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产经 > 农业 > 正文

字号:  

吉林遇最大干旱 玉米大片枯死绝收农民损失惨重

  • 发布时间:2014-09-10 07:09:38  来源:中央电视台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少雷

  从7月份以来,全国很多省份遭遇干旱少雨的天气,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地里的庄稼因为大旱面临着减产、甚至绝收。吉林省是全国的粮食产量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玉米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的70%以上,占全国玉米总产的15%左右。2013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约为710亿斤,其中玉米占到了500多亿斤。入夏以来,吉林省部分地区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特别是在长岭县,干旱更为严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都受到了影响。来看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调查。

  玉米大片枯死 农民损失严重

  8月下旬,记者来到了吉林省长岭县的集体乡,路边大片的玉米地远远看去绿油油的,但是当我们靠近地头时却发现,玉米苗株只是上面三分之一的部分是绿色的,大部分叶片实际上都已经枯死。

  吉林省长岭县集体乡高家窝堡村村民王超:你看这样的,你说现在有多大水(雨)也没用了。这都是,像这个更小(只能)拿回家喂牲畜,这样的都是好的啦,等着收拾收拾,玉米秆回家烧火用了。

  王超连续掰了五六个玉米棒子,都只有两根手指大小,而且玉米棒子上,根本就没有玉米粒。

  记者:这是因为在(地)边上是这样的,还是说整个的都是这样的?

  王超:越往里面还不如这个呢,这靠边上通风还好点。今年都这样(小),要是往年几乎都这样了。

  记者:你还算小的。

  王超:对,往年这都是小的,这是绝收。这不都扔了。

  王超告诉记者,他们家今年一共种了两垧三亩地玉米,在东北农村,一垧就是一公顷,约合15亩。他们家这一片干旱最严重的地总共是一垧三亩,王超说这块地今年肯定是绝收。

  王超:现在你就是浇水,也没用了这个地。

  记者:那现在留着干嘛呢?

  王超:等它(玉米秆)死冬天烧火,啥用没有了这个。

  王超带记者来到了靠南边的另外一块地,这里的情况比北边那块地要略微好一点,但也不会有多大的收成。

  王超:这年头啊,真是完了。你看,这样的小棒子有的是。像这小棒,这里头也有不少没用,要扔掉的,有的没长成棒的。你看这个,这一垧地,也就(产)三五千斤玉米。

  王超家所在的高家窝堡村地处内陆,几乎没有外来的江河来水,庄稼灌溉主要还是自然降水和地下水井,7月、8月份是玉米最佳的灌浆期,但是今年从7月份开始到现在,就没有过一场有效降雨,所以就导致今年这样的干旱。

  王超:挖也不带有(湿土)的。你看苞米根都在干土上,你说它能不死吗,你看这到肥了。

  王超告诉记者,尽管今年玉米减产已成定局,但是为了尽可能挽回损失,三天前他刚花九千元打了一口水井,这几天他日夜守在这里浇水。

  记者:晚上在这睡啊?

  王超:嗯,不能回家啊,得看着放水啊。这里面,上这面来吧,这面能看着,行李在这里呢,就这么对付着。

  记者:你在这睡了几天了?

  王超:三宿了。

  王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家总共两垧三亩地,其中一垧三亩地基本绝收,另外一垧地,即便现在浇水,最多能收三四千斤玉米。往年,两垧三亩地能收4万6千斤的玉米,也就是4万六千元的毛收入,除去1万2千元的种子化肥等成本,一年下来也能有3万多元的纯收入。但是今年两垧三亩地,最多只有三四千元的毛收入,连种子化肥钱都够不上。

  王超:今年投资加这井,我总共投进去两万一,能收个三千左右块钱,你看跟去年差多些,差五万多块钱。都不敢想,嗓子都哑了,上火。

  上火的不仅仅是王超。长岭县集体乡集体村的徐加旭,最近也是既着急又很无奈。他带记者来到他们家的这片玉米地,正常年景的玉米苗株现在应该有近三米高,但这里的玉米看上去只有一米来高。

  记者:正常年景应该有多高?

  徐加旭:正常年景跟好地一样。

  记者:有多高?

  徐加旭:正常是这样的,有扬手这么高。

  记者:像这个结了苞米吗?

  徐加旭:有两个棒。像这样的,这没有(玉米)粒了,这没有用了。

  徐加旭告诉记者,他今年总共种了8垧地的玉米,这两垧地基本上已经绝收,另外六垧地收成也不会有太多。

  徐加旭:现在这情况看八垧多地能收入六万左右吧,六万来斤吧。

  记者:六万左右。

  徐加旭:嗯,五六万斤。

  记者:如果正常年景呢?

