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财经 > 产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字号:  

诺基亚与阿朗合并难助“王者归来”二者长期亏损

  • 发布时间:2015-04-27 15:25: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吴起龙

  

  诺基亚和阿朗都经历了漫长的整合期,并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二者在资本层面的整合可能相对容易,但在文化、管理、人员和体制等诸多方面都面临难题。业内人士预计,如此复杂的合并,即使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整合之后,内部消化保守也再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也就是说,诺基亚需要有至少两年的整合期,而这段时间对于其他厂商是绝佳的机会

  “全球只有3家长期盈利的电信设备商可以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生存下来。”这是诺基亚CEO苏立(Rajeev Suri)此前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的一个观点。

  彼时,诺基亚还没有将移动设备业务出售给微软,苏立还是诺西的CEO。而通信行业当时的环境是,华为和爱立信已经确立了第一和第二的位置,第三名将在阿而卡特-朗讯(下称阿朗)和诺基亚之间产生。

  苏立说,诺基亚的目标是做行业前二。

  有意思的是,苏立担任诺基亚CEO后的第二年,诺基亚就实现了上述目标,不过采取的手段是吞并阿朗。

  4月15日,诺基亚宣布,“已与法国电信设备制造商阿尔卡特-朗讯签署谅解备忘录,以156亿欧元收购后者”。

  根据两家签署的谅解备忘录,诺基亚将提出要约,全额收购阿朗已发行的证券,并在法国和美国以公开换股要约的方式进行合并。以诺基亚2015年4月13日收盘价7.77欧元计算,经过完全稀释后,全股票交易对阿朗的估值为156亿欧元,成为近年来全球通信设备商中规模最大的重组案。

  目前,双方董事会均已通过了合并计划,预计公开换股将在2016年上半年启动并完成。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2014年,爱立信在全球无线网络设备市场占据25.7%的份额,排名第一;华为占据23.2%的份额,排名第二;诺基亚和阿朗的市场份额分别是15.8%和11.4%。以此计算,这两家公司合并之后,市场份额超过了爱立信和华为,位居无线设备市场第一。

  不过,市场对于此次巨头合并的看法较为谨慎。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通过此次收购,诺基亚可以提升产业规模和增强产品线实力,但由于这是两家巨头之间的合并,未来新公司的整合难度系数很大,如何配置资源、解决企业文化冲突、处理好裁员问题等都将影响着公司的成败。

  专注网络通信

  由于时代的变革和本身的战略失误,曾经最为辉煌的手机业务成为诺基亚的拖累。

  2013年9月,诺基亚将设备及服务业务部门以7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微软。当时,业内就分析,诺基亚将把通信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方向。

  因为在公布售卖手机业务之前,诺基亚刚刚用17亿欧元收购了西门子手中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下称“诺西”)的所有股份(50%)。

  诺西成立于2007年4月1日,由诺基亚的网络事业部和西门子负责固定与移动网络的电信运营相关业务合并而来,作为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为150多个国家提供互通互联服务。

  售出手机业务后,诺基亚剩下了诺西、Here地图业务、研发部门和专利组合,以及54.4亿欧元的现金。

  如今,诺基亚又耗156亿欧元巨资将同为巨头的阿朗收入囊中,其要成为全球最大网络设备商的决心和野心可见一斑。

  据了解,合并完成后新公司仍称“诺基亚”,阿朗的名字将成为历史。不过,新公司会延用阿朗贝尔实验室品牌开展与网络相关的研发。新诺基亚公司总部位于芬兰,其战略业务部门和主要的研发中心将设在法国、德国、美国和中国等地。

  合并后,诺基亚网络产品线进一步丰富,除了优势的移动网络业务外,还将吸纳来自阿朗无线、光纤和IP网络业务,尤其是IP路由、固网接入方面,阿朗市场优势非常明显。

  在新诺基亚人事架构中,芬兰企业家李斯拓(Risto Siilasmaa)将被任命为公司董事长。同时,阿朗将获得新诺基亚董事会9或10名董事中的三个席位,其中一位将担任副董事长。阿朗原有股东将持有稀释后的新公司33.5%股份,诺基亚股东将持有66.5%的股份。

