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产经 > 产经要闻 > 正文

字号:  

面对美方滥诉胁迫 泰山石膏再次说不

  • 发布时间:2014-08-21 10:31:56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马艺文

  最近,沉寂了一段时间的输美石膏板问题又起战火,面对美国律师的滥诉和地方联邦法院不公正的对待,泰山石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山石膏)再次说不,毅然退出应诉。也由此招受了美国地方联邦法院藐视法庭的判决,还要株连“九族”,提出对泰山石膏和出资企业主张超过15亿美元的赔偿,以胁迫泰山石膏就范,完全违犯了起码的法理常识,是一种极端的情绪宣泄和巨额敲诈。面对这种滥诉胁迫,泰山石膏表示绝不屈服,并希望在自己的司法管辖权的中国进行法律裁决,还企业一个公正和清白。善良的中国公众也有理由知晓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是非曲直……

  原委:比飓风更可怕的美式“碰瓷”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美国建材进口商、经销商、建筑商从国外采购石膏板以满足东南部地区火爆的房地产市场需要。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沿海的高温潮湿地区部分业主抱怨房屋有异味,个别业主出现流鼻血、头疼等症状,他们以房屋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支付房贷。很快有人发现了房屋建筑材料中有“中国制造”的石膏板,因此导火索迅速指向中国产品。部分律师团体四处张贴广告,以免费代理的形式鼓动住户发起针对中国石膏板产品的集体诉讼,被诉中国企业近百家。一时间中国石膏板被推到了中美舆论媒体的风口浪尖。

  2010年5月,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东区联邦法院对泰山石膏在一起案件中作出缺席判决,要求对七户宣称使用泰山石膏板的原告赔偿270多万美元。

  泰山石膏是中国的一家知名石膏板企业,以“泰山”命名的品牌是中国驰名商标。该企业过去十年的石膏板年销售量从1.5亿平米增加到10亿平米,从未有用户有过类似的投诉。

  有产品质量信心十足的泰山石膏启动赴美应诉的征途,他们希望向美国展示一个治理规范、工艺先进、品质优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现代化的中国制造企业形象。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2009年11月公布的检测报告显示,“问题中国石膏板”的有害物质含量没有超出美国石膏板产品标准限定的范围,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都符合美国石膏板和建筑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根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要求,对这项技术问题进行了鉴定,产自中国的石膏板与美国11个死亡病例无关。这个结论是有科学依据的,也是给持续一年多的关于石膏板问题的争论基本上能够有一个结论。”

  美国权威机构报告和中国政府的表达均显示,所谓“问题中国石膏板”实则并无问题。然而,当事件已经慢慢淡出公众视线的时候,今年5月,美国第五巡回法院却责令泰山石膏出示财产信息以供缺席判决的执行。

  近日,泰山石膏宣布,“退出在美国所有法院进行的、针对泰山石膏的所有中国石膏板诉讼案件”。

  科学研究的严谨缜密与美国诉讼的刀光剑影,在美国石膏板诉讼案件上碰撞出剧烈的火花。

  “出口到其他国家的石膏板没有任何投诉与质量问题,为什么在美国出现了问题?”不只被诉讼的中国石膏板企业感到委曲和困惑,业界对美国消费者的诉讼也充满了质疑。

  众所周之,居室环境出现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与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室内家居产品、建筑所处的环境、居住者的使用方式、建造者的施工方式都有关系。

  2009年CPSC公布的检测报告显示,中国石膏板符合美国的石膏板产品标准规范,部分业主投诉中所说的流鼻血、头疼、呼吸困难和哮喘等健康问题源于甲醛,而石膏板本身不会产生甲醛,其来源应该是居室内的家具、地毯等装饰材料,与其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应是建筑物本身的通风状况。