  徐加旭:正常年景八垧地,最低最低得收20万斤。

  记者:20万斤,也就是说现在整个的大概有接近80%的减产。

  徐加旭:嗯,对,减产。

  徐加旭说,他家8垧地中有5垧6亩地是承包地,一垧地的承办费是一万元,5垧6亩地承办费就花出去了五万六千元,除此之外,每垧地种子化肥成本要5000元,这样算下来,8垧地光是投入成本就有11多万元,按照减产后6万斤玉米 的收成算,今年最低要亏损5万元。

  徐加旭:今年的损失和去年和前年二年挣的钱,等于今年一年全相等,头二年的钱到现在(亏损的)全相等。

  记者:全进去了?

  徐加旭:全进去了。

  记者:村子里像你这样的多吗?

  徐加旭:这样的得占到60%、70%吧。

  徐加旭告诉记者,再过40来天,就要开始秋收,今年这样的旱情,即便再浇水,对玉米产量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减产已成定局。

  徐加旭:心里不好受,一年的收入,春起能打多些多些粮,能收入多些多些粮,现在提前知道了,每年得到秋头卖粮的时候才能知道一垧地能剩多少钱,现在已经知道收入了,现在已经没有收入了,已经知道了。

  据了解,自7月份以来,长岭县持续出现长达近一个月的高温少雨天气。1—7月份,全县降水量为211.7毫米,比历年同期少80.4毫米,其中仅7月份就少了104.5毫米,导致全县所有乡镇不同程度出现旱情。

  吉林省长岭县农业局副局长孙德峰:70%多都受旱了,这个范围是比较大的。

  据长岭县农业部门统计,截至到8月20号,长岭县农作物受灾面积24万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2.2%。其中,重灾面积5万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5%;绝收面积3万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

  记者:你们估计,预估的话减产会达到多少?

  孙德峰:预估损失五六十万吨粮食这样。

  记者:五六十万吨的话就是和去年相比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

  孙德峰:百分之十几,至少得百分之十几。

  记者了解到,干旱不仅导致粮食减产,也使得当地的地下水位快速下降,部分村民的生活用水出现了困难。长岭县集体乡金宝村村民宋保江家的吃水水井已经快两个月抽不上来水。

  记者:从哪天开始没水了?

  宋保江:打抗旱开始就没水了,咋抽也没有水了。

  宋保江说,不久前,邻居花了一万多元新打了一口100多米深的井,自己没有钱打井,只能每天求助邻居。

  宋保江:现在压水也压不上来,没有水,我挑水(吃)。

  宋保江一家养了不少牲畜,连猪带羊二十多头,每天家人的饮水以及牲畜饮水,全靠宋保江用扁担一桶一桶地挑回来,每天要挑几十桶。

  宋保江:天挑,没水,我挑了一个多月了。

  不仅是在长岭县,包括农安、公主岭等10个产粮大县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旱情。这里是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花镇乌兰花村,路边地里的玉米看上去低矮、瘦小,大部分叶片都已经枯黄。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花镇乌兰花村村民仓洪学:这样的(叶子),用火点都能着。

  仓洪学又随手在地里给记者掰了两个玉米棒子。

  仓洪学:看看,旱得非常严重,今年干旱得特别厉害。

  记者:你估计你这一垧地今年能收多少?

  仓洪学:这样一垧地,就是这种情况,也就三四千斤玉米。

  记者:三四千斤,正常情况下能收多少?

  仓洪学:正常情况下一万七八千斤。

  仓洪学告诉记者,他今年总共种了四垧地,目前的情况下,他估计今年整体产量要减少三分之二,连春耕的成本都收不上来。

  仓洪学:去年是四垧地,其中这四垧地去掉开支,能收入三万元左右吧。

  记者:三万块钱,就是除去成本?

  仓洪学:对,纯收入。

  记者:那今年呢?

  仓洪学:今年成本去掉,还要搭钱。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花镇村民张井芳:反正我这么大岁数根本就没经历过这样的。

  记者:这么大岁数没有经历过。

  张井芳: 没经过今年年头这样的,农民就是太苦恼了,我不敢上地,一上地看着心都难受。

  村民张井芳今年已经70岁,他说,打他记事起就没这么旱过。他家算上儿子们一起总共有十来垧地,今年估计成本都收不回来。

  张井芳:辛辛苦苦一年,肥种子全投进去了,这你说收不回去,这一年要不收入,这四五年都缓不过来都得差这样。怎么整,那是天灾,谁也没招。

  村民张井芳有句话很让人触动,他说那是天灾,谁也没招。不过,《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另外一个旱区,却发现这里的庄稼长势喜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旱区玉米地长势喜人 全因采用新技术

  采访中记者发现,同样是乌兰花村,和其它成片枯黄的玉米地不同,村民于德林家的两垧玉米,却长得高大健壮,也没有见到一片枯叶。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花镇乌兰花村村民于德林:你看今年这么旱,你看着玉米棒子都上到尖了,其它没有灌溉条件的,你看看尖都下这么大一块。

