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大跌成全天然气价格改革 接轨市场正逢其时
- 发布时间:2015-01-15 07:09: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张少雷
日前,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新年的首跌,也是自2014年6月份以来的第“12连跌”。
这一局面多少会令我国正不断增大的天然气需求感到“尴尬”,相比成品油价格的单边下跌,去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还刚刚将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价格调高了0.4元/立方米。
“人们期望中的石油价格与天然气价格的‘联动机制’并不真实存在,这种‘联动’实际是由市场决定的,当人们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使用石油,便不会花与以往一样的成本使用天然气。”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不过,恰是油价的下跌,可能会令我国天然气价改“三步走”战略在2015年上半年提前完成。届时存量气、增量气价格并轨,意味着非居民用气与替代能源的价格基本理顺,天然气门站价格进入市场化定价。
天然气价格改革破局在即
2013年6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明确了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基本思路和适用范围。并将天然气价格管理由出厂环节调节转移至门站环节,通过将管道天然气价格与替代能源(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挂钩,实行政府指导的最高上限价格管理,推行“存量气+增量气”门站价调整方案。
紧随其后,发改委决定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并对天然气进行区分,分为存量气和增量气。其中,存量气在此轮调价中上调了0.4元/立方米,而增量气则一步到位,与国际市场接轨。这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价改的“第一步”。
2014年8月份,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从9月1日起,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将上调0.4元/立方米,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做调整。同时明确了将进一步放开进口液化天然气气源价格和页岩气、煤层气、煤制气出厂价格政策。这也是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第二步”。
去年底,国务院下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中,明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油气管网、储存设施和煤炭储运建设运营。支持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等参股建设油气管网主干线、沿海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地下储气库、城市配气管网和城市储气设施,控股建设油气管网支线、原油和成品油商业储备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铁路运煤干线和煤炭储配体系建设。国家规划确定的石化基地炼化一体化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同时,《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2015年实现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并轨。
业界认为,当前我国长输管网超过80%集中在中石油手里,隶属三桶油的天然气长输管线超过97%,民企参与率极低。受到此次政策推动,未来管道建设、管道设计引入民资的可能性极大。不过,行业仍旧存在壁垒,管道建设方面,三桶油经验丰富且掌握关键技术。另外,前期投资巨大也是制约民资进入的重要因素。
此外,几天前(1月5日)上海市政府同意由新华中融投资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出资组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在业界看来,建立天然气现货交易中心,是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的重要一步。预计未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天然气贸易方式可能会从长期合同向中短期合同甚至是现货交易转化,但不会被完全取代。
接轨市场正逢其时
而所谓的“第三步”天然气价改正是弥合存量气和增量气之间的价差。
事实上,目前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为推进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国际油价自去年6月以来下跌已近50%,国内油价则已“12连跌”。相对于此,去年9月1日,国家发改委对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提高0.4元。此次价格上调幅度超过2013年7月的调价,存量气价格相对于2013年上涨了约14%-25%。油价、气价截然相反的走势,一方面凸显着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的严重缺陷,另一方面也为提前推进天然气价改提供了有利环境。
能源专家林伯强分析,由于最近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天然气价格也会相应疲弱,可以预计2015年将可以完成存量气、增量气价格并轨,这意味着非居民用气与替代能源的价格基本理顺,天然气门站价格进入市场化定价。
不过,气价不跌反涨的态势,令天然气在下游领域的应用推广,明显受到了阻碍。以至于业内认为,2015年天然气续涨动力不足,涨价恐难实现。
“目前成品油、液化石油气(LPG)等替代产品价格不断下行,而天然气价格整体保持宽幅上行趋势。天然气在下游的拓展步伐严重受阻,这与国家期望扩大天然气消费,从而实现保护大气环境的初衷相背离,预计2015年管道气涨价压力巨大。以玻璃行业为例,天然气作为燃料替代煤炭并无优势可言,更多的是靠行政力量推广,以及考虑到其环保效益。”分析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