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产经 > 家电 > 正文

字号:  

夏普预计巨亏300亿日元 日系彩电或末日危途

  • 发布时间:2015-02-15 07:5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马艺文

  时隔一年,夏普再度陷入亏损。

  2015年2月3日,日本夏普公司(SHARP)正式发布了2014年度(2014年4月~2015年3月)业绩预告,将早前预计全年净利润300亿日元修正为净亏损300亿日元(约合16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自2011财年起,夏普连续两年出现巨额亏损,随后通过削减董事的薪酬等策略,在2013财年实现扭亏为盈。如今再度面临危机,夏普社长高桥兴三在当天的决算发表会上表示,将在5月份之前制定出新的中期计划(2015年~2017年)推动经营重建。

  日系企业放弃市场争夺

  日系彩电中夏普还是有核心竞争力的。而索尼的彩电业务比起夏普就更加艰难,这两个企业代表着日系彩电在中国的市场现状。

  针对业绩恶化的原因,夏普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超出预期经营环境的变化所采取的行动迟缓,例如急剧变动的汇率和中小液晶面板的价格下降。”

  当前,以电视用途为中心的大型液晶面板业务环境并未恶化,而夏普的问题是出现在以智能手机用途为中心的中小型液晶面板上。在小米起步初期,夏普就开始为小米供应液晶面板,通过率先向小米供货,夏普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随着小米成长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智能手机厂商,行业形势相应发生了变化,其他面板企业也开始争抢小米的订单量。有业内说法称,此前小米使用的面板中有70%~80%的份额来自于夏普,但这个比例预计很快就会降到50%左右。

  小米公关总监徐洁云对记者表示,“目前小米的面板供应商主要是夏普等企业,但无法披露具体对每个供应商的采购比例。”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夏普将把作为主力的龟山第二工厂的产能较2014年底缩减40%左右,而减产的是节能型面板“IGZO”,主要面向中国智能手机厂商供货,原因是最近竞争激化,库存猛增。

  对此,夏普表示,“龟山第二工厂的产能不减少。其中中小型面板的生产率预估占35%,65%为液晶电视的面板。我们已按计划成功与15家公司扩大相关业务。”

  另一方面,多家日本媒体报道指出,夏普的电视业务销售不佳也是业绩亏损的要因。夏普坦言,“在日本,公司应对大尺寸液晶电视价格竞争加剧的现状行动迟缓;在北美,大尺寸液晶电视价格竞争加剧;中国,库存增加导致的价格竞争加剧。”

  从2014年10月~12月的财报来看,夏普液晶电视的销售额为1043亿日元(约合55亿元),同比减少了12.2%,夏普当季全球彩电销量仅174万台,同比减少19.8%。

  目前,夏普在海外的电视生产据点有墨西哥工厂、马来西亚工厂和中国南京工厂等3 处。伴随业绩出现亏损,日前传出夏普将彻底退出北美电视机市场,并出售位于墨西哥的电视生产工厂,不过这个说法被夏普否认。

  夏普进一步向记者表示,“目前液晶电视销售额占夏普整体的第三季度的比例是13.6%,2014年度整年的预计是13.1%。针对中国电视市场,夏普将继续在大屏电视以及4K电视领域发力。尽力削减流通库存,并对销售渠道进行重新布局。”

  夏普的电视业务销售不佳也是业绩亏损的要因。

  液晶面板及电视成亏损主因

  以夏普为主的日系彩电在中国市场全线溃退。

  曾经的日系彩电巨头夏普、松下、索尼、东芝等,近年来在遭受韩系彩电和国产彩电的猛攻后,如今可谓“败走麦城”。

  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告诉记者,“目前来看,日本企业在中国还坚持做彩电业务的,只剩下夏普和索尼了。现在国美卖场里还有一些三洋的产品,苏宁卖场里也有一些先锋的产品。三洋把商标授权给国美,先锋把商标授权给苏宁,但具体的货源组织、找代工厂家,都是由零售商来负责。东芝和松下基本上不怎么做彩电业务了,都在清理存货。”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松下于2月2日正式宣布,将退出在中国的液晶电视机生产业务,其在中国唯一的电视工厂山东厂已于1月30日停产。此前,松下已经关闭了在上海的等离子电视工厂。