  于德林家的玉米长势喜人

  相邻两片玉米地,于德林家的玉米明显要比隔壁地里的玉米高大结实。

  于德林:说白了,他那旱,我这不旱,我这长的就好,就是说不一样,比他的高,比他的壮,到秋也比他的高产。

  于德林随手在旁边这块地里摘了两个玉米,个头还不到他家玉米的一半。

  于德林:这是我家的玉米,这是地挨地,这要差啥样,但是如果继续旱下去,他这苞米得往回瘪了。

  于德林说,相比别的农户减产七八成的情况,他的地今年几乎没受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他使用了覆膜滴灌技术。覆膜滴灌是从2010年开始在东北三省推广的一项节水灌溉项目,先期的水井、覆膜以及滴灌管道的铺设由地方财政一次性投入。这种灌溉方式的好处是,覆膜能有效减少水分蒸发、遍布地头的滴灌水管不停将水分输送到玉米根部,省水省力。

  于德林:这不是出水么,就是一开闸了,遍布整个地,闸阀打开,每一寸土地,都能滴得上水。

  于德林告诉记者,虽说前期的设备、技术都不需要老百姓投入,但是他们村也仅有十来户用了覆膜滴灌技术。

  记者:其他的为什么不愿意弄呢?

  于德林:大伙儿不是那么认可,完了吧,说安装啥的,调试啥的,他技术上不懂。

  记者了解到,当地老百姓一直以来习惯了靠天吃饭,而覆膜滴灌从政府免费安装后的第二年开始,在覆膜、滴灌管道加上电费,每垧地一年也要投入2000元,很多老百姓还算不过这个帐,而且覆膜滴灌技术还必须在距离电网近的地方才划算。多重因素的限制,使得这项在旱年能起到关键作用的技术,推广并不顺利。

  于德林:它这个玩意儿就是要大面积有电,能给你上了电网,你离屯子什么太远了,电网就不太好上了。用柴油机抽水那种,用发电机,柴油机发电那个,那个费用太高,柴油机一天一宿那就得五百块钱。这个点也就是一百四六,一天一宿,就是电费。

  从2010年开始,吉林省推广覆膜滴灌技术,预计十二五期间将在省内中西部地区推广900万亩以覆膜滴灌技术为主的节水灌溉农业,截至目前已经完成约600万亩。查干花镇副镇长胡中华告诉记者,目前他们镇上目前推广覆膜滴灌技术的土地面积约3300公顷,约占全镇土地面积的17%,而真正使用的可能只有百分之十左右,所以今年整体上旱情依旧十分严重。

  胡镇长:要是平均的话,也得减产一半,平均减产一半。像没有井的地,就算绝收了,基本上就完了。

  据统计,目前,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旱地374万亩,其中受旱的面积达到了212万亩,大约占到总面积58%,其中重旱的有131万亩,轻旱的是68万亩,绝收的是16万亩。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水利局副局长任德龙:这个整体如果能达到五成收入就不错了,就很好,现在旱情还是比较严重的。

  为了解决农田灌溉和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截至8月26日,吉林省累计投入抗旱资金5.4亿元,抗旱水源井8.1万眼、泵站344处、投入机动抗旱设备2.1万台套、机动运水车4.3万辆,抗旱浇灌受旱耕地817万亩。今年的干旱对吉林省多个产粮大县造成影响,其中10个产粮大县降水量创1951年以来最少,截止8月中旬,吉林省平均降水量为21.8毫米,比历年同期少47.6%,比去年同期少73.7%。全省旱田受旱面积达629万亩。面对旱情,吉林省各级部门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同时,开动各种抗旱设备,充分发挥水库、河湖连通等工程的蓄水功能,增加抗旱水源,扩大灌溉面积。

  当地政府积极自救 农民靠天吃饭观念应改变

  长岭县集体乡金宝村广播:宣布一下啊,第一个就是咱们农户,在大田地里打井六到八寸的,塑料管的,咱们给补助一千元钱。每眼井县财政直接给拿钱,直接给拿钱,八寸到一尺的,给补助两千元钱。

  记者了解到,在长岭县,除了打井有补贴,当地政府还对抗旱燃油进行了补贴,每升柴油补贴两角五分前,农户持身份证即可到指定加油站加油,每天销售柴油近50吨,确保抗旱用油需求。从7月份以来,长岭县组织人畜和机械力量,利用各种运水、注水工具展开自救,能浇一亩是一亩,能浇一垄是一垄,尽最大努力将灾情损失降到最低。截至目前,全县已投入抗旱资金1亿元。

  吉林省长岭县农业局副局长孙德峰:县领导和部门,包括乡镇,乡镇党委成员包片,一般干部包村,村干部和党员包社和贫困户。

  这里是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松花江水域,记者看到,大片的沙滩裸露在水面,据当地水利部门介绍,目前松花江的水面面积只有常年的一半左右,水位也比往年同期低。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灌区锡伯屯抽水站工程科科长于国丰:每年正常水位大约就是在这个位置上。

  记者:就是拖鞋的位置是吧?

