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财经 > 产经 > 产经要闻 > 正文

字号:  

国企高管腐败100万要输送1亿 国家拟设政策红线

  • 发布时间:2014-11-13 06:21: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杨烨  责任编辑:张少雷

  正在大刀阔斧进行的国企改革将设政策“红线”。《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权威渠道获悉,作为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部分,针对目前正在进行的国企改革,国家层面正在酝酿相关政策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改革中可能出现的“灰色地带”加强监管,保证国企改革顺利进行。

  “主要是从国家层面完善监管,防止国企改革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国资流失等情况,这也是实现本轮国企改革目标的‘底线’。”一位权威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为防止在改革中造成国资流失,建立和完善国有产权保护体系无疑是重要内容,包括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产权流转中程序规范和合理定价,市场化评估和透明操作等,防止出现国资贱卖、暗箱操作等现象。另外,还包括防止股权激励成为少数人化公为私的工具。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会大量涉及国有资产重组、退出和调整等,已经出现一部分人想把混合所有制变为少数人致富的苗头。而产权流动机制不健全、不透明和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也让正在推进的国企改革出现越来越多的“灰色地带”。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国企改革进入加速期,自上海率先公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打响新一轮国企改革“第一枪”之后,已经有多个省市出台了地方国企改革的方案。与此同时,国资委推出了央企国资改革的试点,不久前中央深改组也专门对此问题进行调研,加快研究出台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步伐。

  就在混合所有制为主导的国企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进的同时,频频曝光的国资流失大案敲响了“警钟”。

  报道显示,8月21日,广州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原总经理张新华等人涉嫌贪污、受贿案开庭审理,检察机关指控其涉嫌贪污受贿约4亿元;稍早前,广西国发林业造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明明等人涉嫌利用改制、转让和拆迁,非法侵吞国有资产和拆迁补偿款近7000万元,被提起公诉。

  包括李锦在内的多位专家认为,相比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国资流失也成为隐藏在改革中的一个毒瘤,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完全可能会造成本轮改革的倒退,目前国家层面酝酿出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相关政策,恰恰表明国家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

  李锦认为,从目前改革实际来看,国家层面加强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监管,可能将会重点划定几道红线。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会涉及很多产权流转,由于缺乏有效的对国有资产整体性的评估和透明公开化的流程规范,特别是在社会诚信度整体较低、中介机构不规范的情况下,国有资产容易被低估,造成隐性的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或者运营公司的组建是以投资融资和项目建设为主,如何保证资本可以获得股权公平合理的占比,并通过资产经营和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暗箱操作带来国有资本收益减少甚至亏损,也是需要关注的“敏感地带”。

  此外,在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特别是员工持股的改革中,极容易被少数人钻空子,股权激励成为少数人暴富,化公为私的途径。最后,对混改过程进行监管的多部门之间存在监管空隙地带,也容易成为出现国资流失的“重灾区”,需要进行特别监管。

  对于国企改革中的国资流失问题,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此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曾坦言,与交易过程中的流失相比,“体制性流失”更需要关注。国企高管腐败100万元,平均要输送1亿元的交易额,背后存在的安全、环保、质量问题,将给社会、国家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此外,不负责任的盲目投资,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管理不善造成的跑冒滴漏,任凭国有资产“风吹雨淋”;没有效益增长的目标考核,坐视国有资产坐吃山空,都会造成严重的体制性流失。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