  松下电器公关部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松下撤退等离子电视业务后,收益方面着实取得改善。尽管市场环境依然严峻,采取比当初的计划更为合理的措施以及降低成本策略等,始终推进收益改善策略。电视业务对于松下而言,一直都被定位为重要的商品。未来,将强化面向日本和欧洲的高附加值商品和LCD大屏幕业务,并继续导入适合各地域的商品。”

  按照上述人士的说法,松下目前开展的事业领域有五个,分别为家电、住宅、车载、B2B解决方案以及元器件。对于中国这个重点市场最期待的是家电及B2B解决方案两个领域。

  实际上除了夏普、松下遭遇彩电业务困局之外,生产出日本第一台彩色显像管电视的日本东芝(TOSHIBA)也在近日宣布,3月起将逐步停止研发和销售面向海外市场的电视机,涉及北美、欧洲以及亚洲的海外电视业务市场;而索尼电视业务也面临困境,在去年7月1日已被分拆独立运营。

  在梁振鹏看来,日系彩电中夏普拥有全世界唯一一条液晶面板十代线,还是有核心竞争力的。而索尼的彩电业务比起夏普就更加艰难,因为索尼没有液晶面板业务,而且索尼的智能电视平台做得还不如夏普,在影视剧、游戏等方面的提供量也比不上三星或者国产品牌。

  同时他指出,“这两家企业都存在问题,夏普的主要问题在于产品的宣传、推广不主动,也受到全球彩电业务收缩的影响,我了解到的是夏普在全球彩电市场的推广费用收缩了。索尼的问题则是产品竞争力比较弱,上游没有液晶面板,没有成本优势,软件平台也不够吸引消费者。”

  国产彩电逆袭上位

  国产彩电品牌以智能应用和跨界互联网的丰富内容获得了用户的认可。

  DisplaySearch中国区研究总监张兵公开表示,日本彩电品牌2013年的全球份额为23%~24%,2014年只剩下18%;相比之下,中国彩电品牌2014年的全球份额达到25%~26%,比上年增加超过1个百分点;而韩国彩电品牌的全球份额则从2013年的35%,跃升至2014年的37%~38%。

  在日系彩电逐渐退出市场之际,国产彩电能否抓住机会、瓜分日系留下的市场份额呢?

  业内普遍认为,除了价格优势外,国产彩电的技术不断成熟也缩小了与国外品牌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在服务层面,国产品牌以智能应用和跨界互联网的丰富内容获得了用户的认可。

  过去,国产彩电行业存在“缺芯少屏”的现象,液晶面板要从日本、韩国或者中国台湾采购。自2013年开始,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企业的高世代液晶线相继量产,少屏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如今,创维又与华为旗下海思合作,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4核专业电视芯片,解决了缺芯问题。而这些芯片用于创维的GLED电视上,首批投放市场7万台,仅在3个月内就被一抢而空。

  在后液晶时代,创维、长虹、康佳等国内彩电企业更是早早布局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推出各自的OLED电视产品。不过,TCL选择的是彩电行业另一新技术,领先外资品牌率先发布全球首款量子点电视;海信则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应用了背光独立控制技术的ULED电视。

  此外,在服务层面上,长虹相继在硬件软件方面进行升级,发布了CHiQ电视;TCL推出TV+微信电视;海信推出极简操控的VIDAA2电视,同时康佳、创维、海尔等彩电厂商也都纷纷拥抱智能化,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化电视布局。然而相比之下,三星、LG、索尼等日韩彩电厂商在智能化方面发展表现迟缓,在国内彩电智能化的发展浪潮中,外资品牌基本已集体失声。

  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包括韩国品牌三星、LG,以及一些渠道品牌等仍不可忽视,中国企业要想抢到日系彩电品牌让出的市场份额,仍有待观察。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