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医药 > 前线评论 > 正文

字号:  

评论:医学研究科研成果要对得起超万亿投入

  • 发布时间:2014-10-27 08:53:01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孔彬彬

  科学研究既要进行内部治理,对现存问题作针对性治疗,提高科研产出率,更要实施外拓战略,寻求与国际先进科研机构合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在日前举行的一个论坛上,对我国在医学界投入巨大但很少有世界性影响的医学研究成果表示忧虑。他说:“在当前的医学前沿领域,我国有几个人占有一席之地?有几项研究成果是世界性的?”

  “我国对于医学基础研究的高投入及低产出之间极不相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曾毫不客气地批评过。绝大部分临床诊疗技术从国外引进、大型医疗器械和药品绝大部分从国外进口或仿造,这就是医学界现状。原创不足必然受制于人,失去还价权必然要忍受单方定价。以万艾可为例,辉瑞万艾可2013年全球收入为18.81亿美元,2012年在中国的销售总额约10亿元人民币。随着专利保护到期,生产商辉瑞紧急推出经济版“万艾可”救市,每粒售价折合人民币才21元,此前官方售价是128元。对于广大患者来说,此前付了多少“冤枉钱”不难计算。

  非但医学研究,“高投入低产出”几乎是整个科研界的魔咒。硬币的一面是:我国科技研发经费支出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据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及科技部于本月23日发布的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1846.6亿元,占GDP的2.08%;硬币的另一面,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有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3万多项,能大面积推广产生规模效益的仅占10%~15%。每年的专利技术有7万多项,实施率仅为10%左右。两个“10%”闲置了多少科技资源,浪费了多少财政投入。

  论文多,被引用量不大;专利多,技术含量低,是科研水平、成果质量问题。一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出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是研发与转化脱节问题;跑项目、拉经费,好钢却没有用到刀刃上,科研经费“跑冒滴漏”,是学术腐败问题。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不公开、结果不公平、评审不科学、监督不完善,是科研管理体制问题……种种积弊,一言难尽。具体到医学研究,又有若干行业特色,譬如医学技术关乎生命,需慎之又慎;医护人员工作忙,难有研究时间等等。

  问题不是今天才提出,诸如《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之类的原则性规范,前前后后也出台过不少,奈何科研高投入低产出问题冰冻三尺。包括医学研究在内,科学研究既要进行内部治理,对现存问题作针对性治疗,提高科研产出率,更要实施外拓战略,寻求与国际先进科研机构合作。国际科研合作,一则“借光”,通过与国外核心研究集体的合作,使自己迅速趋近科技前沿;二则“取经”,习得先进的科研管理经验为我所用,助益提升科研管理水平;三则“共赢”,寻找合适平台,发挥我国科研人员潜能,合力实现共赢。有研究报告显示,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主导论文大多是国际合作的成果,并且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也不例外,几乎所有合作论文的引用都高于自身甚至全球平均水平。

  2013年3月,中山大学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医学国际部签署协议,在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广东省第一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应沿着这条正确的路走好,引领更多高校、科研机构“走出去”。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