  于国丰:对,就这个位置上,但是今年较每年低了一米左右。

  记者:低一米左右。

  于国丰:对。

  记者看到,松花江面正在进行紧张施工,用沙袋填起的数百米围坝几乎将松花江拦腰切断,于国丰告诉记者,这是一个临时性目的围坝项目,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松花江水位,确保上游抽水站能够有水可抽。

  于国丰:这次临时性(围坝)补修大概干了十几天。

  记者:十几天?是准备完全把它合拢还是咋的?

  于国丰:不完全合拢,因为这个拥水坝以下还有很多家用户单位,而且它还是个四级航道,要保证通航,还保证下游供水。

  记者:也就是现在旱情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阶段。

  于国丰:对,现在是一个临时性措施,基本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于国丰告诉记者即便这个临时性的围坝,已经拥高了60多公分的水位,现在抽水站的闸门位置水位依旧低于保证抽水水位。

  于国丰:我们正常的最低提水水位是131.10米,

  记者:现在呢?

  于国丰:现在基本就是131米,比正常水位还低10公分,泵站在勉强运行。

  据统计,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目前累计投入抗旱人数69万人次,开动机电井4130眼,机动抗旱设施4700套,新打抗旱水源大井213眼,小井590眼,抗旱浇灌面积74.5万亩。

  任德龙 :该打井的打井,该灌田的灌田,再个一个采取人工增雨,在一定范围下通过人工来影响天气,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任德龙告诉记者,经历过这次的旱灾教训,很多老百姓靠天吃饭的观念应该有所改观,未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推进,也将会是他们工作的重点。

  任德龙:比如喷灌、滴灌,这种模式还没有完全覆盖,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没有,发展不平衡,老百姓需求跟不上,自己投入呢,由于地方财力和老百姓本身财力还有限,所以说基础设施的投入和不完善还是当前制约咱们高效农业发展的这么一个瓶颈。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主任李国强: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现在的农田水利设施还是比较薄弱的,我们的农业术语叫雨养农业,说白了就是靠天吃饭,这种局面没有根本的打破,这次的旱情更进一步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地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同时由于我们吉林连续五年没有发生大的旱灾了,确实老百姓防旱灾这方面的准备也不够充足,下一步我们从水利设施从老百姓各方面防灾意识的培养,我们还得下一定的功夫。

  持续的干旱,不仅给很多产粮大县带来了影响,同时给期货市场带来了波动。在大连期货交易所,记者了解到,3月份以来玉米的价格行情持续走高。

  大连期货交易所光大期货期货分析师王娜:就是从3月份开始涨,已经连续到8月份,已经收出了6跟阳线,就说明是一个上涨的势头。

  王娜告诉记者,今年的玉米期货价格指数,从三月份的2344点,整体持续上涨,到8月份达到了2429点,上涨85点。

  王娜:在8月份的时候,价格最低点就是2329,最高点就是2439,这样我们看到价格波动的浮动基本上达到的100点,

  王娜认为,造成今年玉米价格看涨,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去年玉米丰产,国家储备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大量收购玉米,造成今年玉米现货市场供应紧张,价格上涨。而另一个原因就是干旱导致的减产预期。

  王娜:大家预期可能对于今年玉米会造成减产的影响,所以短期市场上还是处于一个多头的趋势之中,短期大家还是处于看涨的过程之中。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主要粮食作物就是玉米。尽管部分地区的旱情非常严重,部分地块甚至绝收,但吉林省农委主任李国强认为,从整个吉林省来看,今年的旱情以点状分布,严重旱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绝收面积相对较小,从整体上来说,旱情对吉林省总的粮食产量影响并不大。

  李国强:今年吉林省的旱情不是全局性全面性的,多数是某些地方个别地块的旱情比较严重,昨天的统计(8月20号)真正成灾的面积不超过七百万亩,成灾的面积绝收的面积是很小的,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我们前两天搞一个会商,目前来看对总产量的影响不会超过十亿斤。我们吉林省去年的粮食产量是七百一十亿斤,影响十亿斤也就不到百分之二,百分之一左右。

  半小时观察:面对干旱,我们积极应对

  这场罕见的旱灾袭击我国多个省份,秧苗枯死、人畜干渴。旱灾面前,各级政府都迅速投入到抗旱救灾第一线,从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中央财政下拨补助资金100亿元,支持列入《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范围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2014年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项目,提高抗旱应急保障能力。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民以食为天”更是恒古不变的真理。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百姓的口粮,同时直接决定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更决定着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