  “我坚信这是一项在正确的时间进行的一项符合市场逻辑的、正确的交易。”即将担任新诺基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苏立表示,诺基亚和阿朗双方的技术力量具有强互补性,产品组合全面,这将为物联网以及向云技术的演进奠定基础。合并后,双方将集合诺基亚、阿朗的研发力量,聚焦于下一代的网络技术和服务研发。

  另据外媒4月23日报道,诺基亚目前正寻求出售其陷入亏损的Here地图业务,并吸引苹果、阿里巴巴集团、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争相接手。在出售地图业务之后,诺基亚将专注于网络设备业务,从而更好地与华为和爱立信竞争。

  不得已之举

  在睿信致成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电信分析师王丹青看来,诺基亚选择与阿朗合并是不得不做之举。“要知道,在二者合并之前,通信市场的五大企业已经分化为三大阵营:华为和爱立信属于第一阵营,阿朗和诺基亚属于第二阵营,中兴则属于第三阵营。因为电信行业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所以,如果还是继续各自为战,那么,诺基亚和阿朗的市场地位将会被华为和爱立信进一步蚕食”。

  “选择合并,至少有了规模效应,有了竞争的机会。”王丹青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从公司的战略角度看,合二为一是竞争的需要和生存的必然选择。

  这点可以从各公司2014年财报披露的公司营收中略知一二。五大设备商2014年财报从高到低排名依次为华为、爱立信、阿朗、诺基亚和中兴通讯,收入分别为465亿美元、293亿美元、159亿美元、154亿美元和131亿美元。诺基亚合并阿朗,意味着新诺基亚的营收排名超过爱立信跻身第二。

  “这不是一项轻易的决定,无论对诺基亚还是阿朗。”对于这项交易,诺基亚董事长李斯拓也坦承,自2013年夏季,诺基亚完全收购诺西后,就开始探讨与阿朗合并,中间断断续续进行了两年。在考虑了多种可能性后,最终决定合并。

  李斯拓称,诺基亚也可以自己投入时间和资金,但与阿朗合并,“可以获得必要的技术拼图,相对其他选项,也可以赢得时间窗口”。

  另外,一位不愿具名的电信工程师在与记者聊天时说,从业务角度看,诺基亚合并阿朗确实能够达成优势互补。“虽然二者的业务有诸多重合的地方,但相比之下,移动宽带与IP和传输的互补优势更强”。

  据介绍,诺基亚在网络业务上专注移动宽带,所以在针对运营商的销售中,IP及固网传输是其业务缺失的一环。而这块业务却是其他竞争对手重要的业务收入,所以补齐这一业务缺失,形成针对运营商业务端到端的合作,一直是诺基亚在网络业务上做大做强的方向。而阿朗则在IP路由、IP传输、固网接入等业务领域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和排名前列的市场份额。

  “诺基亚收购阿尔卡特-朗讯,借助后者强大的无线业务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将增加诺基亚解决方案与网络(NSN)在全球无线基础设施市场上的份额。”易观智库分析师朱大林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阿尔卡特是美国两大运营商Verizon、AT&T最大的设备供应商,合并后,诺基亚将获得两大运营商的后续设备供应。

  这点在诺基亚宣布合并的新闻稿中也有提及:“合并后,公司的目标市场比当前诺基亚单独的目标网络市场扩大了大约50%,目标市场规模从大约840亿欧元增至约1300亿欧元,从而为诺基亚带来了更强劲的增长前景。”

  “充满了风险”

  但是以上的这些都仅仅是这项交易所呈现出的乐观的一面。一些分析师甚至认为,这项交易“充满了风险”。

  “作为一名分析师,我看到的更多是风险而不是机遇,在过去的五六年中,我们一直在等阿尔卡特实现承诺,所以对于这次是否能成功,我们的态度更加谨慎。”法兰克福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常务董事Matthias Hellstern言辞犀利。他表示,阿尔卡特公司在2006年与美国朗讯公司合并后一直在努力寻求重生,它也许会花更长的时间达到诺基亚的期望。