  美国媒体却对研究机构的观点视而不见,坚持从影响居室环境的诸多因素中选择了石膏板——特别是来自中国大陆地区的石膏板——进行口诛笔伐。

  炮制:美国律师工厂的滥诉

  卡特里娜飓风将中国企业生产的石膏板“刮”进了美国市场,但中国企业生产的石膏板并非从天而降进入美国市场。

  根据美国的相关规定,中国企业生产的石膏板要通过中国出口商、美国进口商、美国建筑商和美国房地产商的层层检查后才能进入美国市场。也就是说,只有经过这一系列检查的石膏板才有可能被合法用于美国建筑。如果中国正常输入美国的石膏板真有问题,责任主体应该是整条产品流通链。

  据悉,在CPSC接到的3082起投诉中,被投诉的既有中国企业、外资在华生产企业、其他外国企业,又有部分美国本土企业。

  但是,美国的律师利益团体既对流通链上其他各环节的作用视而不见,又刻意忽略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生产商,仅仅选择将中国生产商推上被告席,煽动在次贷危机中无力支付房贷的业主向中国企业乃至中国政府所要赔付。其意图耐人深思。

  美国一些无良业主发现,尽管他们投诉了建筑质量有问题,但是他们在美国政府那里拿不到任何补贴,从保险公司那里也拿不到任何赔付。早在事发之初,2010年6月,弗吉尼亚东部地区法院判决,中国石膏板引发的财产保险索赔不在保险赔偿范围内。原因正如同《佛罗里达日报》报道的《很难证明干墙与疾病有关》:“CPSC特派员Neal Cohen告诉参议院商业、科技和运输小组委员会成员,‘不幸的是,我们的研究结论未能找到能够强迫制造商召回产品的健康或安全发现。’”

  他们同样无法获得医疗索赔,“因为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国家环境健康中心主任Christopher Portier那里得知,CDC未发现问题石膏板释放的硫气体与长期健康影响之间的明确联系。”当CPSC要求CDC继续开展研究时,CDC回复说:“即便目前最先进的技术手段,都不足以支持该研究。”

  如果在律师那里签个名字,委托他们去向中国企业施压,或许还能拿到一些额外的收获。于是一些机会主义者寻求一切借口,将问题引向中国石膏板。

  美国媒体报道说:“尽管没有科学研究将石膏板问题与宠物的疾病联系起来,但业主们,如liz、Steve,有他们自己的逻辑。因为在他们住在‘问题石膏板’房屋的时候,他们的宠物狗死掉了。”因此,他们尝试延期或者停止支付欠银行的35万美金房贷。“银行谴责其信用差——讽刺的是,他认为是处理房屋的事情导致了信用值下降。”

  在业内看来,这个事件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碰瓷”。这一点从诉讼对象的选择上就能略见一斑。原告律师委员会将视线锁定在了两家中国企业身上,一家是可耐福(天津)公司,一家是泰山石膏。锁定可耐福(天津)公司的主要原因是,这家跨国企业在美国有着巨大的市场和资产,为了保有美国市场,这家跨国公司被迫选择支付巨额“赎金”。可耐福公司相关人士苦诉:“这是美国律师产业集团导演的,带有敌意地讹诈、敲诈,他们不顾及法律的公正性和政府的呼吁要求,我们现在就是在和他们谈判支付赎金。”为此,他们向原告律师委员会支付了1.65亿美金的律师费和8-10亿的和解金。可耐福律师Kerry Miller说,“公司希望摆脱这些不幸的灾难,这样才能专注于生产第一流的建筑产品”。

  而锁定泰山石膏的原因则是原告律师委员会“盯住了国有资产这块唐僧肉”。美国原告律师委员会的Leonard Davis律师说,“中国政府自己拥有这些公司。联邦法院已经发现一个事实:中国政府对这些公司发号施令。因此,他们应该成为被告。”原告律师委员会已经迫不及待地宣称,他们已经将目标锁定在中国持有的巨额美国国债上。

  错位:美国地方法院的选择性失察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和美方研究机构多次重申,“问题中国石膏板”的有害物质含量没有超出美国石膏板产品标准限定的范围。如果符合美国质量标准的产品出了问题,那只能说美国的标准“标而不准”,被问责的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制定者,而不是依照标准提供产品的企业。况且,至今尚无证据证明美国的石膏板标准有问题,对执行该标准的中国企业横加指责就更没道理了。

