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产经 > 产经要闻 > 正文

字号:  

盘点历年央企负责人工作会议热词:股份制等上榜

  • 发布时间:2016-01-18 07:31: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史额黎 董伟  责任编辑:吴起龙

  1月15日至16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较晚的召开日期,辅以2015年国企改革关键年的背景,加深了外界对本次会议的期待。

  实际上,自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每年的年底或第二年年初,国务院国资委都会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总结当年的经验,部署来年的工作。其中最为外界关注的是,会议将公布第二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这些内容足以奠定未来一年国资改革的基调。

  热词: 股份制改革、规范董事会、推进重组整合

  轨迹:从完善监管体制转向产权管理

  2003年国资委成立时,配套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尚未健全。为此,国资委提出,从2004年开始,用3年时间建立起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

  在2003年年底召开的会议上,国资委表示,将从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完善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推进企业负责人分配制度改革、抓紧研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等几个方面,力争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新的突破。

  2004年,国资委开始对央企实行经营业绩考核制度,随后还将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相结合,完善了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考核。与此同时,国资委还着手推进央企公司制改革,逐步扩大国有独资公司建立和完善董事会的试点范围。

  对此,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国资监管体制框架的3年确立很有意义,这标志着国资委的新体制基本形成。但这一阶段,国企的内部机制并没有明显的变革。“这个体制没有走向市场化,现代企业制度、内部管理机制都改不动,以董事会为核心的现代公司治理也没有形成。”

  2007年年初和年底的两次会议,此前已被多次强调的央企重组调整和股份制改革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

  值得关注的是,5年间,与改革进程同步,央企经营业绩持续保持高增长。2002年到2007年实现利润从2405亿元增长到9968.5亿元,年均增长1500亿元。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2003年至2007年期间,除2006年利润增幅为18.2%外,其余各年央企实现利润增幅均超过了20%。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戚聿东认为,这一时期央企利润大幅增长,是因为2003年国资委成立后正赶上中国经济的上升期。此外,国资委抓基本结构调整、公司结构的完善,包括董事会制度的建立,对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效益提升是有助力的。

  热词: 转型升级、降本增效、风险管控

  轨迹: 从应对危机转向力保增长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突如其来,打乱了央企改革的步伐。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曾指出,2008年央企实现利润6652.9亿元,较2007年的9968.5亿元大跌三成多。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在2008年年底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将2009年的工作着力点定为“调整优化上水平”。除了股份制改革、建立规范董事会、推进重组整合等历年央企改革的重头戏外,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会议还特别强调加强央企的风险管控考核,建立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预警机制。此外,央企的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也被提上日程。

  其后,国资委延续上一年的工作思路,将2010年工作中心任务定为“做强主业增实力”。这两年间国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总体运行情况》显示,2009年央企实现利润总额增幅为17.1%,2010年央企实现净利润增幅为42.8%。

  针对这两年央企利润的“暴增”,戚聿东认为,剔除正常增长之外的额外增长,大致可以归结为“4万亿”(民间对2008年中央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简称)的作用,“4万亿”主要投向了国企,兼并重组也导致了央企利润率的提高。“比如,电信业6家合成3家,集中度提高了,利润量肯定提高了。”

  李锦分析认为,除中央投入的“4万亿”外,从2008年11月开始,基本上每月都会有1万亿元左右的银行信贷投向市场,最多时达到1.5万亿元。“这些信贷像洪水一样流入‘铁公基’,大量资金变成呆账坏账、变成过剩的钢筋水泥。这种凯恩斯主义的做法,短时间内刺激了经济,但使国企失去了调整结构的机会。”

  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国资委明确了央企改革的“一五三”总体思路——即实现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目标,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强企、和谐发展“五大战略”, 提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三大保障”。

  “保增长”的表述成为这一时期被确定为国资委要着力抓好的重中之重。从2010年底的“巩固和扩大生产经营平稳向好态势”,到2011年底的“保持生产经营平稳较快增长”,再到2012年年底的“确保生产经营稳定增长”,国资委对于央企经营业绩的要求被反复提及。

  这一变化在数据上被清晰地显示出来,2011年央企实现净利润增幅为6.4%,2012年央企实现利润总额增幅为2.7%。

  国资委的要求随之作出相应调整。在2011年底的会议上,转型升级、降本增效、风险管控被确定为工作重点。在2012年底的会议上,“抓好科技创新工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主基调。

  热词:国资委自身改革、“双创”、处置僵尸企业

  轨迹:从“关键之年”进入“阵痛之年”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因此,在2013年年底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提出,要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三个事关国资国企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上下功夫。

  2014年,中国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相应地,在2014年年底的会议上,国资委提出2015年国企改革发展工作的总要求——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注重强管理降成本保增长。

  数据显示,2014年央企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4.2%。因此,“全力以赴保增长”依然是2015年度国资委的核心工作。

  2015年,对国企改革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年。9月13日《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亮相,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国企改革全面启动。

  与此同时,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央企再次遭遇经营业绩恶化的局面。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央企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0.4%。

  对此,戚聿东分析道,2015年央企利润的下跌,已经有供给侧改革因素的影响了。“过去是需求拉动型,靠投资促进总需求。现在不再刺激经济,从需求侧管理变成供给侧管理。”戚聿东说。

  与此相应,在2016年年初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推进结构性改革”、“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成为重点内容。其中,推进国资委自身改革、处置“僵尸企业”和推动国企兼并重组尤其为外界所关注。

  此次会议上,国资委首次明确提出“自身变革”的表述。国资委主任张毅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已经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正在研究制定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调整的方案。

  李锦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国资委自身变革可能涉及四个方面。“定职能,国资委的职能是管资本而不是管经营;定边界,明确自己的履职边界,不能越位;定权力,明确自己的权力有多大,该管什么;定编制,从与政府机关类似的机构设置,转变为依据职能制定机构设置。”

  此外,会议还提出了“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主体任务,到2020年前全面完成各项工作”,标明了处置“僵尸企业”时间表,明确了国企重组的三大类型——推动同业或产业链上下游中央企业在集团层面的重组整合,推动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开展行业板块专业化重组。

  在李锦看来,这些措施都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的供给侧改革的具体体现,随着各项改革的纵深推进和落地实施,足以表明国企改革与发展从“关键之年”进入到“阵痛之年”。

央企控股 详细

涨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1 航天信息 27.13 7.28%
2 中国长城 8.79 7.20%
3 有研新材 11.38 6.75%
4 易华录 34.11 5.96%
5 中航飞机 18.18 5.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1 中环装备 14.12 -3.81%
2 国投中鲁 12.52 -3.32%
3 天科股份 12.31 -3.15%
4 中材节能 9.58 -3.04%
5 凌云股份 15.21 -2.75%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