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多伦煤化工停运170余天后又陷“死鱼门”
- 发布时间:2014-10-08 14:31:59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马巾坷
9月过去,草原上恼人的燥热已经褪去,一片片的草地和海子也露出了渐黄、干涸的迹象。在这个别有一番景致的季节,记者驱车来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多伦县。
多伦县境内有一条名为滦河的河流,经过多伦县后一路向北京流去,最后进入北京饮用水水源地之一的官厅水库。小河水量其实并不小,今年草原降水少,但滦河水量依然很大。河流两岸不时能见到在树荫下休憩的牛羊、在岸边垂钓的钓者。
记者要寻找的大唐多伦煤化工有限公司(下称“大唐煤化工”)就在距离这条河两公里左右的南岸。
前不久,大唐煤化工被曝出2013年全年脱硫设施停运170余天,这相当于半年多的时间都在空置。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然而实际情况究竟如何?记者来到了紧邻企业的盆窑村一探究竟。
死鱼之谜
在一家小卖部,记者见到了刚从镇上赶回来的村民谷玉贵。谷玉贵首先向记者反映的是大唐煤化工的水污染问题。
因为怀疑大唐煤化工外排的废水污染了当地的地下水,谷玉贵当天带了从自家井里打上来的水样准备去镇上化验,听说记者来了解情况,又急急忙忙从镇里赶了回来。
他告诉记者:“这厂子自从在这儿开始,村里就跟以前不一样了,生产的时候臭味熏天,排的水也把这儿的地下水污染了,井里水泵上都是鼻涕一样黏糊糊的东西!”
为了证实自己的话,谷玉贵特意带记者来到一户村民家里,这户人家的主人是两位八十多岁的老夫妻。老大爷告诉记者,现在井里的水一烧开就是一股子怪味,只能忍着味道做饭用。
正说着,几位村民已经把井里的水泵拉了上来。水泵的缆绳上从水面部位开始向下,都出现了谷玉贵口中的“鼻涕一样”的黄色不明物质,凑近还能闻到油脂一样的气味。“现在家里都是三四十米(深)的井,以前根本没有这些杂物。”谷玉贵说。
当记者问及是否化验过井水时,谷玉贵激动地说:“镇政府的答复一直都是正在化验,后来告诉我们(井水)都达标没问题,可这看都能看到的东西,我们怎么能放心啊!”
“这东西用水冲是冲不掉的,得拿洗衣粉才能洗干净!”一位拉缆绳的村民边洗手边跟记者说道。
在记者正准备前往企业时,谷玉贵告诉记者,上个月村边的滦河里有好多死鱼,当时县里来了好多人,怀疑是大唐煤化工偷排废水造成的。在记者的要求下,谷玉贵带着记者来到了滦河边寻找他口中的死鱼。
在当地村民称之为“上库”、“下库”的一个水库旁,记者见到了来钓鱼的陈大爷。
“大爷今天钓到鱼了吗?”
“这都一上午了!一条也没钓到!”
陈大爷告诉记者,就在8月初,一天早上他来钓鱼的时候发现水面上白花花的一片,走近一看全是死鱼,“那腥味隔老远都能闻到!”、“听说是大唐煤化工排的废水弄的”。
记者又沿着岸边问了几个钓鱼的村民,大家的回答都是大同小异。在岸边和村民攀谈的一个小时里,记者留意到,岸边所有的村民没有一个钓到鱼。
而据村民介绍,类似的死鱼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去年夏天,也有过一次死鱼事件,只是数量没有今年这么多。”一位村民表示。
谷玉贵告诉记者,那次死鱼是在8月4号晚上,“第二天政府就来了好多车,公安的、卫生的、环保的,把路都堵满了。”“后来大唐来人把所有的死鱼都捞走埋掉了。”
当问及这些死鱼都埋在哪里的时候,谷玉贵摇了摇头:“具体的不清楚,据说是埋在大唐的填埋场里了。”
但谷玉贵随即告诉记者,可以带记者去企业的排水口看看。
泄漏还是偷排?
在经过一段时有时无的土路后,按照谷玉贵的指引,记者翻过了一座长满野草的小山包后,眼前的景色让记者吃了一惊:小山包被人工削去几十米的高度,形成一道宽数十米、从厂区北侧一直延伸到滦河边的道路。道路的尽头是一个直径两米左右的巨大排水口。
记者从山上绕到排水口前发现,排水口内用砂石袋堆起一道简易拦水墙,墙内还有大量污水,正散发着刺鼻的味道。记者探身往里拍照的时候吸了一口,立即感到呼吸道有明显的刺激感。排水口外的河道里,是厚厚的一层淡黄色残留物,而这种残留物质,与村民井中提取的物质在感官上非常相似。
回到村里,村民孔祥安告诉记者,大唐煤化工的工人有部分就住在他们村。死鱼就是因为大唐煤化工排放了污水,“那天之后下游的二道子村、磴口村(音)吃的水都是县里派人用车拉来的。”“你们晚来了几天,现在厂子都停产了,说是停产检修,要不现在什么都能看到了!”