  作为一家中国石膏板生产商,泰山石膏在事发之初,从未从采购商乃至美国的建筑商和地产商方面得到过有关石膏板质量问题的任何投诉。中国商务部曾明确表示,美国政府从未提过任何有关中国石膏板因质量问题需要召回的请求。因此,泰山石膏委托律师出庭,要求美国地方法院取消初步缺席判令是合情合法的,也是维护企业权益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然而,美国律师们和某些地区法院的法官们完全不愿意给予一家中国工厂在美国进行质量对质的机会。按照中国著名美国法律专家的分析,是原告的律师在这场诉讼中精心策划了此次政治和公众关系的组织活动。他们的起诉状充斥着煽情和具有轻蔑色彩的指控,其中包括中国所有实体“怯懦地且不知羞耻地为规避责任而逃离市场”等字句。他们将法庭命令提呈给美国国会参议院。NELSON参议员两周前在美国国会的发言中指称石膏板事件是“所谓的流氓政府领导下的流氓企业的所为”,Bill Nelson、R-Fla.等参议员要求中国国有企业都参加到诉讼中并支付缺席判决确定的赔偿金额,并要求“同样获利的”中国政府对此负责任。

  同样,美国法院已经没有耐心理会泰山石膏的诉求,跳过层层环节,直接强制泰山石膏向美国法院披露其全球财产,以供原告律师委员会执行。尽管泰山石膏仅有约合530万美金的产品通过贸易渠道进入美国市场,但是他们要求这家亚洲最大的石膏板企业把自己彻底洗干剥净送上砧板,成全他们的饕餮盛宴。

  说“不”:中国企业的无奈抉择

  面对危机,中国石膏板行业还能够健康有序发展,关键是中国石膏板产品能够经得起中美科研机构长达四年的科学实验检测。但是即便如此,商务部法律专家仍提醒说,如果企业在美国陷入集体诉讼,那几乎就是一场灾难。在美国律师工厂的压榨下,企业即便最终能够赢得官司,但基本都倒在了走向正义的道路上。

  十一年前的中美电池行业的专利战略大决战正是一个典型例证。2003年全球最大的电池制造企业——美国劲量公司挑起了专利大战,中国电池全行业凑钱应诉,经两次败诉,最终获胜,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企业的专利竞争能动性。然而同时,美国企业吉列、科博等釜底抽薪,发起金融大决战,一举占领了中国60-80%的市场,在北京等发达地区外资电池的占有率甚至超过90%,中国出口的电池产品最终改旗易帜,由民营主导改由外资主导。中美专利大战以中方全行业支付诉讼费和律师费,美方个别电池巨头受惠的结果收场。

  泰山石膏以管辖权为由提出异议,是谨慎而明智的选择。在长达四年的应诉中,泰山石膏花费了上亿元人民币的律师费。在这期间,中美科研机构就产品质量得出了科学研究结论。泰山石膏通过积极应对和广泛宣传,使得我国政府和全球消费者对该事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判断,树立了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为中国石膏板行业赢得了平稳的经营发展环境。同时也进一步揭露美国利益团体通过“滥诉”胁迫我国企业巨额赔付的意图。

  来自石膏行业协会的资料也证明了一点,除了美国之外,中国产石膏板在全球从来没有遭到类似的质量投诉。2006年以来,中国石膏板出口国家不仅涉及美国,更遍布在中东、亚洲、欧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但迄今为止没有收到任何世界其他地区关于该批次产品出现问题的投诉。

  我国司法部门曾建议我国企业不要接受国外法院无理的“长臂管辖”,应否定美国法院的管辖权,要求由我国法院审理。因此,泰山石膏对美国说“不”,不接受美国的“长臂管辖”,不同意由不具备管辖权的法院审理实体争议,从商业利益上考虑,虽然无奈,但也不失为明智之举。(企业观察网)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