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季前 北京加快热力供应系统“煤改气”
- 发布时间:2014-11-04 14:0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晶
采暖季到来之前,北京的热力供应系统正紧锣密鼓地切换用能方式,很多采暖锅炉也已完成“煤改气”。
北京去年出台的清洁空气5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17年,要将北京燃煤总量从2012年的2300万吨压缩至1000万吨。压减燃煤将主要通过电力生产燃气化、企业生产清洁化、远郊区县燃煤减量化等措施实现。
启用燃气电厂 企业为蓝天投入巨大
十年前,以首钢为代表的重工燃煤企业陆续搬离城区。发电供热企业成为北京市燃煤的大户。
长期以来,北京本地的电力支撑和热力供应以高井、华能、国华、京能4个燃煤热电厂为主。尽管4家企业都有大手笔的节能技改和环保升级投入,但与燃气热电联产相比,仍存在机组规模小、能源效率低和排放污染重的问题。
数据显示,燃煤电厂占据北京近40%的煤炭消耗,作为电力生产燃气化任务项目的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建设工程,自然成为北京压减燃煤的“重头戏”。赶在今年采暖季到来前,作为往日燃煤大户的热力供应系统正紧锣密鼓地切换用能方式。
目前,东南、西南燃气热电中心已经投运,西北燃气热电中心将于今年投运,东北燃气热电中心力争年底开始调试。其中,规模最大的西北热电中心,由大唐高井燃气热电厂和京能京西燃气电厂共同组成,建成后将消减燃煤550万吨。
今年7月,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3号机组正式与电网解列。至此,服役半个多世纪之久的高井热电厂全部燃煤机组关停。这也是北京关停的第一座大型燃煤热电厂。
同期,新投产的大唐高井燃气热电厂建设3台燃气热电联产机组中的2台燃气机组圆满完成了“168小时”连续试运行,正式投产运营,替代关停的燃煤热电厂。
高井热电厂党组书记何智勇介绍,热电厂原有6台机组关停后,每年可消减燃煤230万吨,消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量分别为664.09吨、590.29吨和188.3吨。
何智勇坦承,为了达到这样的减排效果,企业在关停和新建机组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难题,例如改造投资巨大,运行成本高,富余人员分流难等等。
据他介绍,集团为新建机组投入50亿元,而试运行期间,每天的成本更是高达800多万。新建机组投入运行后,其工业链大大缩短,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进而产生了大量富余人员。
何智勇说,目前,厂里富余近千名员工,“有些从一线岗位转到二线了,还有些没安置”,要制定进一步的安置方案。
尽管这个昔日“四大”电厂之一在“变身”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挑战,但在何智勇看来,“都是值得的。企业投入确实很大,但为了首都的蓝天,这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旦四大中心全部建设完成,将新增清洁发电能力720万千瓦,全市清洁热电比例达100%,新增清洁供热能力1亿平方米,约占集中热网供热的50%。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四大中心将削减燃煤920万吨,每年可净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9万吨,粉尘排放3000吨。
工业园区采暖锅炉大范围“煤改气”
随着北京启动压减燃煤计划,以燃煤为主、多个工业园区的供暖锅炉也纷纷开始进行“煤改气”,并力争在今年供暖季前投入使用。
记者在北京市通州经济开发区东区看到,锅炉间内原有的3座燃煤锅炉已被彻底拆除,3台崭新的燃气锅炉,正运入为企业供热的锅炉房中。“这里就是原来放置燃煤锅炉的地方”。通州经济开发区东区副主任郑二虎说,“煤改气”后,供热面积将达到40多万平方米,每年节省燃煤近6000吨。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开发区的锅炉运转工作间内,高高的窗户上仍有一片片黑灰色,那是燃煤锅炉房的见证。
郑二虎介绍,开发区在本次锅炉“煤改气”的过程中,投入2000多万,完成燃煤锅炉改造60蒸吨。其中,政府为园区补贴780万元,其余由园区和企业共同承担。
作为北京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重点措施之一,2014年,官方下达的锅炉改造任务为1300蒸吨。
截止目前,房山、大兴、通州、顺义、平谷、怀柔、昌平、密云、延庆9个区县内,市级以上工业开发区共拆除燃煤锅炉1607.5蒸吨,新建锅炉1172蒸吨。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生产用燃煤锅炉的清洁能源改造,年内将基本完成。
压减燃煤 加快清洁能源改造步伐
为实现5年压煤1300万吨的目标,北京市发改委设计了一套切中要害、各个击破的方案。在全市2012年的2300万吨煤炭消耗中,燃煤电厂、采暖锅炉、工业和民用散煤分别占40%、24%、19%和17%。这四大耗煤领域呈现出污染源集中,排放密度大等特点。
基于此,北京针对四大用煤领域,进一步明确了清洁能源改造时间表:用四年时间全面关停电厂燃煤机组,2015年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集中推进采暖锅炉清洁改造,在城六区由内到外逐步实现集中供暖无燃煤;大幅压减工业用煤,2016年基本完成规模以上企业锅炉“煤改气”;加大散煤治理,到2015年实现核心城区无煤化,加快推进农村炊事用能燃气化和农宅清洁能源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