告别了村民,记者来到多伦县环保局进一步调查核实情况。
县环保局局长李万民向记者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大唐煤化工总投资180多亿元,主要生产聚丙烯,联产汽油、LPG、硫磺等副产品。
当记者问及现在企业为何停产时,李万民表示:“企业是8月25号开始停产的,主要是因为准备重组。”
在县环保局副局长石俊峰那里,记者得知了死鱼事件的详细经过。
2014年8月4日,大唐煤化工因工艺设备故障,发生水污染事故。8月1日,这家企业MTP装置冷凝液换热器内管破裂,未经处理的废水输送至污水处理系统的缓冲池存放。8月4日,多伦县降雨较大,8时30分至13时20分,企业向外排放雨水时,缓冲池外溢废水进入雨水管网,雨污混合水进入河道。排放的污染物为醇类、烃类和石油类。
至于事故原因,县环保局提供的文件中显示,“厂区未按环评要求使用事故池,擅自改变了事故池用途作为消防池使用,在事故状态下,如果低盐缓冲池溢满,只能通过雨水网外排,企业受低盐池污水处理装置的瓶颈制约,加之对污水处理系统疏于管理,事故池与缓冲池基本概念混淆,没有实际意义上的事故池。”
而安徽一位同行业企业的相关人士表示,缓冲池有可能有两条管道,一条污水管道,一条雨水管道,污水管道有在线监测设施,而雨水管道并没有监测设施,业内通过雨水管道偷排的现象是存在的。虽然我们不能肯定大唐煤化工存在这种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环保部门的调查结果至少显示这起事故原因是“厂区未按环评要求使用事故池”,无论是主观故意还是客观疏忽,人为因素不可避免。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按照多伦县环保局提供的文件,“企业一直未发现(未报告)低盐缓冲池废水外溢问题”,直到8月4日20时,多伦县环保局接到群众举报。
而按照水库旁边居住的一位村民介绍,8月4日出现死鱼之后,大唐煤化工的工作人员曾经想要雇佣这位村民的儿子对库内死鱼进行打捞,但是由于死鱼越来越多,他们没有答应企业的要求。
脱硫设施为什么停?
当记者问及企业环评问题时,石俊峰表示,由于企业为国控污染源企业,环评文件在多伦县环保局并没有存档,而这家企业的环评属于涉密文件,不能公开。
多伦县环境监察大队丁队长则表示:“企业目前一直都是在试生产,因为达不到验收标准,所以一直没有验收。”
不过记者在大唐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官方网站上看到:“……2012年3月6日,该公司产出的首批优级聚丙烯产品成功下线;3月16日,多伦煤化工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3月19日,第一单1000吨优等品聚丙烯外销……”
2012年3月至今已过去两年多,企业不仅没有停产而且仍在“试生产”阶段。对此,记者并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在问及之前曝出的脱硫设施停运170余天的问题时,石俊峰告诉记者,这是因为企业正在进行场地改造,所以脱硫设施必须停运。
按照环评批复,大唐煤化工的5台锅炉配套建设1套脱硫装置(1台吸收塔),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由于原脱硫装置为“5炉1塔”设置,设备保障率低,不能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造成了产生的废气无组织排放。大唐煤化工于2013年对脱硫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在烟气脱硫工艺不变的前提下增建一座脱硫塔,将#1、#2锅炉的烟气通入新建吸收塔进行脱硫,原#3、#4、#5锅炉的烟气仍旧进原吸收塔进行脱硫,并对原吸收塔进行局部改造。原有老吸收塔局部改造工作于2013年10月份完成,并正常投运。新增脱硫塔技改工程自2013年5月开始施工, 2014年4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施工过程中,由于原有脱硫系统部分时段退出,在2013年度环境保护部减排核查时被发现存在突出问题,并被挂牌督办。
丁队长也表示,“(企业)今年开始运行脱硫设施。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1日,这段时间里企业只有部分脱硫设施运行。”
随后在环保局拿出的一份停运时间表上看到,2013年1月~5月,企业脱硫设施为间断性运行,而之后的半年多里,除9月份正常运行外,企业脱硫设施全部停运。
“上次死鱼后,县里环保局给企业下达了停产通知。到8月26日,企业化工区都已经全部停产了。”石俊峰表示。
随后记者通过环保局联系企业想进一步了解情况时,大唐煤化工表示,目前企业正在重组阶段,不接受采访。
究竟是因重组停产,还是被责令停产,记者不得而知。但是,对于大唐煤化工脱硫设施长期不正常运行,无论哪种说法都很难令人信服。
改造升级脱硫设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污染物排放。而因为升级改造污染防治设施,企业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直接排放未经任何处理的废气,是否也违背了其升级改造的初衷呢?
不仅如此,按照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制度的规定,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工程建设,其中需要配套建设的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而对于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不符合国家要求的,主体工程生产或者使用的,“有权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排放标准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并处罚款。”
因为烟气长期直排,当地各级环保部门都对大唐煤化工进行了相应的行政处罚。但是,面对各级整改通知和处罚决定,大唐煤化工可以说是置若罔闻。
而究其根本原因,不论是重组还是责令停产,都是为了重新改造项目这一目的。到记者撰稿时,企业仍在停产中。待到企业恢复生产后能否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