  Hellstern认为,一个芬兰、德国企业收购美国、法国合资企业,也许会面临很多挑战。

  追溯历史可以发现,诺基亚和阿朗确实是“情况复杂”的公司:一方面,诺基亚和阿朗,原本都属于合资公司。诺基亚也就是此前的诺西,是诺基亚与西门子2006年成立的合资公司,而阿朗则是由美国的朗讯科技以及法国的阿尔卡特合并而成;另一方面,两个公司本身又收购了许多网络资产。比如,诺基亚收购北电的CDMA业务,而北电的WCDMA业务就卖给过阿朗;诺西此前为了进入美国市场又收购了摩托罗拉系统设备的无线部门。

  这些因素让两家公司都经历了漫长的整合期,并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诺西曾进行过万人规模大裁员、压缩成本,才勉强回归盈利线。而阿朗一直到去年底,都还在进行战略转型。

  事实上,在记者的采访中,多位专家都表达了对诺阿整合复杂性以及难度的担忧。

  “如果是大鱼吃小鱼的话,整合相对容易,但诺基亚和阿朗都是巨头,而且本身内部文化、环境等就比较复杂,整合之路比较艰难。”德国电信咨询公司中国区高级顾问谭炎明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者在资本层面的整合可能相对容易,但在文化、管理、人员和体制等诸多方面都面临难题。

  王丹青则表示,尽管两家公司在无线和有线领域各有侧重,但有存在多个产品线重合,产品线整合难度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法国政府对于收购后的就业问题高度关注,如果需要法国政府通过这项交易,那么,诺基亚必须放弃大规模裁员的计划,而这将会使短期内费用开支负担增大。

  长江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诺基亚和阿朗作为多年的竞争对手,分别扎根于亚洲和北美市场,在技术及管理方面均有较大差异。此前Nortel(北电网络有限公司)收购案例已表明,此类跨国收购需要较长的整合期。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家公司还将维持各自为战的局面,很难在业务层面形成实质性的融合。

  或给对手机会

  那么,这个近年来通信业最大规模的重组案会给行业以及其他竞争对手带来哪些影响?

  谭炎明认为,总体而言,华为、新诺基亚与爱立信将形成较为稳固的业内三足鼎立的态势,而在局部市场,新诺基亚与爱立信之间的竞争将更趋激烈。

  “电信设备市场有个规律,存量市场会带来增长空间。未来,在北美市场上,将会形成爱立信和诺基亚两家局面。”谭炎明表示,相比之下,欧洲市场则不会有明显强者。由于爱立信、诺基亚都属于本土厂商,华为在欧洲也早已立足,欧洲市场将会形成“血拼”局面。

  王丹青则认为,如果二者合并后能够消除阻碍,寻找到新的增长点,那么改写行业格局还是有希望的。不过,这段整合期会给竞争对手以机会。

  业内人士预计,如此复杂的合并,即使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整合之后,内部消化保守也再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也就是说,诺基亚需要有至少两年的整合期。而这段时间对于其他厂商,尤其是中国厂商是绝佳的机会。

  “华为、中兴等中国厂商以研发工程师红利为核心的综合成本优势依旧明显,中短期内,国外厂商无法扭转这一主要竞争劣势;从市场角度判断,爱立信、诺西之前的优势市场如北美、日韩均已完成大规模4G网络部署,而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4G建设的展开客观上使得中国厂商的份额必然扩大。”长江证券判断。

  电信评论家、飞象网CEO项立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合并后的新诺基亚也只能达到抱团取暖的效果。“首先,虽然新公司的占有率变大了,但本身就是原来两家公司的占有率合到一起了而已,并没有本质的改变。如果新诺基亚想要改变现有的行业格局,对华为形成冲击,首先要做好内部整合,解决自己的问题;其次是在研发上有所突破,提高自己的研发实力。”

  “随着优势地区市场地位的确立,近年来,华为、中兴已逐渐放弃低价策略,转而追求利润的提升。而此次收购后,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或将加速竞争环境的优化,促使余下几大厂商在规模与收益之间需求更好的平衡,推动行业总体盈利水平的提升。”长江证券称。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