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产经 > 产经要闻 > 正文

字号:  

铁路“网运分离”有望重启

  • 发布时间:2014-08-26 07:32: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马巾坷

  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中国铁路总公司考察座谈,就铁路建设发展战略、铁路体制改革以及促进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从而将铁路在保增长、调结构和扩大出口中成为新的增长点的态势清晰描绘出来。

  为民间资本鸣锣开道

  在考察中,李克强说,铁路投资再靠国家单打独斗和行政方式推进,走不动了,非改不可。投融资体制改革是铁路改革的关键,要以此为突破口,依法探索如何更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希望铁总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国企特别是大型国企改革创造经验。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李克强表示,国有企业特别是自然垄断行业要放开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成为自主经营、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放开竞争性业务",对于铁路来说,在已经放开装备制造、工程施工、材料供应等外围的领域后,剩下的可以用市场化配置的"竞争性业务"就只有列车客货运输这个核心领域了。

  众所周知,铁路作为典型的自然垄断产业,只能实行垄断经营的形式。但是,铁路这个行业垄断属性的判断,是大而化之的粗概念。如果细分的话,并非全部都是自然垄断,比如其中的车辆运输业务,其实就不是自然垄断,而是可以由多个经营主体来竞争的。这就是刘志军之前的铁道部长傅志寰在任时主导的"网运分离"改革理念。但随着傅的离任而被继任的刘志军终止和搁置。如今李克强专门对铁路总公司提出"自然垄断行业要放开竞争性业务",意味着对傅志寰铁路改革思路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在李克强视察现场,傅志寰作为铁路部门老领导出现在总理面前,并与总理握手。

  一旦实行"网运分离"改革,将为外界资本进军铁路开启一条通道。因为迄今为止,铁路吸引外界资本规模及其有限,包括民间资本在内,各路资本在铁路围城前徘徊犹豫,裹足不前。就是因为铁路铁板一块的体制,使外来资本无从下手,无论投资线路本身或者车辆业务,都涉及到如何清算收入、如何调度运营的复杂难题。而"网运分离"改革,将这些难题分解,简化为基础网络收通行费、车辆运输企业收运费的简单模式。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范围将局限在前者;对铁路的监管将压缩为对路网公司的监管。这是包括德国在内多个国家铁路普遍的模式。

  "一石多鸟"之效

  在谈到铁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时,李克强说,要立足构建大交通体系,统筹谋划铁路建设特别是加强中西部铁路建设,这既有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也有助于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推行节能环保出行方式,对补上发展短板、促进结构调整有"一石多鸟"之效。要把加强铁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定向调控的重要举措,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李克强说,铁路发展不仅可以稳增长,还能促进社会和谐、带动城镇化,有"一石多鸟"的作用。中西部群众翘首企盼铁路建设。它不仅可拉近东西部距离,也会使当地百姓加速融入国家现代化进程。

  有数据表明,与公路和民航相比,铁路在节约能源、减少占用土地、减轻大气环境污染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其中土地占用(完成同样运量)仅仅相当于公路的十分之一;在能源利用方面,我国铁路用交通行业不足1/6的能源消耗,完成了全社会1/2的工作量。

  以海南东线客运专线为例,经测算,这条双线铁路的运输能力,相当于一条16车道的高速公路,占地仅为公路的1/8;动车组一次可运载645名旅客,相当于10多部大巴的运量;动车组以电力牵引,不排废气,听不到刺耳的"哐当"噪声……单位运输量能源消耗仅为公共汽车的3/5,私人用车的1/6。与公路相比,铁路可年减少污染物排放1万吨,也就是减少97.8%的污染。

  目前,许多大宗货物运输仍然使用不经济、不环保汽车,如果铁路运力一旦充裕,就可以代替。这是铁路在运输市场中发挥结构调整的功能,此外,加强铁路投资建设力度,本身就是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条途径。经济学家林毅夫强调扩大投资的重要性时,就特别指出类似铁路这样的项目是最该集中投资的领域。

  铁路在促进中西部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首先,中西部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必须通过铁路实现与东部市场和全国核心经济圈的有效连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铁路是有力的纽带;此外,铁路运输成本低、票价和运费低廉的优势,尤其适合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

  虽然铁路在综合交通中有诸多优势,但目前,铁路所占份额很低,年客运量20亿人次,仅占6%左右,周转里程也只占34%左右,比公路低19个百分点。我国每年人均乘火车出行不足两次,连印度人均5次都赶不上。所以发展铁路是"补短板"。出口高铁意味整个产业链输出

  李克强在出访时多次推销中国高铁。日前,李克强在铁路总公司考察时说,推销中国高铁心中特别有底气。

  总理的"底气"来自哪里?"底气"来源于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络,总里程超过一万公里,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和日本的总和,中国通过建设和运营了这么大的高铁网络,形成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体系,比如安全可靠、技术成熟、高铁性价比高、国际竞争力强、速度多样化能满足不同国家需求,等等。

  高铁的输出,意味着整个产业链条的输出,包括工程施工、设备制造、机车车辆、零配件等各种产业,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以及技术人员和劳工的输出。

  虽然国外对中国的高铁、尤其是高速列车部分在国产化程度,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怀疑,但是,中国在高铁基础设施部分的设计施工方面,技术成熟无可置疑。由于线路、车站、隧道桥梁等基础部分的投资,在整个高铁项目投资中占有70%左右,所以,仅这个部分的出口,就可以大大带动我国钢材、水泥等材料以及大量劳务的出口。

  比如,7月3日建成通车的非洲安哥拉本格拉-卢埃纳铁路,就是由中国铁建二十局集团经过全世界竞标、以低报价击败欧洲企业中标,并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方式全部包揽建设的。全长1344公里,设计时速90公里,项目总投资约18.3亿美元。其中建材设备均从中国采购。如果在加上设计和施工均由中国企业承担,可以说,该项目约18.3亿美元的总投资,几乎全部被中国企业获得,此外,采用中国标准,意味着占领了该市场的制高点,为今后的继续输出开启了大门。虽然该项目是普通铁路,但即便是高铁,中国也具备同样的竞争力。

  唯其如此,李克强说,高铁出口,对提升我国对外合作水平、优化外贸结构意义重大,这反过来又会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