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里禁用18年农药依旧阴魂不散:监管难度大
- 发布时间:2015-07-28 10:10:24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李春晖
三氯杀螨醇,一种对公众来说似乎很生疏的农药,最近被媒体频频提及。
“忆江南”铁观音、“知福”碧螺春茶、“爱丽丝”茉莉花茶春毫……今年以来,各地食药监部门在茶叶中多次检出了三氯杀螨醇,多款茶叶品牌“榜上有名”。
事实上,早在1997年,我国农业部就已禁止在茶树上使用三氯杀螨醇。直至今年,这个农药却在禁令之下依然“阴魂不散”。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禁令18年,每年仍有不少茶企的茶叶产品被检出三氯杀螨醇,有的三氯杀螨醇残留量超标高达20多倍。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江苏扬农集团去年永久性关闭了我国最后一条三氯杀螨醇生产线后,网上却仍有三氯杀螨醇出售,一些商家甚至声称可用于茶叶种植。
这些三氯杀螨醇为何屡禁不止?专家认为,三氯杀螨醇在我国使用历史较长,可能在一些土壤中存在一定残留,对茶树造成污染。同时,我国茶叶种植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散户,对茶农散户非法使用农药的情况,存在监管难度。
1 多款茶叶查出禁用三氯杀螨醇
7月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不合格食品名单,在沃尔玛阜阳人民东路分店销售的、标称杭州忆江南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忆江南”铁观音(清香型)茶叶,有禁用农药三氯杀螨醇。
7月1日,在北京两家物美店里销售的、安溪县长坑建鸿茶厂“爱丽丝”铁观音和安徽歙县徽苑商贸有限公司“爱丽丝”茉莉花茶春毫,因检出三氯杀螨醇被北京市食药监局责令下架。
6月,武汉市茗茶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良平”铁观音检出三氯杀螨醇。
5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标称福建知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知福”碧螺春茶被检出三氯杀螨醇。
3月,山东省食药监局公布,济南市古堂香茗茶生产的乌龙茶有三氯杀螨醇。
事实上,早在1997年6月,农业部就发文禁止在茶树上使用三氯杀螨醇。根据原卫生部与国家标准委颁布、2004年1月1日实施的《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茶叶中三氯杀螨醇的残留限量为0.1mg/kg。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禁令18年来,每年仍有不少茶叶被检出三氯杀螨醇,甚至其残留量远超标准限量。比如近期披露的安徽省歙县徽苑商贸有限公司的“爱丽丝”茉莉花茶,三氯杀螨醇残留高达2.28mg/kg,超出国标20多倍。
安徽省歙县徽苑商贸有限公司一位管理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说,目前公司所有茉莉花茶已停售,并接受重新抽检,近期经营受到很大影响。该人士称,此前公司未接受过三氯杀螨醇残留项目的抽检。茶叶原料大都收购自分散的农户,“保不齐哪家用了这个药,厂家很难监管,但并不是所有茶叶都有问题”。
2 仍有企业违规售卖三氯杀螨醇
三氯杀螨醇是杀螨剂品种,上世纪70年代后期曾在我国茶园推广应用,对茶树上多种害螨有良好防效,成本低廉。DDT(又名滴滴涕)则是三氯杀螨醇生产中的中间原料,2001年DDT被《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为公约签约国,2007年国务院明确将限期淘汰DDT的生产和使用,关停非封闭的三氯杀螨醇生产。
但技术升级后的江苏扬州农药化工集团公司(简称江苏扬农)曾获批“封闭式生产安全型三氯杀螨醇”,三氯杀螨醇原药含量由原来80%提高到95%以上,将DDT及相关杂质降到极低,同时承诺在封闭式三氯杀螨醇生产豁免到期后,完全关闭该生产线。
于是,在2014年5月,江苏扬农宣布三氯杀螨醇生产线停产。当时,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陈亮向媒体表示,永久性关闭最后一条封闭式三氯杀螨醇生产线,标志着中国已全面停止三氯杀螨醇的生产。
但新京报记者近日发现,在“永久性停产”后,市面上却仍有三氯杀螨醇在出售。
在江苏扬农集团的官网上,其20%三氯杀螨醇水乳剂、三氯杀螨醇原药仍被列在产品名单中。新京报记者拨通江苏扬农集团销售客服电话,销售人员称,公司仍有数吨存货,是2014年停产前生产的三氯杀螨醇,目前出售的产品浓度为20%,每桶为200公斤装。
在网上记者发现多家出售三氯杀螨醇的店铺。7月27日上午记者拨通一家“和鼎盛公司”的订货电话,对方称该店出售的是“湖北沙隆达公司”生产的三氯杀螨醇,浓度20%,每瓶500毫升,20瓶为一箱,每箱100元,10箱起订。“这个农药可喷在茶树上,没问题。”该客服人员说。不过记者在湖北沙隆达公司的官方网站展示的产品名单中,并未发现三氯杀螨醇。
而在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也有商家在销售三氯杀螨醇。“上海一基实业有限公司”客服说,其在售的是自己厂家生产的纯度为99.5%的三氯杀螨醇,100毫升小剂量包装,每支售价980元,主要出售给各地“农科院”做科研使用。但客服人员同时又说,也可将100毫升原液按80至1500倍稀释,用于茶树、棉花等。
“网上的一些销售行为涉嫌违规”,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相关人士称,特别是“非封闭系统”下生产的三氯杀螨醇,违反国家规定,应停止销售。
3 18年的禁令不管用?
三氯杀螨醇对高等动物具有毒性,残留期较长,而其中的DDT残留也增加了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可能造成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生殖和免疫系统受破坏,诱发癌症和神经性疾病。
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学专家陈宗懋此前曾在《农药》期刊发表论文指出,三氯杀螨醇喷施在茶树上的降解速度极慢。即使在2周等待期下,一般成茶中残留量仍高达5mg/kg以上,而茶叶生产实践中只有10天等待期。喷施后在最长等待期下采制的成茶中,三氯杀螨醇的残留量仍超标。
“管理不善、缺乏监督,有些使用者不严格执行规定,造成目前我国茶叶中三氯杀螨醇、滴滴涕等农残严重,不仅给饮茶者带来潜在危害,而且三氯杀螨醇残留已成为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问题。”陈宗懋在文中表示。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相关人士向新京报记者介绍,三氯杀螨醇在我国使用历史较长,可能土壤中存在一定残留,对茶树造成污染的影响可能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所以茶叶含三氯杀螨醇残留,并不一定是近期使用了该农药,关键看残留量超不超标。”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产业发展部主任申卫伟则分析,茶叶三氯杀螨醇超标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农药在茶园周边的空气、水或土壤中有残留,产生漂移。二是一些茶园粗放生产,喷农药不规范。三是一些企业,特别是做低端茶的企业,原料采购不严格。
对于今年茶企出问题的频次明显高于往年,申卫伟称,并非是茶叶农残问题多了,而是伴随新食品安全法颁布,各级食药监加大了抽检频次。
“我国茶叶种植存在大量以家庭为单位的散户,较分散”,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环境处主任姜辉认为,对一些茶农散户非法使用农药的情况,存在监管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