陇西当地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也正悄然扩大,并以数倍的增速扩张。也正是从此刻起,中药材的价格开始进入下行通道。2012年下半年开始调整回落,至2013年底滑入谷底,至今未能反弹。

  发改委的调控仅是外部影响因子,决定性的内因仍在于市场供求关系。对于党参价格的下跌,当地一批发商韩志平分析,今年的雨水充沛,地里的参苗涨势喜人,产量将大为增加。加之此前囤货较多,库存量大,供过于求难免价钱下跌。

  韩志平的说法得到洪建雄的认同。洪建雄表示,甘肃中药材行情基本呈三年一个小周期,五年一个大周期,现在刚好就在这个节点上。他认为,甘肃中药材价格下跌有多个原因:

  一是市场供需发生失衡。这几年由于药材价格疯涨,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中药材,一些企业也开始调整投资方向,向中药材进军,加上甘肃周边地区,如青海、宁夏、陕西也推广中药材种植,一时间产品出现过剩。

  二是信息不对称。多数农民缺乏市场经验,只图眼前利益,什么能赚钱就种什么,缺乏信息支撑,结果是大量种植中药材,产品过多造成积压,价格就下来了;反过来,农民一赔钱又不种了,产品少了,价格又上去了。

  针对这一现状,陇西县推出了“手机报”服务,参农可以借此获悉各类中药材每日成交价格和库存量信息。当地政府也时常告诫参农,部分中药材的产量短时间已难以消耗。但由于祖辈形成的种植惯性难以改变,参农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况且,除了党参、黄芪、当归等中药材,他们也不知种什么。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三是投资客商大量抛售,最终导致中药价格出现严重下跌。目前,部分中药已经不单是农产品,已逐步变成了资本投资工具。近几年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并不都是因为中药材短缺所造成。事实上,市面上的家种品种近些年基本上都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例如党参、当归、三七等,由于市价较高,农户收益较大,产区扩种面积成倍增加,一旦产新,其价格将会向下调整。但游资进入后,对中药材价格形成很大影响。“价格疯涨的时候,我接待过卖菜刀的企业也来陇西收购党参。”洪建雄哭笑不得。

  洪建雄判断,这轮中药材价格调整周期将相当漫长,估计4年内都难以反弹至2012年的水平。以党参为例,目前其市场供需平衡点约为2.8万吨,但陇西今年10月的收成预计在5万吨,加之此前尚未消化的库存,党参的供给量已远远超过市场需求。

  陈垣则从学术化视角进行解读。他认为,药材价格的波动周期和生产周期有关,药材的生长周期一般是2-3年,有的甚至是5-6年,药材价格的波动周期一般是生产周期的2.5倍左右,这是生产对价格的一种滞后反应。

  陈垣表示,药材价格不波动是不可能的,但把涨跌控制在一定幅度之内则完全有可能。这需要政府的信息引导,并建立相应的仓储和预警体系。“农民种植药材具有盲目性,对市场行情变化缺乏认识,亟须政府有关部门引导,国家应建立相应的信息服务体系,引导农民更为理性地种植。”陈垣说,强化储备体系建设也是应对药材价格波动的有效措施,当药材价格低于成本价格的时候收购药材,储存下来,而暴涨时再抛售平抑价格。

  下游企业影响不一

  不过,党参、当归、三七等中药材价格走低,对医药上市公司来说是一大利好。

  “中药材价格去年暴涨的时候,很多企业停产,因为生产即等于亏损。”国家发改委特邀研究员郭凡礼指出,目前中药材价格的下跌,可以缓解中成药企业的成本压力。

  三七入药率非常高,大部分医药上市公司均不同程度采购三七。以昆明制药为例,其主打产品血塞通系列就是以三七为原料;云南白药也非常依赖三七,云南白药多款产品的主要原料之一就是三七。云南白药在最新公布的《投资者调研会议记录》中透露,公司2013年就判断到三七价格的下降趋势,对公司产品成本控制较为有利。云南白药一位高管透露了药企对中药材价格走势的心态,“不少企业目前因持续看跌还在观望,等待最低价抄底。”

  2013年因三七价格高企,昆明制药等药企亦受到拖累。“子公司金泰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受三七原料价格影响,销售计划未达年初制定的目标,亏损1536.6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净利润733.83万元,下降309.4%。”昆明制药在2013年报中称。有券商机构分析,今年昆明制药将受益于三七价格的下跌。“三七今年9月产新后,价格将下降,明年将继续下降,子公司金泰得药业有望扭亏。”中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

  目前以三七为主要原材料的药品还包括众生药业的复方血栓通胶囊、中恒集团的血栓通注射液、白云山的复方丹参片和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等。无疑,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原材料,三七价格下跌将缓解相关下游制药企业的成本压力。

  东阿阿胶千金药业九芝堂等企业则都拥有党参入药产品甚至自拥种植基地。一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拥有二千余亩的中药材GAP基地,种植两大主原料—党参、地黄,其中地黄基地已经通过GAP认证。这样做是为了从原料开始保障阿胶产品的药性、安全性和高品质。”

  “相对来说,传统中药企业受益更大。”郭凡礼认为,传统中成药企业原材料占其成本因素更大,受中药材价格变动影响更为明显。不过,一些库存较多的中成药企业可能会受到此轮暴跌的影响,因为个别医药企业的库存期甚至高达1-2年。

  康恩贝董秘杨俊德表示:“中药材价格下跌总体有利于医药公司,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具体要看产品的原料结构以及材料采购季节。因此,中药材降价对各个公司的业绩影响程度并不一样。”

  九芝堂董秘办工作人员则表示:“整体上来说,中药材降价利好公司业绩,因为成本下降了。产品价格相对成本会有一定滞后,成本下降而产品价格暂时不变,销售毛利率相应会增加。不过,中草药价格的下降距今时间并不长,公司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大量增加库存,估计短期内对公司的业绩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中药材降价对于缓解上市公司成本压力肯定是好事,但业绩的表现还要经过一段时间,且要看整体的库存政策和库存周期。”瑞银证券医药分析师季序我指出。

  也有医药行业研究员显得比较谨慎:“中药材价格下降对上市医药公司总体影响有限。上市公司中对中药材价格变动比较敏感的公司并不多,对于一些库存消化能力较强的公司影响更是不明显。”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